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管理会计视角下的预算执行对策

2015-01-01卢党红

国际商务财会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专项资金财务部门预算编制

卢党红

(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

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的本质区别是非盈利性,所以,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更关注资金运营与财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降低行政成本,财务管理人员要一手抓执行进度,一手抓执行效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进度与单位年终绩效考核相结合,要求财务管理者加强预算管理、加快预算执行进度,自发地运用管理会计的技能和工具,提升本部门的管理效能和利用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下面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进行探索和总结。

一、预算执行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笔者所在单位是主管国内流通和对外贸易、外经工作的综合部门,除日常的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外,还有内贸、外贸、“走出去”等专项资金。各类资金的用途和使用原则不同,但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的初衷是一致的,目前在预算执行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不利于预算执行

由于责任心和资金量“能大不要小”的观念影响,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信息沟通不充分,很多单位没有根据单位的年度工作任务和重点来编制预算,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某项资金不够用,而另一些资金用不出去的现象,编制方法较为粗糙。

习惯性的照搬上年的预算名目,没有明确的指向,也没有细化经济分类,不明确的全部归入“其他商品服务和支出”,项目支出预算不够细化。一些切块本级的资金和补助市县项目资金未明确具体使用单位及用途,主管部门有较大的调剂资金空间,形成存量资金沉积,二次分配的资金存在调剂的空间。

(二)预算进度节点要求不明确,不利于进度均衡

财务部门局限于传统财务核算的会计角色,没有用管理会计的理念去推动预算执行,只关注资金的使用进度而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效果无暇顾及,对项目的分配和预算参与程度低,对节点完成进度和内容没有明确,项目和预算执行前松后紧,前低后高,年底为完成任务突击花钱。

(三)预算追加频繁缺乏预期,不利于预算约束

项目支出未能及时预见而编入年初预算,年终对计划进行调整和临时增加的工作任务较多,造成执行过程追加频繁,影响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一些预算单位追加资金比年初预算还多,一些预算单位在部门预算尚未批复或刚刚批复时,就开始追加预算,留下了很多支出缺口,也违背了部门预算编制的基本要求。

二、改进预算管理采取的措施

(一)合理设置财务岗位

实现价值的最大化离不开合理的岗位设置。结合单位职能和业务,笔者单位财务部门设置了部门预决算编制管理、内贸资金管理、外贸资金管理、日常经费支出管理、政府采购管理等岗位,各岗位均由2个以上的人分级交叉负责,出纳负责所有资金的拨付和现金管理。做到预算编制与执行相分离、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指标管理和实际使用相分离、会计与出纳相互牵制,在机构和人员岗位安排上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和预算执行的顺畅。

(二)优化部门预算编制方法

部门预算的编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预算执行的优劣。笔者单位充分运用部门预算编制软件、财务会计软件和决算分析软件等信息系统,在分析单位事业发展实际需求,征询业务部门综合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年度收支预算。同时,引入预算绩效管理方式,编制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目标,重点项目全部列入预算绩效考核。

(三)改进预算执行管理模式

推进预算执行,首先要改变“财务负责资金来源,业务负责预算执行”的观念,改进预算执行管理的模式:业务部门按照财权与事权统一的原则,对预算安排和执行负责;财务部门转向以价值为导向的管理会计,统筹和监督资金预算和执行。为此笔者单位提出以下做法:

一是对现有的部门日常经费预算中指向性较明确的大额资金项目和各专项资金进行梳理。分解到各业务部门,签订承诺书,明确支出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二是将预算执行进度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6月底、9月底和12月底的支出进度要分别达到45%、70%和95%以上,未完成任一时间节点支出进度任务的责任部门不得参与年终评优评先。

三是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财务部门定期对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资金运行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

四是及时跟踪督促资金支出情况。财务部门每月检查项目进展情况,每季度通报预算执行进度,提交资金运行分析,每季度的最后一个月按旬、按日跟踪进度。

三、加强预算执行的对策和经验

根据工作经验,在统筹预算管理,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方面归纳了几个对策。

(一)加强调研,精细预算

一是财务部门多到兄弟单位、兄弟省市学习调研。二是熟悉掌握本单位业务部门、下属部门的业务活动,支出需求;三是加强对上一年度预算执行的分析,找出关键节点。四是对支出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预测和论证,对项目预算进一步细化,明确资金具体使用范围、统筹部门或资金使用部门。通过以上方法,充分运用部门整体支出预算绩效评价理论知识,综合考虑本单位整体支出的效益,改变对预算执行效益不够重视的现状。

(二)分解预算,落实责任

年初部门预算确定后,财务部门应对预算项目进行分解,按照项目归属部门进行分类,确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要求责任部门制定详细的支出计划,倒排工作进度和确定资金支出节点。将预算执行进度、执行效果与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挂钩,将预算执行情况作为处室或下属单位的领导干部年终评优评先的依据。

(三)分类跟踪,加强辅导

在财务部门内部进行科学分工,依照内控原则以及资金的类别将资金分类,按岗位分工对项目资金的执行进行分类跟踪,做好台账和数据收集,并对财务报账、政府采购申报管理进行业务指导,在加快各项资金执行进度的同时,规范资金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设立基金,滚动使用

近年来,财政通过预算或转移支付方式给予各级财政、各职能部门重点工作专项资金的支持规模越来越大,以前大部分通过项目,采取直接补助方式无偿拨付企业和其他项目单位。这些专项资金纳入预算进度考核后,为了既完成拨付进度又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可通过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公私合营(PPP)模式或设立基金的方式,将一部分专项资金由原来无偿拨付的方式调整为经营投资方式,引导和撬动社会资金参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公益性、服务性平台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对基金实行专业化管理和适时的退出机制,实现财政资金的良性循环、滚动使用和对重点领域的长期、可持续支持。

(五)赤字预算,提前安排

在取得财政部门认可的基础上,单位内部年度安排的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多于财政当年预算资金可安排的项目,超出部分通过跨年度资金拨付兑现。同时,对当年大额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向提前到上年度10月份就开始规划、确定,从11月份开始组织项目申报,年度开始后2月份前组织项目评定,3月份人大批复预算确定资金总盘时即可安排并下达项目资金,需二次分配的中央转移支付在收到资金后30天内安排分配完毕,确保12月底前完成项目资金拨付。

猜你喜欢

专项资金财务部门预算编制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企业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管理中的难点及对策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基于BSC的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绩效管理实践
简述企业经营效益的经济管理对策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