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贵州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考
2015-01-02王玉玲
○王玉玲 罗 燕
(中共黔西南州委党校文化与现代科技教研部 贵州 黔西南州 562400)
一、贵州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到贵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贵州作为“欠发达、欠开发”省份,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面临的任务艰巨,经济发展面临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贵州省要实现现代化,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同发展,必须把文化体制改革摆在重要位置,用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贵州科学发展。贵州的发展,既需要文化提供有力的思想支持,也给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机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高涨,文化消费能力逐渐增强,呈现出多样化、多方面、多层次的特点,这是贵州发展文化面临的新机遇,同时也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就要冲破旧的文化体制,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国有文化单位只有进入市场开展竞争,才能有效解决人力资源、资金瓶颈和技术创新等问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是国有文化单位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加强对外开放、提高贵州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对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增强中华文化凝聚力、创造力、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对实现贵州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全国同步小康的目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贵州省文化体制的改革现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作出新的重大战略部署,给贵州省文化体制改革注入了新动力、提出了新要求。按照中央部署,贵州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系列文件:《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文化发展的若干意见(黔党发〔2006〕15号)、《关于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后人员分流、社会保险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有关问题的意见》黔府办发〔2009〕143号)、《贵州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见》、《贵州省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14年6月出台《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0年)》。
按照“三管齐下”的原则,以人为本,政策支撑,明确责任,分步前行,大胆探索,贵州省从2006年8月开始,文化体制改革从试点探索到全面提速,整体铺开,由点到面,由易到难,攻坚克难,分类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在整合资源中跨媒体、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合作发展,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和阶段性成果。省直属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实现了重大突破,文艺院团组建了多个集团公司和股份制企业,广电系统改革实现一省一网,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基本实现“局社分开”、“局台分开”,全省实现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并,建立了统一的行政责任主体。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普遍实行了全员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等等。
近年来,先后组建贵州报业集团、贵州期刊传媒集团、贵州出版集团、贵州广电传媒集团、贵州文化演艺集团五大集团。据贵州省统计局统计:2013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9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97个,公共图书馆93个,博物馆、纪念馆66个,艺术表演场所1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564个,数字农家书屋932个,农家书屋18781个,全省共有广播电视台84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1座;2013年末有线电视用户389.71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0.0%和94.1%。图书出版社6个,音像出版社2个,印刷复制企业695个;全年图书出版量7523.12万份,杂志出版量1549.65万份。2013年,贵州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230亿元,增速20%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创近20年来最高。到2014年11月为止,贵州已全面完成中央明确的文化体制改革各项任务。全省299家经营性文化单位完成转企改制任务,核销事业人员编制9017个,走出一条以改革为动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速发展,有贵州特色的西部地区文化改革发展之路。贵州文化领域正在努力创造“贵州速度”,坚持“赶”与“转”,奋力实现“好”与“快”。具体表现:文艺院团改革取得新成效;广电系统改革取得新突破;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报业集团改革有了新举措;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取得新发展;文化行政部门机构改革取得新突破;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位居全国前列。2014年6月25日,贵州省5个单位8个项目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进入2014年度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毕节市正在创建“黔西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积极申报2015年第三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2014年11月23日,孔学堂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经过几年的文化体制改革,一批文化品牌在市场风云中生机盎然,如“多彩贵州”。全省业已形成报纸期刊、出版发行、数字网络、电影放映和影视动漫等一批优势文化产业集群。贵州“十大文化产业园”、“十大文化产业基地”正在建设过程中,贵州省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促进了贵州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三、贵州省文化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贵州省文化体制改革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一些地方和单位旧的体制机制和思想观念未能完全转变,个别领域的改革还处在初级阶段,尤其是认识滞后、体制落后、投入不足、人才缺乏、开放不够等问题,严重地制约和束缚着贵州省文化产业发展。
1、思想认识不到位
有的文化事业单位虽然转企了,但还没完全摆脱旧体制下的思维定式,对行政部门、行政资源依然存在较强依赖心理,适应市场能力不强;有的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感到改革后职能减少了,担心党委政府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权受到削弱;有的国有文化单位在改制中吸纳民间资本,担心导向管不住,党的调控力受到削弱。有的同志思想认识不到位,对文化建设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认识不深,对市场机制在发展文化生产力中的基础性作用认识不透,对发挥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有的守着既得利益不愿改,有的害怕改出矛盾不敢改,有的缺少办法不知如何改,这些问题从深层次上制约了改革的深入推进。
2、改革内在动力严重不足
这是与改革的推进方式密切相关的。贵州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方式是“自上而下”,文化管理部门是改革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相对而言,国有文化单位是改革的对象。对于基层文化单位来说,改革就是外在的,是“要我改”,而不是“我要改”,很多国有文化单位中老职工特别担心退休后因转制企业破产而无生活保障,因而普遍缺乏转制改企的动力和意愿,心理承受能力和经济承受能力较弱。特别是在大多数国有文化单位的日子比较好过的情况下,尤其缺乏改革的内在动力。
3、文化管理体制不顺
政府主管部门和文化企业间的管理关系不明晰,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管办不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事企不分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由于文化兼具有喉舌和导向作用,地(州)党政领导机关对文化经营机构的某些干预过于具体,将管文化的职能有意无意地发挥成办文化的职能。政府既是国有文化资产的所有者,又是文化单位的经营者,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分离,经营责任不明确,加之长期以来的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造成的大锅饭现象,导致文化事业单位机制不活、效率低下,丧失创新和发展能力。
4、改革发展不平衡
部分单位进展缓慢,不少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还没有完成,很多改制的院团,依然是形式上企业化模式经营,体制上事业化模式管理,缺乏对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认识。管办不分、关系不顺、条块分割等问题未能彻底解决。由官办文化所催生的院团,由于长期脱离文化市场,其文化生产力和市场影响力已严重滞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一些深层次问题日渐凸显,如转企改制中人员身份转换问题、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问题、落实公共财政保障问题等,制约改革进一步推进。
5、激励效用递减
为激励改革,调动改革积极性,文化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政策激励,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早改早受益”、“谁改革支持谁”的利益导向十分明显。实践证明,以政策激励改革,短时期内会有一定成效,但激励效用会随着改革政策实施而递减。
6、非公企业市场准入门槛过高
文化管理部门重管轻放,对待国有文化产业与其他所有制文化产业在地位上还没有一视同仁。传统文化管理体制下,实行的是文化行业准入制,任何单位进入文化领域都需要经过行业主管部门的前置审批,像出版社、报刊社、印刷等需要经过新闻出版部门的审批,经营有线电视网络、电影、电视剧制作等需要接受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的审批,音像发行、歌舞娱乐场所经营、网吧等需要经过文化部门审批,而且很多领域对经营者的资格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有的必须是国有独资,必须由行业管理部门主办,即使有的领域对社会资本开放,也明确规定国有资本必须控股。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领域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使得投融资渠道狭窄,社会资本很难进入文化产业运营,资金瓶颈效应十分突出,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做大做强。
四、深化贵州文化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1、转变观念,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各级领导和有关文化部门要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宣传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以新的思维研究新的情况,以新的办法解决新的问题,以新的举措打开新的局面,构建有利于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2、建立和完善改革动力机制
要使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变为自觉改革行动,从“要我改”转向“我要改”,必须转变改革推进方式,由“自上而下”转向“自下而上”。“自下而上”推动改革,改革的主角就不再是文化管理部门,而是国有文化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作好改革的路径设计和政策引导,充分把握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需求。任何一项改革举措,都必须认真倾听并呼应各利益攸关方的利益诉求,包括改革单位资产评估、财务审计、社保计提、收入分配、人员社保落实、职工分流安置及职工诉求等,综合平衡包括投资者、管理者和劳动者等在内的各利益攸关方的切身利益。通过利益驱动,来激发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职工自己改革的动力。使他们成为改革的积极实践者、推动者和组织者,从而推动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3、推进政府购买公益性演艺服务机制的建立
创新财政文化投入机制,从省级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中切出部分资金用于各级政府购买文艺院团公益性演出,活跃和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农民看好戏。鼓励全省范围内的国有文艺院团或依法设立、取得了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民营院团,通过政府采购方式承接公益性文艺演出服务,做好文化惠民服务。公益性演出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建立以城乡文化广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场所为主体的公益性演出长效机制,切实发挥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占领主流思想舆论的高地。
4、健全文化市场扶持文化产业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培育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大力支持社会资本以控股方式参与文艺院团经营,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实施小微文化企业孵化培育计划等。文化产业发展要把速度和质量、规模和效益统一起来,向着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进军。加快文化产品市场和产权、版权、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市场建设,加强社会化、信息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培训和执法监督,强化网络文化市场执法协作机制,推进全省文化市场技术监管和服务平台建设;清理整顿文化产权交易所,要培育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大力发展文化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交易市场,健全完善文化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投资、保险、担保、拍卖等中介服务机构和行业组织。通过扶持一批文化科技创新项目、加强文化科技创新能力、支持一批文化科技产业技术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等形式,促进文化与科技、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进而培育出新的增长点,提升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
5、完善金融扶持文化发展政策
文化企业的融资难成为制约文化市场产业发展的瓶颈。通过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建立创业投资基金,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等,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投向文化产业。政府要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创新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产品,支持金融机构选择文化产业项目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鼓励各类有前景、有特色的文化项目积极申请基金的资助。探索建立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多层次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增加文化产业类企业信贷规模。政府要制定无形资产评估质押贷款政策,探索文化产业和文化企业的无形资产进行质押贷款融资,推动银企联合,做好文化企业申请贷款的筛选和推荐工作。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根据文化企业特点和风险防范的要求,积极与保险公司、担保公司和文化企业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信贷业务创新。鼓励和引导保险机构根据文化企业的特点,推动保险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开发适合文化企业需要的保险产品。
6、提高文化对外开放水平
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是推动本土文化走出去、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把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作为推动文化走出去的有效手段,把政府交流和民间交流结合起来,鼓励社会组织、民营文化企业、中资机构等承担人文交流项目。在走出去开展文化交流的同时,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培育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鼓励文化企业赴境外投资,开展跨境服务,生产和制作以外需为导向的文化产品;同时,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文化领域人才、技术、经营管理经验的引进和利用工作,鼓励外资企业进行文化科技研发,发展服务外包。
总之,改革是手段,发展是目的。贵州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立足贵州实际,坚持文化自觉自信,不断探索文化发展规律,通过秀美山水和深厚人文,彰显文化资源优势,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探索走出一条欠发达、欠开发地区文化跨越发展的新路,更好地引领风尚、服务社会、推动贵州与全国同步小康。
[1]文化部:2014年文化系统体制改革工作要点[Z].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