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思考

2015-01-02许青云

当代经济 2015年34期
关键词:用人纪律营造

○许青云

(平顶山学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99)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这一命题,切中当下干部队伍作风状况要害,针砭了官场环境的时弊,对深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端正选人用人风气,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宗旨,建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至关重要。

一、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必要性

政治生态是一定政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政治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形成的生态联动,是一个地方或一个领域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政治生态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影响着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为政行为。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目前,我们党在带领全国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凝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迫切需要通过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解决好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问题。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共产党人执政的一个特点和优点。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都决定了我们党在执掌全国政权、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既要同旧的所有制关系作斗争,又要与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封建残余思想作决裂,树立起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确保党和国家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中,形成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这是党长期执政永葆活力的保障。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经过90多年血与火的考验,尤其是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与锤炼,党内政治生态总体上说是健康向上的,涌现出了焦裕禄、谷文昌、史来贺、牛玉儒等一大批模范英雄人物。但也不可否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上至周永康、薄熙来、令计划、徐才厚、郭伯雄、苏荣等一批“党内巨蠹”,下至省市县乡甚至村一些老虎和苍蝇,严重违纪违法,以权谋私,恃权腐败,严重玷污了党的形象。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制定实施八项规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打虎拍蝇,严惩腐败,使政治生态得到净化,人民拍手称快。但是,作风问题时有反弹,顶风违纪现象时有发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所指出的:“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思想教育加强了但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断,振聋发聩,令人警醒,我们要认识到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特殊重要性,坚持重在建设,立破并举,严守规矩和纪律,重构政治生态,实现政治生态“山清水秀”,党员干部必须严肃担当起这一重大政治责任。

二、政治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称兄道弟,我行我素的自由主义盛行。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主要领导干部,拉帮结派,大肆搞人身依附的宗派主义,把干部视为个人驯服工具,垒山头,拉拢一部分人,打击一部分人,搞得人心涣散。“家长制”作风严重,用人一句话,花钱一支笔,独断专行,排斥异己,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

为政不廉,滥用职权,违法违纪严重。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法纪意识淡薄,个人主义严重,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突出表现在政治上蜕变,经济上贪婪,生活上腐化,权钱、权色、权权交易纠缠在一起。腐败在一些重要领域、关键岗位呈易发多发态势,屡禁不止,屡禁不绝,甚至还有前腐后继,竞相奔腐的现象发生。尤其党的十八大后,仍不收手,在土地审批出让、矿产资源开发、公共工程建设、企业重组改制、金融司法等领域易发多发。上至国家领导人,中至省市委书记、省长、市长;下至县乡领导人。查处的大案、要案、窝案明显增多。

为官不为,人浮于事,官僚主义严重。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实施后,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消极对抗,美其名曰“门好进,脸好看。”但“事不办,不担当,不负责”,公文旅行,相互推诿,以致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层层作假,欺上瞒下,严重损害政府的公信力。

买官卖官,严重损害正确的干部路线和用人导向。一些地方干部认为,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暂缓待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已成为一些地方干部升迁的潜规则。在这种潜规则支配下,卖官者权力寻租,明码标价;买官者投其所好,钱贿、色贿、雅贿无奇不有。于是大肆拉关系,走后门,经营圈子关系现象盛行,大到拉帮结派,小到“老乡圈、同学圈、麻将圈”,形成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网,导致有的带病在岗,有的带病提拔,有的边腐边升现象频现。

奉行“多栽花少栽刺”的好人主义处世哲学。由于存在片面的以票取人问题,一些干部奉行“多栽花少栽刺”的处世哲学,把“圆滑”视为成熟,把“世故”当成稳重,滋长庸俗的坏风气。一则放弃积极的思想斗争,“批评上级放礼炮,批评同级放哑炮,批评下级放空炮”,即使提点意见也是隔靴搔痒,不能触及问题,否则会被认为不团结、不成熟。二则讨巧卖乖,通过不正当手段联络感情,增加选票。对上级拍好,百般献媚,投其所好;对下级哄好,不讲原则,护着顺着;对同级敷衍好,拉拉扯扯。三则回避矛盾,是非面前不开口,遇到矛盾绕着走。

投机钻营,琢磨人不琢磨事,正不压邪的反常现象时常出现。一些人专琢磨领导软肋,投其所好,攻其不备,四处讨好,八面玲珑,琢磨自己,忽视缺点,放大优点,盲目攀比。有的同志埋头苦干,不混不贿,非但不能成为榜样,反倒成为被挖苦嘲讽的“另类”;有的同志注重学习,学有所成,结果不被重用。有的地方只怕出事,不怕犯事,导致助长违法犯罪的侥幸心理,更有甚者攻守同盟抱团对抗,有案不查,形成滋长腐败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出现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比如党性修养弱化,缺乏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民主集中制得不到有效运行,法治观念缺失,以权压法,迷信权力盛行等等。

三、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路径

政治生态是一个全面性问题,覆盖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涉及作风建设、反腐倡廉、选人用人、制度完善等等,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健全的体制机制予以保障。

1、坚持从严党内政治生活,提高思想觉悟的自觉性

良好的政治生态从哪里来,首先从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中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班子强不强、有没有战斗力,同有没有严格的党内生活密切相关。一个领导干部强不强、威信高不高,也同是否经受过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密切相关。”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有高质量的党内政治生活,就会有优良的党风政风,就一定能形成好的政治生态。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因此,要运用法治思维,从思想教育、制度执行、监督管理上下功夫,严起来、实起来,推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严格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党员干部要自觉经受严格的党性锻炼,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在党护党,坚决防范和抵制思想灰尘和“政治微生物”,唤醒党员的党章党规意识,讲规矩守纪律,让守规者得到应有的尊重,认真学习党纪党规,明文禁止的,党员干部决不可为,但纪律规矩没有明文规定或明文禁止的,也要掂量是否符合党的宗旨,是否符合党的纪律原则,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要求,做到遵纪守法,心有戒尺。

2、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从严从实选人用人

为政之要,首在得人。“欲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就必须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重操守,严纪律,不谋私,重团结。一要彰显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强化干部德的考核评价,正确把握考察德的途径方法,选拔任用政治坚定、原则性强、清正廉洁、品德高尚、情趣健康的干部。努力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良好用人氛围。二要彰显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当前,河南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一大批善于促进科学发展、善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善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干部。要着力选拔在转方式、调结构上有效举措,在谋长远、打基础上有新思路,在抓改革、促开放上有新突破,在惠民生保稳定上有好办法的干部,把党员干部的精力集中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上来。三要彰显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干部的德才好不好,实绩怎样。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引导党员干部争当百姓喜爱的好官。如何引导?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通过民主公开,让广大群众参与到干部选拔中来,着力提高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的科学性,真心实意听取群众的意见,选拔一心为民、群众公认的好干部。

3、坚持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筑牢良好从政环境屏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列宁提出,党需要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组织。毛泽东同志强调“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入党誓词做过多次修改,但遵守纪律是一直不变的关键词。党员干部作为党组织的一分子,遵守党的纪律,确保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绝不能含糊,左右摇摆,更不能把纪律作为一个软约束或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

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是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政治纪律包括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原则、正确的言论观点、规范的行为准则、严格的整治规矩。党员干部必须对组织绝对忠诚、对宗旨绝对履行、对党章绝对遵从,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时刻牢记自己是党组织一员,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弄清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坚守党员干部的政治原则和行为准则。

制定纪律重要,遵守纪律、执行纪律更重要。要坚持党纪严于国法,领导干部严于一般党员干部,使纪律和规矩真正成为不可能碰的红线。要坚持有纪必执、执纪必严,对违反党的纪律和规矩的,严格问责,严肃处理,不能法不责众,不搞下不为例,切实维护纪律规矩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通过强化纪律的刚性约束,推动政治生态不断改善。

4、坚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反腐倡廉、惩防并举是关键。腐败是危害良好政治生态的大敌。科学有效预防腐败,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既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内容,也是有力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党内腐败的坚决查处,尤其对高层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严肃查处,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勇于从严治党、捍卫党纪,善于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先进政党,十八大以来严惩腐败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也要看到,反腐倡廉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面对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的客观实际,我们必须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坚持零容忍态度不动摇,继续以猛药去疴的决心和刮骨疗毒的勇气,坚决查处腐败,下力气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才能做到病树前头万木春,使政治生态山清水秀。

5、坚持建立健全完备的制度,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作保障

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靠制度规范和约束权力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治本之策。因此,要科学规范权力的边界,让权力清单明明白白,让权力进入制度的笼子。要规范权力的执行、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杜绝中间地带,打擦边球行为。要规范权力失职的追责,使违规者有畏惧之心,负惩戒之责。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必须从制度、纪律、规矩三个方面共同用力,形成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良好政治生态。

6、坚持抓住“关键少数”,尽到责任,做出表率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作为领导干部,以什么样的形象、影响力出现在干部群众面前,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且是关系到一种风气的孕育、一种环境的形成。要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人人有责,人人是环境,人人是生态。党员干部人人都身处其中,人人都要把党和人民置于最高位置,人人都要敬畏手中权力,端正人生价值追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三严三实”为标准,把严和实的精神立起来,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洁身自好,防微杜渐,拒腐蚀永不沾,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做到不正之风不沾,不义之财不贪,不法之事不干,认认真真守本分,洁洁白白保本色,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想万家灯火,念百姓之忧乐,胸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增进同群众的感情,以优良党风引领社会民风,引导党员干部在精神上强起来,多一些责任担当,少一些等待观望,始终保持蓬勃向上、昂扬奋发的精气神。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发展上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

[1]刘云山:努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J].学习与研究,2015(5).

[2]包心鉴:营造良好政治生态[N].人民日报,2015-01-26.

[3]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讲话[N].人民日报,2015-01-14.

[4]习近平:在指导河北省委常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上讲话[N].光明日报,2014-09-11.

[5]赵勇:党员干部要争当百姓喜爱的好官[N].河北日报,2014-09-02.

[6]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讲话[N].人民日报,2013-01-23.

[7]陶新民: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有铁的纪律——学习列宁关于党的纪律建设论述的体会[J].理论探讨,1986(3).

[8]秦汉生: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明政治纪律的重要论述[N].光明日报,2013-07-29.

猜你喜欢

用人纪律营造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尺偏难以选准人——把准“用人卡尺”
燕昭王的用人智慧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纪律
把纪律挺在前面要做到“四个在前”
用人还需讲原则
美国家长怎样理解“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