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应对策略

2015-01-01李俊雅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大陆桥视野 2015年2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李 君 李俊雅/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应对策略

李 君 李俊雅/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主要从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四方面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而提出从个体和学校两个层面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应对策略。

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策略

WHO提出:21世纪人人享有健康。心里健康的标志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有幸福感。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日益加剧,日趋严重的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和高职学院稳定的突出因素。湖南省某高校的调查显示,有近23%的学生感到苦恼,14%的学生在积极和消极情绪维度上偏向消极一方。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高职学院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了解和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及其具体应对策略,是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将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根据“素质——压力模型”,个体若有倾向得某种心理疾病的遗传素质,则特别容易受环境压力的影响,而产生相对应的偏差行为。就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而言,其“压力”主要指其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各种困扰或问题,而“素质”指大学生自身由遗传获得的,潜在的心理困扰特质[1]。当大学生潜在的心理困扰特质水平偏高,在面临外界压力时,如果缺乏有效的应对方式,那么个体就可能会出现适应不良的状况,进而衍生出各种情绪障碍或偏差行为,甚至导致严重心理疾病的产生。

1.1 自身因素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在心理上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不完全成熟的过渡阶段,由于我国中学阶段长期实行应试教育,不重视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教育,尤其是青少年性教育,使得他们在这一时期普遍感到迷茫,出现一些行为或心理上的偏差。还有部分学生可能存在部分先天或后天的机能缺陷,不良的生活习惯等也可导致身体不适,作息异常,从而限制其学习范围与学习潜力的发挥,影响学习效果与自我价值感。在心理特质方面,“自我中心”、缺乏弹性的人格特质,人际交往技能的缺乏等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个性追求完美,过于苛求,过度在乎周围的一切,别人的看法,不允许自己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容易将失败进行内部归因,从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另一类是自我意识消极、学习动机薄弱、容易将失败过度归因于外在因素、自我控制能力低,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等。

1.2 家庭因素

“家庭是人格形成的摇篮”。青少年的人格基础形成于家庭,良好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2-3]。事实证明,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谦虚、礼貌、随和、乐观的人格特征;反之,则易使大学生形成粗暴、孤僻、冷漠、等不良的人格特征。因此,父母的管教态度、家庭气氛、手足关系等家庭成长经验,深刻影响个体日后的人格独立与心理健康。同时,家庭的经济状况也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人际关系方面[4]。

1.3 学校因素

高校中乏力的人格教育、呆板的教学方法、强制性学习、竞争的无序化、同学关系紧张等,均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大而影响心理健康。多年来,我国的高校以“学科为本”为主题设置课程,极不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尽管很多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中心,但工作开展的并不尽任意,主要是因为咨询手段和方法落后,适应不了学生的要求,以致学生一旦有了问题,也不愿意取进行心理咨询。

1.4 社会因素

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因此经济状况、价值观与社会制度也随时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目前,我国正在经历一个变革转型时期,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在变化中,而大学生又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不稳定时期,出现各种心理困惑在所难免。例如:社会价值观偏差,过度看重文凭、名牌学校、唯升学论,从而窄化人生,不利于个人多元价值观的建立。其次,由于大众传媒的发达与普及,每个人每天接受大量资讯,但内容却充满商业物质取向,女性物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表面肤浅的内容,不但学生容易受到迷惑而分心于学业之外,有时也会造成学生严重的价值观偏差。

2.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虽然目前各高校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成立了各种与心理健康有关的社团。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协同发展,因此,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2.1 从学生个人方面增进心理健康的策略

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效发挥大学生主体性的最佳方式。大学生具有较高层次的知识水平,良好的认知能力和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单单依靠“说服性教育”可能收效不大,因此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进行自我教育。结合“压力调节模式”,引导大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掌握缓解压力的各种方法,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通过阅读一些心理学、哲学的经典名著,并开展符合自身特点和水平的心理素质训练,提升自我强度;积极参加各项心理健康活动,熟悉专业心理资源网络,努力增加社会资源等。

2.2 从学校环境方面增进心理健康的策略

2.2.1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性课程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大学校园应该是充满温馨关怀、充满活力与希望,能够提供每位学生在此学习与成长的地方;应该是一个重视学生的各种能力协调发展、尊重学生各项意见,安全的、性别平等的友善之地;是一个学生能够快乐学习、自我成长的健康环境。因此,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2.2.2 重视学生的生涯规划进程,确认学生的生涯发展目标。

很多学生就读大学专业时,对自己所读专业的未来发展是非常模糊的,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地开展生涯规划与选课辅导,特别是大一新生的辅导员可以组织利用新生座谈、班会时间、系学生活动时间、学术演讲等机会,由师长、研究生介绍自己的学习生涯规划过程,提供学生生涯规划的学习对象。当学生的生涯规划设计目标明确清楚时,学生也才能安心于学习,相对的,心理健康的程度也会比较高。

2.2.3 积极宣导校内心理卫生工作,增进学生心理适应能力。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并非只对问题学生或是危机事件中的学生服务,当学生在心中有困惑、生活感到不适应、希望自我探索以及帮助自己不断迈向自我实现等情形时,都可以主动到中心寻求各项免费的专业咨询,它要承担学生的个别咨询、团体咨询、新生筛查、成长团体、自我探索、生涯规划等服务。心理健康社团要承担心理影片欣赏、书籍借阅、心理健康推广活动等工作,二者应相互配合,通过心理健康的三级预防模式来帮助学生增进心理适应能力,及早解决心理困惑。

[1]Kring,A.M.,Davison,G.C,Neale,J.M.&Johnson,S.L.,AbnormalPsychology,(10thed.),NewYork:JohnW iley&Sons,2009:131~135.

[2]徐慧,张建新,张梅玲.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心理科学[J].2008,314(4):940~942.

[3]凌辉,张建人,李俊良.大学生人格障碍症状水平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J].2013,16(6):652~653.

[4]胡春红.不同贫困程度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方差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J].2010,18(3):333~334.

李君(1983—),男,药学硕士,讲师,从事药学专业教学及药品质量标准研究。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