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及其应对策略
2015-01-01◎文/向丹
◎ 文/向 丹
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及其应对策略
◎ 文/向 丹
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是否导致了全球经济危机,甚至使危机越演越烈,一直都是相关从业人员至为关心的话题之一。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导致国内经济也出现了一点影响。虽然在金融学和经济学中,关于顺周期效应的研究不少,但是在会计学中,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的研究却是不多。本文有鉴于此,给合当前的经济情况,在论述什么是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了该效应的传到机制和应对策略。
公允价值会计;应对策略;顺周期效应
自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如何缓解公允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就成了业界至为关注的一个探讨话题。我国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一波危机的冲击,因此公允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得到了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顺/逆周期效应”是描述经济波动和经济数量之间关系的专业术语。宏观经济层面上,顺周期效应不单单反映了经济数量和经济波动之间的正比关系,而且还加强与顺应了经济周期的波动。另外,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顺周期效应还意味着公允价值量的确认损益和资产负债对经济波动是否有正向反馈效应和公允价值量的确认损益和资产负债是否被经济数波正向影响。因此,研究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及其应对策略有助于更好地缓解顺周期效应。
一、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的传导机制
为了更好地研究公允价值会计周期效应是如何地产生的,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当前会计准则下银行不同账户计量要求与目标。目前,银行主要运行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在经济环境较为稳定时,对个别银行来说,虽然当前的会计准则会对其账户的计量目标和确立会提出不同的要求,但是也要与银行当前的商业经营模式保持一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银行运行的的账户与市价变化的关系是否密切。交易账户是银行为了获得短期效应,或保持保证负债或金融资金的流动性而开设的,显然易见,其与市价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而银行账户是银行为了长期持有金融资产或获得长远利益而开设的,因而其与市价变化无密切关系。
会计标准下的,上述设计方式也有一定的缺陷,甚至会导致银行运行的两类账户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顺周期效应。另外,资本管理、心理反应和风险管理也传导了这种效应。
(一)资本监管传导机制
资本监管对顺周期效应的传导,即由于银行运作过程中,相关的公众利益密切关联着金融稳定性,因此受到相关从业人员的高度关注。监管部门监管资本主要通过约束银行的商业行为来保证银行的偿还能力及避免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行为和道德风险。监管部门计算银行资本的充足率时,主要是通过银行所提供的会计数字,并进行少量的剔除来确认银行的资本。一般情况下,会计处理的规定性是要比资本监管的要低,但由于确定资本时要依赖会计处理,因而才有了公允价值会计这种说法的出现。特别是,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会顺着经济变得不景气而变得明显。
(二)心理反应传导机制
个体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活动时,由于得不到充分且对称的信息,从而很难对市场走势预判准确,故只能通过捕捉周围投资者的行为间接获取信息。在这种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信息会越来越趋同,甚至是得到强化,故个体投资者很容易产生从众心理,从而做出随波逐流的行为。当所有的投资者对市场的的未来走势形成了高度一致的预期,很容易会出现同步买卖证券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系统性风险不断地积聚。当投资者对市场未来趋势的判断出现分歧时,积聚的风险将会激烈地释放出来,引发市场出现大幅度的波动,甚至使市场崩盘。
(三)风险管理传导机制
银行的某些风险管理习惯无意中也传导了公允价值会计的周期效应。例如,银行在对信贷风险管理时,常使用“贷款对资产价值比率”来控制和规避信贷风险。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该比率越大,风险越高,反之越低。当经济景气时,资产的公允价值上涨,该比率下降,从而使银行增大了发放抵押贷款的比例,从而形成市场泡沫。而当经济不景气时,资产的公允价值便为下降,该比率会上升,从而使银行收缩发放抵押贷款的比例,本来就不景气的经济会更加地不景气。
二、应对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策略
(一)市场价格动态化计量
提出公允价值的初衷是为了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资产或负债情况,从而有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理财。交易市场的稳定性与市场的经济情况有关,当市场过于繁荣或者萧条时,都会影响市场的稳定性。另外,为了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资产公开报价。当市场不稳定时,公允价值资产或者一些负债当前的实际价格就会出现频繁变化。当公允价值出现较大的波动幅度时,很容易造成投资者的恐慌心理,从而增大了投资风险,到其时将不会再公允出当时的公允价值,从而增强了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
为了缓解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将要增强公允价值资产的公允性。这样一来,就不能单纯地应用日计量的方法计量市场价格,而是应该引入动态HAUNT的方式计量市场价格。持续动态化计量价格,意味着在每个月的月末都进行一次计量,计量的依据是期价的平均值。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需要先调整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上的实际价值,经过这样一系列的处理后,投资收益将包括账面价值和处理后的价格间的差值。
(二)实行动态拨备会计处理方法
随着市场经济变得景气,银行的贷款和利润都会增加得很多。在银行的日常运营中,通常是根据以往的经营状况来推断未来的贷款情况及相关的经济形势。但是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我们应该建立完善的动态拨备机制,从而能一定程度上缓冲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损失,防止经营状况出现进一步的恶化。例如,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银行很容易会有不良贷款的出现,这时银行就可以凭借动态拨备机制积累的储备资金覆盖不良贷款,从而避免了经济运行因为不良贷款的拖累出现更为严重的后果,从而使公允价值的周期效应降低,进而使经济周期平滑。
(三)变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会计处理
在处理金融中具有交易性的负债或资产等的公允价值变动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可供出售的金融处理模式,即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代替原来公允价值变动的损益,同时记录负债或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接着,需要重新计算与之相对应的资本公积中的金额,并将计算出来的数据转换成公允价值的投资收益或变动损益。最后,将上述数据记录到利润表里。采用这种处理方式的好处是,不会过大地影响企业的利润,因为“资本公积”不同于之前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其是所有者权益的项目。虽然使有“资本公积”有这么明显的益处,但是由于这种会计处理并不能正确反映企业具体的盈亏情况,因此还需要对相关的具体问题进行额外的具体分析。
当然不仅仅只有以上的应对策略,还有更多的策略有待后来者探讨。
自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以来,金融机构就进行了一系列令人叹为观止的应对机制。同时,金融监管部门也汲取了从危机中得来的教训,出台了一系列包罗万象的应对策略,这些策略都是以缓解公允价值会计周期效应为主要目的。
三、结束语
面对日益变化的市场,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完善,金融监管部门也相应地出台适宜的政策支持经济体制的运行。得益于良好的市场环境,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变得更加广,运用效果也越来越好。因此,我们不应该满足已有的成绩,不思进取,固步自封。而是进一步地研究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并结合实际的经济情况,开拓思维,大胆创新,创设和采取更有针对性、效果更好的措施,从而活跃市场经济,尽可能地规避风险,使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下去。
[1]时更生,梁文惠,王燕南.“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计量中的发展应用[J].内蒙古统计,2007(03).
[2]曲婧.公允价值会计若干问题研究[J].经济论坛,2007(08).
[3]刘思淼.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与监管启示[J].会计研究,2009(08).
[4]于永生.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9(09).
(作者单位:广东省有色地质环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