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卫生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1-01彭霞
文/彭霞
试论卫生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彭霞
卫生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卫生政策的直接贯彻和执行者,其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是否运行有效,直接关系到卫生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甚至直接影响到防御腐败等重大问题。所以,切实解决卫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规避和防范风险,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刻不容缓。本文就目前卫生行政事业单位在内控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
卫生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问题;对策
一、目前卫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意识不强,对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不够重视
由于长期行政化管理程序的实施及行政式命令的惯用行为的存在,因此,部分卫生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的内控意识相对较为薄弱, 缺乏要求及时建立合理有效的内控制度及相应机制的内在动力和主观需求。主要表现在:
1.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由于多数卫生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基本上是财政拔付的资金,许多单位的领导缺乏强化内部控制的主观意识,不够重视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
2.对财务与会计控制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财务与管理脱节。特别是多数卫生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头脑中几乎不存在成本核算的概念,长此以往,惯性思维导致许多卫生行政事业单位中将财务、会计视为了一般的行政管理工作。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票据使用不规范
1.实际工作中,部分单位将上级或财政部门的财经法规作为内部的财经制度,而不是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准则,再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本单位工作和管理实际的相关财经管理制度,许多财务事项的运作与管理措施仅仅依据的是惯例,管理的随意性较大。
2.部分卫生行政事业单位票据管理不规范。仍存在票据填写不完整、不规范,传递程序不科学,甚至混乱的现象、加之管理制度不健全,致使有关人员不能互相牵制,极易产生“小金库”,滋生腐败等问题。
(三)部分财务人员素质偏低,会计核算极不规范
由于普遍认为卫生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核算比较简单,会计业务未列入培训计划,财会管理的地位未得到足够重视,极大地影响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导致不少单位的会计核算极不规范。比如,有的单位专项资金特别多,财务人员未进行专项核算,支出项目模糊、欠清晰,不能完整地反映核算单位的专项结余状况,专项经费有被挤占、挪用的现象,致使专项资金不能发挥其应有的资金效益。
(四)固定资产管理重购轻管
目前,卫生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一般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大宗固定资产的购置得到有效控制。但用自有资金购置的不属于政府采购范畴、由单位自行采购的部分固定资产范围广,累积数额较大,由于缺乏相应的内部管控机制,相当部分单位未按规定建立完整科学的、相应专业的台账系统,资产保管责任不明确;发生资产划转调等未办理相关手续, 也未及时建立资产台账,造成帐实不符。
(五)内控体系不够健全、完善,业务流程不尽合理
1.由于卫生行政单位的编制有限、人员紧张等原因,导致部分人员存在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兼职现象较为普遍,又缺少补偿性控制措施,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
2.授权审批流程设置不合理, 审批制度有待改进。有些单位授权审批流程设置不尽合理,过程控制过于简单, 缺乏事前控制的程序,事后也只要有相应审批人员签字,单位出纳就予以报销,财务人员未尽到应有的凭证审核把关的职责。
(六)单位预算涵盖范围有限,弹性较大
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环节,但由于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之单位预算机构、人员、时间等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保证和支持,无法形成行之有效的预算科学体系,其预算制度形同虚设,造成财政对部门单位有了预算约束,而部门单位内部并没有对各科室人员的责任预算约束,随意性大,影响预算的实施效果。
二、加强卫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一)强化内控意识,培养、营造与内控制度相适应的良好的内控环境氛围
随着反腐倡廉的力度不断加大以及“三公”经费公开,其单位内部管理水平的要求也大大提高,特别是进一步加强经济业务过程中管理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认为,地方财政部门应联合相关部门在对一、二级预算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财务管理人员的研讨班及相关培训中,加入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和知识的学习,特别是有关内控制度的建立,内控手段和方法的运用。让单位领导层了解内部控制和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和自己在内部控制建设中所处的关键性作用,通过广泛深入的学习,不断养成良好的内控意识,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二)健全完善内控制度,规范单位内部财经行为
“有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卫生行政事业单位应该严格按照有关内控规范的要求,结合单位性质和实际业务活动特点,对预算管理、收支管理等各个经济活动的业务层面,确定内控的重点和目标,并制定出相应的内控措施,形成相对完善、行之有效的防范、管控体系,切实规范卫生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行为。
(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强化会计系统的控制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会计业务及核算内容的不断扩大和增加,财务部门的工作已不能只限于记帐、算帐、报帐,应着重对单位的财经制度及运作机制进行精细化设计、升级,重点是规范制度运行机制、凭证审核流转程序,开展和实施科学、高效的财务管理工作,切实发挥参谋、助手、效益管理及监督职能等作用。
(四)加强预算管理,强化业绩考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加强预算控制,规范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考核和评价是加强卫生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宏观调控能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手段。因此编制单位预算时力争将各部门的全部财务收支事项均纳入单位预算的申报范围,严格预算的调整和追加程序,做好预算项目的后评估工作,严格责任预算的考核机制。
(五)强化业务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素质
针对经济活动的关键岗位,配备具备与其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资格和能力的人员,并实行轮岗制度,明确轮岗周期。通过定期举办业务知识竞赛、职业道德教育和综合素质培训等多举措,培养一支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职业道德好的财会队伍,让其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好内部控制制度,把贯彻落实内控制度作为自己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同时贯穿于日常会计工作全过程,杜绝不规范的行为发生。
(六)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资产总额中一般都占有较大的比例,是确保公共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和重要的经济保证,因此确保资产安全、完整,意义重大。卫生行政事业单位要明确自己的职能职责,建立健全资产购置、验收、保管、使用等内部管理制度,定期清查盘点。同时充分利用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规范资产管理,盘活和利用存量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七)建立内部监督制度,健全实施问责制
要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卫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指导与监督职能。通过健全问责制度,防漏补缺,使各岗位间参与与完成业务过程的人员间相互牵制、相互监督。
总之,我们要立足于当前的卫生事业工作现状,狠抓落实,真正让内部控制发挥出它应有的监督制约作用。
[1]吴东华.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控情况的调查.中国会计报,2014-5-30(7).
[2]中华会计网校.最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务操作指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1-296.
[3]胡炎晴.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政界,2013(3).
(作者单位:雅安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