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15-01-01姚传超

国际商务财会 2015年3期
关键词:订单岗位院校

姚传超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深入,产业分工不断细化,逐步催生和促进了服务外包这种新兴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据统计,2013年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规模已达1.7万亿元人民币。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企业会计人才提出大量需求,也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新的挑战。

一、服务外包会计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近年来服务外包得到迅猛发展,对从事会计服务外包业务的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高职教育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机构,也肩负重要使命。

(一)企业对优秀的会计服务外包人才有强烈需求

从社会需求看,服务外包企业对会计岗位人才的能力要求重视程度依次为:领导能力、学习成绩、工作经验等。从经济发展趋势看,知识经济发展对人才创新和持续学习能力提出要求。从会计专业知识看,会计专业的职业素质对决策能力和风险评估能力有很大影响;个人特质、沟通能力、商业视角、战略思维等均有相应要求。但调研中同时显示,78%以上的企业都认为,目前的会计服务外包岗位人员,距离岗位需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主要体现在岗位实践能力不强、对服务外包知识了解不多、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职业素质等。

(二)企业需求与院校的人才培养存在差距

一是在人才培养中,从专业设置到课堂教学等,尚不能实现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没有针对服务外包行业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实践环节的时间和质量均不能满足企业需求。二是学生的实际岗位操作能力还存在较大差距。虽然在校期间大多都经过专业技能知识的培训,但对岗位实践了解较少。尤其对服务外包岗位特点了解较少,很多学生在毕业后出现不能适应工作时间、不能与团队协作等问题,使得一部分外包从业人员频繁出现工作流动。三是真正具有会计服务外包一线工作经验的师资严重匮乏。服务外包人才为复合型人才,从事会计服务外包业务对从业人员的外语能力、沟通能力等有比较高的要求,从而对师资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但现阶段高职院校师资中一线实践经验的老师还比较匮乏,即使有部分企业人员担当师资力量,但又缺乏教学经验,对教学规律掌握不足。四是针对服务外包企业的会计人才的培养教材不足,市场上现有教材更多的是从宏观上、理论上进行编写的,虽有来自一线的数据,但操作层面的教材属凤毛麟角,难以满足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五是目前校企合作总体效果不理想,校企之间进行合作时有些矛盾难以协调,无法开展大规模深度合作。

二、会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为适应服务外包企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积极研究市场及岗位特点,构建科学合理的服务外包企业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尤其要在人才培养中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培养。

(一)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因

1.是由会计学科特点决定

会计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没有足够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很难彻底掌握会计理论与技能。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应该占有大而重要的比重。这样,学生才能在实践中修正和巩固已学到的会计知识,在实践中塑造会计岗位职业修养。

2.是会计教学目标的要求

培养高质量复合型会计应用人才,应该是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而对应用型会计人才而言,其应用能力主要体现在职业判断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在会计教学内容设计上,应以应用性知识为主,强化实践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

3.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需求

服务外包产业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大量合格高素质技能人才,而目前现状体现出,高职院校目前人才培养质量与完全符合岗位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要求高职院校按照岗位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高职院校构建会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体系的方法

1.确立正确育人理念

在会计人才培养上,必须坚持开放教育观、多元质量观,立足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会计岗位人才,牢固树立校企无缝对接理念,使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具体到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必须深入了解掌握关于服务外包发展的宏观发展思路、企业人才的动态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规划,确保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观念转化为教育决策。服务外包产业不仅要求从业者有突出的职业技能,也要有良好职业品格,包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能力等。针对这种人才需求,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应突出学生综合素质考察,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塑造。牢固树立实践教学观念,更新传统教育观念,按照服务外包企业会计人才要求确立培养方向,设置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当前部分院校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讨论教学等教学方法,取得较好效果。

2.准确定位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整合教学资源,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学质量,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不断提升专业品质,扩大专业影响力。按照服务外包企业的要求,结合服务外包市场的发展,以服务于离岸财务外包为前提,为服务外包企业培养合格的会计人才。

3.加大双师队伍建设

目前,行业需求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都对师资力量提出更高要求。所以,在高职院校中,应进一步加强双师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参与企业一线实践,吸引企业一线人员参与教学实际,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加大双师队伍建设,为会计人才培养提供优良师资力量。

4.加强实践教学和实训并使之发挥实效

实训教学必须坚持贯穿始终、逐步递进的原则,做到时间不断线、强度和深度不断深入。内容设计上由课程实训、专项实训和综合实训等组成。校内实训中,可以模拟一个服务外包企业的会计工作流程,把学生分组分角色组织实训。模拟企业财务业务实际,按照组织分工,分岗位完成工作任务。完成一轮后再进行岗位轮换。这样,通过核算、分析和审计实训,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和岗位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能力,提高组织协调和团结协作能力。

5.立足学生个人素养提升

职业素质是企业对能够胜任内部工作岗位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构成主要有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心理、职业精神等。具体到会计服务外包岗位人员职业素养,企业提出较高要求的是团结协作能力和敬业精神、保密原则等,在高职教育培养过程中,也应有意识地针对这些情况进行相关课程设置,使学生在就业前就能具备基本职业素养,满足岗位需求。对于服务外包企业来说,会计服务外包岗位的从业人员接触到的业务项目有大有小。有些会计服务涉及的项目规模非常庞大,同一个接包方内部会分成若干项目组,需要各个项目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交付产品或服务。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跨地域、跨文化的团队协作精神。对于个人意识强烈、闭关自守、好大喜功,缺乏与人为善的合作精神的人,将无法适应服务外包企业的要求。目前,会计专业学生由于缺乏综合能力素质与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在投入工作岗位后往往会出现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不足,难以胜任岗位需要。

同时,为适应服务外包企业人才需求,要求从业人员首先对服务外包行业有基础的了解,了解其行业特点、发展前景和具体岗位特点。高职教育应该从“普适性教育”向“针对性教育”转变,同时,实践性的课程量还应有所增加。针对服务外包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从学时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平衡等方面,向“针对性教育”方向转变,针对企业的技术类型、素质要求和行业定位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的精准服务定位。

三、服务外包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根据服务外包企业的人才需求,高职院校按照服务外包企业的工作过程及岗位技能要求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服务外包企业工作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服务外包企业受自身所从事的业务活动特点决定,有着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用人要求,即其所需要的人才规格具有特殊性,只有按照服务外包企业的要求,培养的学生才具有岗位的适用性。同时,服务外包企业的特殊规格的人才需求,需要企业与学院双方共同参与,完成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过程。服务外包企业在与学院签订实习基地及用人订单的基础上,还要参与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制订、实施及评价的整个过程。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途径可以设计为:

(一)与企业签订人才订单

订单来源可分为主动订单和被动订单。主动订单为学校主动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人才订单,被动订单为企业主动与学校联系签订的。订单长短可分为长期订单和短期订单。然后,按照企业要求选拔学生组建订单班。

(二)根据订单需求调整专业结构

订单教育本身具有很强针对性,订单培养的方案设计必须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紧密结合。高职院校应根据已有专业,按照岗位需求进行专业方案设计和改革。

(三)教学组织

企业应积极发挥作用。可以请企业专家进行岗位分析,校企共同确定培养对象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然后,校企共同设计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高职院校在对企业规模、经营状况、人才需求和要求论证调研的基础上,重点聘请企业专家直接参与教学计划的审定和教学方案确定,然后进行针对性人才培养,使学生一毕业就能迅速进入工作岗位。其中,实践教学环节特别重要。可以组织订单学生到岗位现场进行实习实训,使学生了解岗位实训的全过程。

(四)实行“双证书”制度

高职院校在制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应通过调研确定岗位核心技能,明确学生应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规定学生毕业时应取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

(五)坚持和深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教学模式。学校和行业、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受益。在学生教学培养上,企业必须发挥重要功能,学校甚至可以将某一阶段的教学完全交给企业来实施,采取学工交替的形式。可以探索实行岗前、岗后连续性教育的可行性。学校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更多地听取企业的意见。可以鼓励高职院校设立服务外包人才基地和实施师资专项培养计划。可以尝试建立若干高水平的职业院校服务外包人才基地,基地采用企业化运作,发展成为类似于医学院和附属医院的模式,真正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的无缝对接。同时,应制定政策鼓励高职教师参加服务外包企业的实践项目,并给予一定补贴。

总之,服务外包企业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其对会计服务外包人才也有大量需求,这要求高职院校持续进行教学改革,深入推进订单人才培养,真正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1]乔西铭,谢臣英,卢智勇,邓少海,杨定明.试论高职教育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2]吕凤军,赵金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资讯.2008(4).

[3]刘巧华.“1234”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08(24).

[4]徐敏,王莉敏.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浅析[J].成功(教育).2010(5).

猜你喜欢

订单岗位院校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订单农业打开广阔市场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走进“90后”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