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生态化转型
2015-01-02刘恩泽尹立颖
刘恩泽 ,汪 沅,尹立颖
(1.吉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130118; 2.吉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130000)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可见,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成为中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强大引擎。因此,对于传统城镇化进程中所带来的诸多与建设生态文明相悖的“非生态”问题,必须高度关注和积极防范,实现生态化转型。
一、破解城镇化进程中“非生态”难题的呼唤
30多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取得了很大成就,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阶段,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3.73%,使数以亿计的人们享受到了现代城市文明的成果。但传统城镇化也累积了诸多与建设生态文明相悖的“非生态”问题,使未来的城镇化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与难题。
1.资源消耗过度,土地资源尤甚。
城镇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资源消费比较集中的区域。而“以资源换增长”的传统城镇化,使我国付出了巨大的资源代价。尽管我国的资源在品种和总量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土地、淡水、矿产、森林等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上却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甚远。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所使用的资源:土地资源占用比例达 20%以上,淡水资源占用比例达30%以上,能源和矿产资源消费80%以上发生在城镇。[1]据统计,每创造1美元产值所消耗的能源,我国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2]随着城镇化的高速推进,城镇人口也加速集聚,大量优质的耕地被征用、挤占,作为不断扩大的城镇建筑用地,加之缺乏有效的规划制约,导致建设布局散乱无序,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据统计,因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建设用地和灾毁等原因,从1996年到2008 年底,我国的耕地面积从19.5l亿亩减少到 18.26 亿亩,净减少1.25 亿亩。从2009年到2012年底,我国的耕地面积从13 538.46万公顷(20.31亿亩)减少到13 515.85万公顷(20.27亿亩),净减少22.61万公顷(400万亩)。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得出的耕地数量比过去的统计多出约2亿亩,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实有耕地总量增加了,主要原因是此次土地调查的技术更先进、统计更精确了。全国耕地面积数据在1996年到2008 年间、2009年至2012年间的变化,均为一条下滑的曲线。无序开采开发和过度消耗,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紧缺的状况,使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凸显。
2.环境污染严重,人居质量恶化。
传统城镇化实质上沿袭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市场经济走过的“先污染(或先发展)后治理、边污染(或边发展)边治理”的工业文明发展的老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不少企业毫无顾忌地排放废气、废水、废渣,严重地污染了生态环境,导致经济社会诸项功能衰退的“城市顽疾”。据研究统计,2012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城市因PM2.5污染造成的早死人数高达8572人,因早死而致的经济损失达68亿元人民币。据环保部披露,国土面积超三成遭受侵蚀,现已达到2.95亿公顷。同样不容乐观的还有全国土壤污染总体状况:局部地区的土壤存在恶化趋势,其中耕地环境质量堪忧,遭受重度污染耕地已占1.1%。[3]
3.生态失衡加剧,重负难以承载。
在高速城镇化的进程中,随着经济活动的频繁和人口的集聚,城镇中各种人工设施大量增加的同时,绿地、水体、湿地、生物种类等却大量减少,而且大量生活垃圾在城乡结合部堆积如山,形成垃圾围城之势,城市生态空间被严重挤占,生态服务功能大大削弱,从而导致城镇原有生态循环系统失衡,也降低了城镇生态环境自我恢复能力,使城镇生态承载力难堪重负。
4.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浪费严重。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共同条件和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状况是城市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物质条件和有效支撑。但是,有些地方在城镇化进程中,为了追求政绩,大搞形象工程,盲目贪大求洋,与实际需要和能力相脱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不相吻合,缺乏长远的、科学的市政建设规划,盲目扩张,重复建设,严重地浪费了有限的公共资源。而且,有些大型公共建筑投资过大、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过低、建筑耗能过高,成为资金、土地、能耗的黑洞。[4]
综上所述,城镇化进程中“非生态”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也严重制约着“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因此,新型城镇化的生态化转型势在必行。
二、新型城镇化的生态化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契合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理念和文明形态,以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为基础,以客观规律为准则,以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平等、共同、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良性互动。面对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非生态”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领域和全过程,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进行新型城镇化的生态化转型,实现城镇化的生态化发展,这是生态文明对我国城镇化的根本要求。
新型城镇化就是城乡统筹、布局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协调发展的集约、低碳的城镇化,这是新型城镇化的生态化转型的核心内容。新型城镇化的生态化转型,就是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赋予城镇化以生态内涵,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城镇化的进程中去,由以物为本、经济增长为目的、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张的“非生态”城镇化,向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二者内在统一的宜居乐业的城镇化转变,实现人、自然、社会、环境和谐共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城镇化,使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符合自然生态规律、社会经济规律和人自身的规律。新型城镇化的生态化转型,需要人们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和意识,加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养成生态消费的良好习惯,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为新型城镇化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与生态环境承载力,能够增加人民生活和工作的幸福感,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城镇化建设中,推进高质量、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为新型城镇化的生态化转型提供重要的保障;同时,新型城镇化的生态化转型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切实的着力点,统筹兼顾生态环境问题,有效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创造更加美好的家园,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是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化的具体表现,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重要链接点。因此,新型城镇化的生态化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契合、相互推动。
三、新型城镇化生态化转型的实现路径
新型城镇化是以生态文明为基础,涉及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等诸多方面相互协调的城镇化。因此,要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生态化转型就必须实现全方位生态化。
1.构建合理布局、集约发展的新型城镇,实现空间结构的生态化转型。
具有特定的资源禀赋和自然属性的土地空间,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依托;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因素。构建合理布局、集约发展的新型城镇,是实现空间结构生态化转型的基础路径。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根据土地空间的自然属性和自身特点,彻底摒弃对“非生态”城镇化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从全局出发,避免空间格局的凌乱无序与浪费,以自然资源承载力为依据,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要求,注重区域间的差异性,着力发挥各区域的优势发展潜力,科学确定城镇的空间布局与规模,逐步扩大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保护耕地、菜地等农业空间,缩小工矿建设空间,适当增加生活用地特别是居住用地,做到合理、有序开发,以形成生产、生态、生活相互促进的布局合理、优势彰显、集约和节约发展的城镇化格局,实现不同区域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2.构建低碳、循环发展的新型城镇,实现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转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我党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提出的宏伟目标。资源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经济和产业结构问题。构建低碳、循环发展的新型城镇,是实现经济和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的有效路径。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彻底摒弃高投入、高污染的“非生态”发展模式,按照减量化、再利用、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实现循环发展,按照替代、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残留管理的原则实现低碳发展。[5]通过综合运用市场、行政政策和制度手段以及技术支撑体系,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有限的能源、水、土地以及矿产等资源。工业以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园建设为重点,农业以有机生产和复合农业系统建设为重点,服务业以生态旅游、绿色商业、绿色物流建设为重点,形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协调的现代化的工业体系、现代化的农业体系和现代化的服务业体系,推动新型城镇化实现由“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到“清洁生产、低碳循环发展”的彻底转型。
3.构建文明、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实现制度与文化结构的生态化转型。
文化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和成果的总和。进步、积极、合理文化的总和则构成了文明。文明以文化为载体传承,构建文明、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是实现制度与文化结构生态化转型的重要路径。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构建人性与生态性相统一的新型城镇化的完整的生态文化体系,通过各种宣传手段使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促进人的环境意识与行为的生态化转向,为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首先是加大对生态意识的培育,从人对自然的认识、理解和态度上,摒弃“反自然”的文化,把自然、社会和人作为一个和谐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实现人们思维方式的生态化转型,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其次是形成人性与生态性相统一的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和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约束、规范人们的环境行为,“以法治镇”。要建立公众参与的利益激励机制和多重角色合作的环境治理机制,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最后是发展生态文化产业。提供生态文化产品和服务,可持续地满足公众和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城镇化质量。
4.构建生态宜居、环境友好的新型城镇,实现人的生态化转型。
人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城镇化首先是人的城镇化。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要遵循城镇的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从城镇的地域文化特征出发,打破“千城一面”的“非生态”模式,创建富有特色的绿色的生态城镇,为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提供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也为促进和实现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与空间。因此,构建生态宜居、环境友好的新型城镇,是实现人的生态化转型的直接路径。这就需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首先在人们的环境意识基础上,选择环境友好的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采取积极有效的宣传教育手段和政策激励措施,改变“非生态”的生活方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的消费观与生活质量观,并将其落实到日常生活实践中,在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中,在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次要提高城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化、均等化。加强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创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完善城镇设施,改善生活环境,从社会管理和服务创新上下功夫,使所有城镇人口真正享有平等的环境权益与权利。
[1]黄娟,李枥霖.生态城镇化及其生态科技创新驱动[J].管理学刊,2013,(8).
[2]杨艳琳,欧阳瑾娟.传统产业生态化转型和发展模式[J].宏观经济管理,2014,(10).
[3]张雯.去年全国耕地面积减少120万亩 环保部力促“土十条”出炉[EB/OL].[2014-06-06].每日经济新闻,http://www.99sj.com/News/275500.htm.
[4]杨继学,杨磊. 论城镇化推进中的生态文明建设[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11).
[5]陈军.生态文明融入新型城镇化过程的实现形式和长效机制[J].经济研究参考,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