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实施内部市场化的条件
2015-01-01贾文聪
◎ 文/贾文聪
浅析企业实施内部市场化的条件
◎ 文/贾文聪
目前,内部市场化实行较好的企业实现了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的目标。同时,理论的发展也为企业实施内部市场化提供了方法、技术等支撑,二者的共同作用使得企业实施内部市场化的热情不断高涨。但并不是所有实行内部市场的企业都取得了成功,实施内部市场化是有条件的。文章将从企业的组织结构、变革意愿以及组织文化三个方面分析企业实行内部市场化的条件。
内部市场化;条件
一、内部市场化的起源
西方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了“企业再造工程”,究其原因是一些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集权式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管理成本上升,组织僵化等。企业再造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流程重组,将分工过细的工序重新组合,减少协调和延误;一是业务重组,简单来讲就是重新整合业务流程,将本企业擅长的业务不断深化和完善,继续发挥优势,对于不擅长的业务直接外包,进而重新组建自己的核心业务。在此背景下,逐渐产生了内部市场化。卢山(2004)认为内部市场化就是通过企业管理机制再造,将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以企业各部门作为企业内部市场化的经营主体,建立起一种统一性与灵活性有效融合的企业管理机制。
二、企业实施内部市场化的条件
(一)合适的组织结构
企业组织与市场机制的相互融合和渗透,会引起组织结构的变化。企业与市场的融合程度决定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从而进一步影响企业内部市场化进程。现代企业组织结构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U型结构、H型结构和M型结构。U型结构也称为职能型结构,一般适用中小企业。它们产品品种相对较少,市场比较稳定,高层管理者掌握较高的权力,便于对企业进行统一指挥和领导。H型结构一般是企业集团采用的形式,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保持各子公司的独立性,使其具有灵活处理事务的能力,进而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M型结构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采用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多分支单位。各事业部形成了自己的利润中心,有明确的经营目标和任务,通过各自的职能部门实现生产经营目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规模等不断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在不断细化和完善,出现了超事业部制、模拟分权制、E型组织以及“模块化”等。当然,每种组织结构都有不足之处,但总体是朝着与企业外部环境相适应的趋势发展的。在组织结构演变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企业的分权程度在加强,企业组织与市场的融合程度在不断加深。实行内部市场化,需要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支持,企业要想推行内部市场化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情况,建立与之相应的组织结构和完善的管理体制。
(二)具有变革的意愿
实行内部市场化可以看做是企业内部的一次换血行动,会涉及到企业方方面面的调整。任何一个企业不会无缘无故地推行改革,改革的意愿源于当前组织存在的问题。一个组织成立了较长时间,会存在各方责任不明确,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受到激烈的市场竞争这种外部压力,便会产生变革的意愿。在这种意愿的驱使下,将企业划分成几个模块,把市场竞争引入到企业内部,对各个模块产生压力,从而达到激活企业的目的。
海尔集团在推行内部市场化时,出现万名中层人员离职现象。张瑞敏对外公布的是由于推行内部市场化降低成本而进行的裁员。但也有评论说是因为这些人员不满企业实行内部市场化而自动离职。真相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反映出一个问题:仅高层具有变革意愿可能会强制推行内部市场化,这会给变革带来一定的阻力。在实行内部市场化时需要权衡这种强制推行费用与原有行政管理费用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好预算和协调。
(三)协同的企业文化
内部市场化的实质是“大化小”,将企业划分为各个模块,使之成为一个个独立的小组织,各个组织有独立的核算体系,形成自己的利润中心。这样做的风险是:大家只关注自己本组织的收益,忽略企业的整体发展。或者即使知道会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依然选择有利于自身组织发展的策略,即所谓的“短视”行为。此外,企业的内部交易可能会出现相互包庇的行为,大家同属于一个公司,在出现失误时会选择相互原谅。或者在交易时选择商量,达到“谁也不至于太好,谁也不至于太差”的状态。
在企业约束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有效地激励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外部监督固然是必要的,但是使员工达到自律的状态,实现自我监督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文化作为企业的一种软实力,应该发挥其影响力。文化不是宣扬的,而是在企业中可以使每个人真真切切感受到的。在企业营造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使大家树立共同的追求,时刻牢记只有提升公司整体的竞争力才会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这种协同文化的建立离不开企业高层领导者的个人魅力,例如在制定内部市场运行规则时兼顾员工的利益和企业的整体发展以及对人力资源的整合等等。因此,协同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使员工间达成共同的愿景,是建立内部市场化的软条件。
三、小结
目前,企业内部市场化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什么的企业更适合内部市场化也没有定论。上述根据目前成功实施内部市场化的企业总结出三个条件,可能不够全面,以后会进一步探究。本人认为对内部市场化我们还应该采取观望的态度,成功实施内部市场化的企业不过二三十年的历史,其对企业整体发展是否真的有益需要经受时间的检验。
[1] 黄维德,董临萍.从人力资源管理看企业的内部市场化[J].管理学报,2014(2):163-166.
[2]段磊.内部市场化值得追逐吗[J].销售与市场,2014(8):24-26.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