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传统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研究

2015-01-02徐大入王洪军

北方经贸 2015年1期
关键词:传统产业辽宁省集群

徐大入,王洪军

(渤海大学管理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引言

辽宁省作为东北的老工业基地,曾经扮演过新中国传统产业发展脊梁的角色,但如今辽宁省的传统产业发展情况却不容乐观,已经跟不上全球经济发展的步伐,如资源枯竭、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等问题不断出现,原有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支撑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所以辽宁传统产业需要注入新的发展模式,需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用创新驱动来发展传统产业。

一、传统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

(一)传统产业的范畴

传统产业是指由传统技术作为支撑的、使用传统的技术和规范来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形成的产业。传统产业的主要特点就是发展时间长、劳动力比较集中、生产技术基本成熟,多为标准化大批量生产,在工业化过程中曾经高速增长过并起支柱与基础作用。传统产业主要指工业(汽车、钢铁、船舶、煤炭、纺织等),也包括传统的农业。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最大的区别就是传统产业在生产能力和技术创新方面相较于新兴产业而言,都比较落后。

(二)创新驱动的含义

自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各省积极探讨的热门话题,究竟何为创新驱动?简单地说,就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而进行的全面创新。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支撑,所以必须将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但同时我们也要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以全方位的视角去审视和实施创新,提高原始创新、基础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协同创新,让制度创新为创新驱动提供动力支撑,让文化创新为创新驱动提供智力支持。完善知识创新体系,不仅要注重前沿技术研究,还要强化基础研究,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努力成为科技发展的先驱。

(三)传统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必要性

辽宁省的传统产业属于典型的要素驱动模式,但随着经济的高速运转,这种驱动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显露出来。首先是资源枯竭问题,辽宁省曾经经济的快速发展就是依靠丰富的矿物资源,但由于技术水平的落后,对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再加上人们无节制开采,导致很多城市的资源已经开始枯竭。其次就是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由于传统产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人力资本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导致劳动要素成本的增加。除此之外,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制度的不完善,市场机制的不健全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传统产业的负担。所以传统的要素驱动已经满足不了现在的经济发展了,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显得尤为重要了。要素驱动带来的另一个巨大的弊端就是环境污染问题,要素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必将产生大量废弃物,如果不能对这些废弃物进行良好的处理,对环境也必将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是环保节约型经济,所以我们必须改变我们原有的模式,向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发展,这样既可以节约资源,将资源很好的利用,又可以改善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从而建设成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辽宁传统产业创新驱动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升级缓慢

辽宁省的大部分产业都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资源利用率低,能源消耗大,经济利润低,受制于人。这些都源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并且省内的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形成较高水平的产品研发体系和自主开发能力,都是依靠模仿式生产,缺乏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对于引进来的技术,没有进行很好的消化吸收,也没有利用自己的知识在其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只是按部就班的引用,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东西。据统计,2012年辽宁省在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上的支出为360.9亿元,经费投入强度仅为1.57%,而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分别为722.6亿元、1287.9亿元、679.5亿元,经费投入强度分别为2.08%、2.38%、3.37%,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南北方对自主创新的重视程度不同。由于普遍对自主创新的意识薄弱,导致了辽宁省的技术升级缓慢、高科技含量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产品销售难等一系列的问题。

(二)创新的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社会的进步乃至经济水平的提升等等的这些,都需要制度为他们提供保障。因为制度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并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所以辽宁省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就必须意识到现有的创新制度的不完善。由于传统产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而人的因素占有决定性的作用,其生产效率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激励机制方面,缺乏对研究人员的激励机制,无法点燃研究人员的创新激情,不利于研究人员在工作中释放其内在的潜力,从而间接地影响企业绩效的提高;在政府方面,制定的法律法规不成体系且协调性较差,财政政策投入增长机制没有落实到实处,财政支出方式缺乏效率,对于创新支持的力度还不够,税收优惠政策针对性不强,税种的种类设置不太合理,对新项目的审批效率太低、对科研项目投入的经费不足、科研经费投入的比例不合适等等,都严重制约了辽宁省的创新发展。

(三)产业集群效应不强

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强弱通常与本地产业集群的发达与否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而辽宁省产业集群的现状却是:小而不强,而且大多数由中、小企业构成。作为产业集群主体的中、小企业,他们的发达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而辽宁的中、小企业远远不及南方的一些发达省份,总体呈发展速度缓慢、水平低、效率低的趋势。据统计,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规模主要集中在10-100亿元区间,占集群总数的63%,平均规模也只有30多亿元;而江苏省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区503个,入驻企业9.6万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3万户,从业人员672万人,在产业集聚区中,有220个企业年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有110个企业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有9个企业年营业收入超500亿元。目前制约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产业集群内企业的聚集程度太低,辽宁虽属沿海城市,是中国东北地区进行国际贸易的重要通道,但却是沿海省份中,产业集群聚集度较低的一个省份。这主要是对产业集群的理解不足,以为把相似的企业放在一起就是产业集群,而忘记产业集群的重点是让企业彼此间相互合作、相互沟通、注重分工与协作,形成共同研发机构、信息平台、物流平台等。除此之外,政府为了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盲目招商投资,从而引发各地区在招商引资上的恶性循环,甚至会降低本地区产业集群的关联性和协作性,进而影响了辽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创新的文化不健全

要想良好的发展创新驱动,仅靠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不够的,还要配合文化的创新。创新文化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里扮演着精神支撑的作用,也是提升人们创新能力的基础。所以优良的创新文化不仅可以引导人们对创新重要性的理解,还可以激发人们创新的热情。但辽宁省在创新文化的建设中存在明显的不足,首先没有开展良好有效的宣传方式,导致大家的创新意识都很薄弱;其次在学习、教育上不注重对员工、学生的创新教育,没有形成创新的氛围;最后是企业家缺乏创新精神、不善于创新,那么企业往往没有创造力,也就难以生存和发展。

(五)缺乏创新人才

创新是一个企业进步的灵魂,而这个灵魂的宿主就是创新人才。关于人才的争夺战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打响了,而我国的人才流失状况却非常严重。辽宁省作为国内的一个传统产业的集聚地,一直在在积极创建创新人才政策,但创新人才的缺失也相当严重。我省创新人才的缺失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基础薄弱,无法为创新人才政策提供经济保障。辽宁省虽然是我国的工业先驱,但是发展速度却是逐年下滑,经济增长缓慢,各项基础设施都有待完善。省内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也很大,像沈阳、大连等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可以为创新人才制度提供资金保障,但省内其他大部分城市,虽然也在努力的发展,但资金的欠缺,将难以拿出高额的资金来保障创新人才政策的实施。

2.没有良好的激励制度。由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我们知道影响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因素有两大类,一个是保健因素,一个是激励因素。所谓的激励因素就是那些能让人们感到满足的因素,只有让人们感到满足,人们才会努力积极的工作,才能真正发挥他们的能力,才能留住人才。

3.对引进的人才给予重视不足。由于辽宁省也逐渐认识到创新人才的重要性,也逐渐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引进。虽然一直在积极引进创新人才,省内有很多市也储备了大量的创新人才,但对他们的重用程度却很低,让他们难以发挥自己的长处,甚至难以看到自己的未来,这样最终将会导致人才的流失。

三、辽宁传统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模式

(一)以企业为核心构建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

所谓的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就是指构建以企业为核心、创造知识产权为目标、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首先,是要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让企业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对市场的调查结果,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发展目标,让企业成为技术项目确定的主体,并且要参与技术创新的每一个阶段,以保证技术创新能适应企业的产业化发展。其次,让科研机构、高校、金融机构以及政府等与企业一起构建分工协作,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形成共同发展的创新链。

(二)以信息化和集群化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信息化和集群化已经逐渐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必须途径,它们在传统产业升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信息化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而且可以提高企业协作的集体效率,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网络的逐渐成熟,全球经济信息的一体化的逐渐形成,信息技术也成为了一个产业必不可少的发展要素。所以应该主动引进信息技术人才,加强信息教育,从而运用信息技术去改造现在落后的传统产业,对其进行大幅度调整与升级。具体实施的途径有:建立行业间通用的电子商务平台,在网上建立商品市场及行业进出口贸易中心,逐步发展网络制造、网络营销、网络推广、网络售后服务,形成网络一体化服务。

2.集群化扩大了产业发展的规模。传统产业的分散式发展造成个体经济发展不景气现象,如果将传统产业集群化,即将分散的小型企业规为一体,让传统产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从而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和发展实力。产业集群化可以使企业内部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合作,互相弥补,互相促进,进而实现传统产业从量到质上的飞跃。产业集群化也可以使企业间分工更加细化,各尽其能,形成配套式的合作,这样使产业的效率得到更高的提升。

3.信息化和集群化相结合的方式避免了信息的不对称,大大增强了传统产业的市场应变能力,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机会。利用信息化,在集群化的企业内形成公共的信息平台,让各个企业的产品状况和市场需求状况形成一个统一的数据库,从而形成资源共享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企业还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进行市场调节和商业决策。利用集群化,对企业自身特色进行科学定位,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把有专业分工优势的集群战略环节做好、做大、做强,通过市场力量促进企业、政府和区域间的系统合作,提升整体竞争力,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

(三)构建传统产业创新的制度体系

制度是调整人类行为的规则,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企业的制度决定了企业今后发展的方向以及运行模式。一个创新的制度体系将为实现传统产业的创新驱动提供基本的保障。需要进行产业创新的制度体系主要分为两方面。

1.财税制度亟待创新。首先需要加大对研发的资金投入,调整经济投入的结构,从而提高科研的效率,使研发向良好的方面发展。对于大学科研部门和基础研发部门都要给予更多的重视,要加大资金投入的比例。同时也要合理的调整科研投入在大学科研、基础研究与企业之间的分布结构,进而可以吸引更多技术科研人员参与研发,聚集更多企业参与研究和创新,促进企业研发逐渐步入一线水平,最终提高获得更高科研投入资金的效益,从而促进企业更加快速发展。

2.激励制度的创新。过于单调的激励方式往往会降低员工的工作热情,给企业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企业要善于发现每个员工异同点,针对不同的员工选择不同的激励方式。此外员工的需求也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因此要时刻注意环境的变化,采取灵活的激励方式,要不断的完善分配和奖励形式。对于技术人员的自主知识产权、科研成果,企业需要进行鼓励和奖励。对有贡献的高级管理者、骨干技术人员也可以实施股权激励,这样可以更加激励技术人员积极性。

(四)培育有利于传统产业创新的文化

优秀的文化将带动整个企业的发展,也是一个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育有利于传统产业创新的文化。

1.要重视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培养。一个企业家是否具有创新精神至关重要,因为这将直接影响一个企业能否成功的实施技术创新计划,能否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所以要让企业家从墨守成规、只注重眼前利益的这种封闭式价值观念向勇于创新、重长远利益的开放式价值观念转变。

2.要重视员工创新积极性的发挥。在对员工进行培训过程中,不仅仅要去教员工如何去做,也要注重员工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鼓励大家进行交流合作,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研发,让公司内不同部门之间自主形成统一的交流平台,并积极的与顾客进行沟通;要在企业中营造一种不怕失败、勇于创新的氛围,并为员工提供轻松与舒适的工作环境,为技术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研发氛围,从而为企业创造最大的利益价值。

(五)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

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是辽宁省实施传统产业创新驱动的前提保障,所以我们既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又要注重人才的引进。

1.教育体制的改革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传统的教育体制存在很大的弊端,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想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关键是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人才培养方案由注重知识学习向注重人才培养方面转变,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注重创新的培养。

2.对引进来的创新人才给予相应的重视。优秀的海外归国人才对创新驱动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吸收了国外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文化习俗,对事物有着不同的见解,这种独特的思维将会为创新驱动注入新的活力。所以我们不仅要引进人才,更要重用人才,让他们有机会更好的发挥才能。

四、结束语

通过对辽宁传统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模式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对于辽宁省传统产业而言,虽然在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上存在诸多问题,但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不仅会推动辽宁省的传统产业进行优化升级,也会带动辽宁省的经济蓬勃发展。

[1]李 宇,张雁鸣.辽宁经济转型的路径选择——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变[J].北方经贸,2011(10):39-40.

[2] 龚三乐,杨亚平,郝新军.广州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问题、思路与对策[J].经济论坛,2006(13):24-26.

[3]吴芷静.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的对策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商业时代,2011(9):116-117.

[4] 任晓香.浅谈加快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J].科技信息,2009(17):49-63.

[5] 邓 丹,佟春杰,王 莹.辽宁省传统产业改造对策研究[J].辽宁经济,2013(7):21-22.

[6] 李 丹.辽宁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保障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2014,16(1):70-74.

[7] 汪 冰.创新、创新驱动和创新驱动战略[J].甘肃理论学刊,2013(4):24-26.

[8] 陈鹏飞,贾慧霞,刘金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义与路径选择[J].决策咨询,2013(4):28-31.

[9] 陈 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J].经济问题,2013(3):42-45.

[10]陈 霖,王忠宁,陈建清.加快提升中小企业产业集聚水平[J].江苏经济,2012(4):52-55.

猜你喜欢

传统产业辽宁省集群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未来5G:颠覆行业 改变生活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马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丘区传统产业仍大有可为
专家开方:传统产业创新互动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