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率市场化对企业集团及其财务公司的影响及对策

2015-01-02黄晓峰蔡怀宇

当代经济 2015年1期
关键词:市场化存款定价

○黄晓峰 蔡怀宇

(中海石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10)

利率市场化对企业集团及其财务公司的影响及对策

○黄晓峰 蔡怀宇

(中海石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10)

本文在总结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借鉴发达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经验的基础上,对利率市场化给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及财务公司经营带来的影响和挑战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企业集团及财务公司的应对策略。

利率市场化 企业集团 财务公司

作为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呈加速趋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14年全国两会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存款利率放开为标志)可能在一两年内实现。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标准,也是现代经济和金融的核心;利率市场化通过改变利率定价方式,将对金融市场、实体经济和金融机构都产生深远的影响,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和财务公司经营运作同样将受到重大冲击。本文对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如何继续做好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发挥财务公司平台作用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回顾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始于1996年,遵循着“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大额,后小额;先浮动,后放开”的渐进改革逻辑,总的原则就是影响小、牵涉面窄的先放开,影响大、牵涉面广的后放开,以减少对经济的冲击。迄今为止,包括债券市场、外币市场、货币市场(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银行间债券市场、贴现及转贴现)利率均已基本实现市场化,只有人民币存款利率没有完全放开,距离全面利率市场化仅一步之遥。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如下。

1、银行间利率的放开。1996年6月1日,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放开,标志着利率市场化迈出了开创性的一步。1997年6月放开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1998年8月,国开行在银行间市场首次进行市场化发债,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的市场化,有力地推动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为金融机构产品定价提供了重要参照标准,是长期利率和市场收益率曲线逐步形成的良好开端。

2、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1998年,人民银行连续三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并要求各金融机构建立贷款内部定价和授权制度。同年,人民银行改革了贴现利率生成机制。

3、尝试大额长期存款利率市场化。1999年,央行批准中资商业银行法人对中资保险公司法人试办由双方协商确定利率的大额定期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000万元),进行存款利率改革初步尝试。

4、推进境内外币利率市场化。2000年,央行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和300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下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仍由人民银行统一管理。

5、再次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2004年,央行将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9—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9—2倍。

6、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正式放开。2012年6月8日起,央行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2012年7月6日,又进一步将贷款浮动利率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

7、全面放开贷款利率。2013年7月20日,央行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8、放开存款利率的各项准备工作稳步有序推进。2013年12月7日,央行发布《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丰富了金融机构市场化负债产品;同时,作为存款利率市场化实施前提的存款保险制度,目前也已进入最后的草拟阶段。

二、利率市场化对金融体系影响的国际经验

从发达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其间往往伴随着一定的金融风险。在利率市场化前后,无论是利率水平本身,还是资金供求双方的行为、金融业格局,乃至金融市场结构,都将发生重大变化。

1、利率特别是存款利率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各国政府对利率市场化最大的担心,在于取消利率管制后,利率出现剧烈波动甚至大幅飙升,事实也证明这一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在名义利率资料比较完整的、实现了利率自由化的20个国家中,有15个国家名义利率上升,仅有5个国家名义利率下降;在实际利率资料比较完整的18个国家中,有17个国家实际利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只有1个国家的实际利率下降。

2、存贷款利率差短期内收窄、长期趋于稳定且整体水平更高。利率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银行的资金成本,并在利率市场化初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存贷利差的缩小。以美国为例,1980—1985年存贷款平均利差为2.17%,1986—1990年则为1.63%,减少了54个基点,但到利率市场化完成之后,美国银行业的存贷利差基本保持在3%左右,利差整体水平不但较市场化之前更高,且更为稳定,波动幅度基本维持在50个基点左右。

3、金融机构风险偏好增大,企业融资成本整体上升。为弥补存贷差收窄带来的损失,金融机构更加偏好高收益、高风险的客户,收益相对较高的公司贷款、房地产贷款以及公司信用债券甚至股权投资在银行资产结构中的比重明显上升,由此而产生的挤出效应,拉动了一般企业特别是优质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在美国银行业贷款组合中,贷款收益最高且持续期限最长的房地产贷款比重在市场化之后就呈持续上升态势,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利率市场化逐渐实行至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前,房地产贷款比重从25%左右上升到65%。

4、金融机构大洗牌,出现银行倒闭潮,存款资金安全性风险剧增。在市场化初期,由于银行业特别是中小银行高息揽存并过度涉足高风险信贷领域,银行经营风险大增,倒闭数量急剧上升。在利率市场化之前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平均每年倒闭或申请救援的银行不足10家;1980—1992年银行倒闭的高峰期则平均每年超过220家,顶峰时的1989年达到534家。尽管存款保险制度为储户在倒闭或破产银行的存款提供了一定的救济安排,但由于各国存款保险制度通常都实行有限赔付,如美国的保险赔付限额最初仅为每位存款人2500美元,其后虽随收入和通胀水平的提高逐步提升,但至2008年金融危机后,赔付额度最高也仅为25万美元,这也意味着,存款保险对大型企业的大额存款保障程度十分有限,如企业过度追求存款收益并以其作为选择银行的条件,其资金安全性将存在巨大隐患。

三、利率市场化对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影响

1、集团资金集中规模受到冲击,资金集中运作的规模效益降低。资金集中管理是大型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要求,也是对内提升资金效率、对外节约融资成本的基础。在利率管制背景下,资金价格由央行统一制定,不同金融机构定价能力如何、不同企业议价能力如何对集团成员单位的资金流向影响不大,企业集团完全可以借助财务公司提供的结算以及存款服务实现资金的统一归集使用。但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不同成员单位资金流向以及融资的选择性相应增强,由于各成员单位的自身局部利益和短期考核压力与集团整体利益、长期利益不尽一致,成员单位会有极大的局部利益冲动和足够的现实理由摆脱目前的资金集中管理,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难度将大大增加。

2、集团内部余缺调剂模式受到挑战,整体融资成本存在上升压力。利率市场化后,成员单位为追求更高的存款收益,会增加大额资金的频繁调动,集团归集在统一平台上的整体资金沉淀量或将大幅降低,进而影响财务公司发挥内部资金余缺调剂功能、解决存贷双高困境的能力。经营良好、资金富余的成员单位,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滞留外部,经营较差、资金缺口的成员单位,基于风险溢价原理,需要付出较富余单位获取的存款收益更高的融资成本,才能获得所需融资。对集团整体而言,可能出现“各自为战、集而不团”、“存贷双高”现象,从而导致集团整体融资成本上升。

3、集团资金安全性面临重大挑战。取消存款利率管制后,银行由于头寸需要及特殊时点做大规模等原因,存款利率可能出现经常性、大幅度波动,且中小银行提供存款利率的可能远高于大银行,对资金收益的追求,使得成员单位有大量外部银行开户需求,同时伴随大额资金的频繁调动,这无疑与目前许多企业集团的银行账户管理模式产生冲突,为集团资金安全管理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此外,借鉴各国在利率市场化初期可能出现的银行倒闭潮,以及存款保险制度对大额资金存款十分有限的保障,如不对成员单位资金实施有效的集中管理,成员单位的资金安全将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四、利率市场化对财务公司的影响

1、利润考核目标承压于息差收窄,传统盈利模式面临重大挑战。目前财务公司盈利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银行同业存款利率与企业一般存款利率差;二是发放贷款和吸收存款的存贷息差,在2013年财务公司全行业收入结构中,信贷利息与金融机构往来利息两项利息收入占行业总收入比重高达88.59%。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同业存款与企业一般存款的利差将不复存在,从国际经验来看,在市场化初期,存贷息差的收窄也为大势所趋,这两方面的冲击必然导致财务公司的净利息收入的滑坡,从而动摇传统盈利模式的基础。

2、资金来源结构导致成本较高,在与商业银行业务竞争中处于劣势。与商业银行拥有大量的稳定性高、成本较低的居民储蓄存款相比,财务公司资金主要来源于稳定性差、成本较高的成员单位定期存款,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明显高于商业银行。此外,财务公司出于服务客户的考虑,通常采取存款利率不低于外部银行,贷款利率不高于外部银行的定价策略。存款利率方面,自2012年央行允许存款利率上浮10%以来,许多财务公司内部存款利率都提升至基准利率的1.1倍,执行上浮存款利率的商业银行则仍为少数;贷款利率方面,截至2012年3月底,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处于基准利率以下的占比仅为4.62%,而财务公司基准利率贷款占比则不足30%,其他全部执行下浮利率,可见财务公司在存贷两方面的定价上都处于弱势地位。国内设立财务公司的企业集团基本都是资金量大的企业集团,也是风险相对较小的战略客户,商业银行完全可以凭借其成本优势,通过低成本战略吸引成员单位业务向银行转移。

3、财务公司利率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在利率管制时期,存贷款基准利率由央行制定,财务公司仅需采取跟随定价策略,在商业银行利率报价基础上给予成员单位适当优惠。利率市场化后,财务公司需要自主进行定价决策,而利率定价涉及到对资金时间价值、风险溢价(包括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的精确测算和度量,是一个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系统性工程。财务公司虽为非银行金融机构,但其本身的体制决定了在这方面的总体投入无法与商业银行比拟,在准确预测利率的技术和方法上,研究力量也稍显不足,使得利率尤其是长期利率难以确定。

五、企业集团及财务公司的应对策略

1、准确把握财务公司职能定位,更好地发挥财务公司独特作用。近期,国资委在《关于加强中央企业财务公司经营管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中央企业应正确认识财务公司作为金融机构的服务属性和作为集团总部管理职能重要组成部分的管理属性,支持财务公司利用市场服务和集团管控两种手段开展服务和运营。对于财务公司而言,利率市场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将冲击财务公司以利差为主要盈利手段的盈利模式,压缩财务公司的盈利空间,但同时由于它对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整体融资成本乃至集团资金安全所产生的重大影响,财务公司存在的必要性和协助集团加强资金集中管理的隐性价值贡献将会更加凸显。这就要求企业集团及时调整财务公司功能定位,促使财务公司从盈利角色向服务角色进行转变,成为集团实现其管理意图的市场化操作平台,而不再是一个重心放在进取收益上的创利单位。

2、加强集团资金的集中管理,充分利用集团的规模优势,提升集团在金融市场上的议价能力。利率市场化后,面对激烈竞争,银行必将通过差别利率来吸引和维持客户。企业集团应通过严格的资金和融资集中统一管理,加强整合集团的资源优势、规模优势,并借助财务公司平台加深与金融机构的谈判与合作,充分提高在金融市场中的议价能力,获得更高存款利率和更低的贷款利率,实现资金成本的有效降低。在现金管理方面,集团总部应充分发挥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结算平台的作用,通过绩效考核、专项审计、效能监察和银行账户统一管理等措施,进一步加大资金集中管理力度,提高资金集中度,更加有效地整合集团内部金融资源,提高整体议价能力,实现整体价值最大化;在融资方面,集团公司应统一制定融资计划,在有效运作财务公司归集资金的基础上,发挥集团议价优势,充分利用贷款利率市场化政策,降低集团外部融资成本。

3、推动财务公司业务创新,拓展集团内部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面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金融机构竞争日益加剧,财务公司必须要有更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提高对成员单位的金融服务能力。虽然财务公司在专家队伍、结算网络、政策和技术支持等方面都无法与商业银行比肩,在客户群方面也只局限于集团内部成员,数量非常有限,但却可以发挥内部金融机构的独特、天然优势,对客户服务进行“精耕细作”,提供商业银行所不能提供的个性化服务。首先,财务公司应对传统业务进行开拓创新,对集团产业的发展进程中所蕴藏的金融需求进行深入性地挖掘,走出一条金融产品和服务精细化、差别化的特色道路。其次,财务公司应大力拓展票据承兑、财务顾问、担保、即期和远期结售汇、债券承销等中间业务,扩大收入来源,降低对传统存贷业务的依赖。此外,财务公司还可在现有监管框架内积极开拓和发展新的高收益业务,如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环节的产业链金融服务等。

4、构建财务公司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提高财务公司自主定价能力。培育自主定价能力,既是财务公司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必然选择,也是财务公司按照集团发展战略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措施。在定价方法上,财务公司可考虑模仿大型商业银行总分行之间、不同业务板块之间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逐步创造条件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这一定价机制应包括财务公司吸收成员企业存款的定价和财务公司内部不同业务之间资金转移的定价两个方面。鉴于目前财务公司自主定价的基础性工作十分薄弱,可以考虑先期进行模拟定价(空转),然后在逐渐积累“交易”数据的基础上,推出实际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在实施步骤上,财务公司内部不同业务板块(信贷、投资等)的资金转移定价可先行一步,同时财务公司与成员单位之间的业务定价可先从大额定期存款、票据贴现业务起步。

5、争取监管机构支持,努力拓展财务公司外源性融资渠道,为财务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利率市场化后争夺存款的竞争加剧,财务公司除提高资金集中度、增加股东投入外,必须积极开拓外源性融资渠道,保障低成本资金的供给,支持财务公司业务转型,为财务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财务公司应积极研究和参与试点资产证券化,解决财务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瓶颈,满足财务公司在流动性管理和盘活资产等方面的现实需要;同时积极争取发行金融债券,培育财务公司主动负债能力,引入外部金融市场的资金,为集团中长期项目寻求期限匹配的中长期资金。

[1]李莹辉:利率市场化对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13.

[2]陈岚、姜超:美国利率市场化及其对利率市场的影响[Z].国泰君安证券,2012.

[3]崔惠芳、赵伟: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4,53(4).

熊亚)

猜你喜欢

市场化存款定价
存钱意愿不减,前5月居民存款累计增加7.86万亿
重要更正
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下定额的再认识与建议
欢迎选购
欢迎选购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利用Fabozzi定价模型对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定价的实证分析
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的影响研究
羌绣市场化发展对策研究
歌剧艺术市场化运作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