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实用性对比研究
——基于对高职会计教育的影响分析
2015-01-01陈宏桥
文/陈宏桥
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实用性对比研究
——基于对高职会计教育的影响分析
文/陈宏桥
高职会计专业的学习主要分为两个方向,其中一个是会计理论方面知识的学习,另一个是在会计实务方面学习,二者相互契合,其中会计实务方面,包括会计工作、审计工作、财务管理,税务等工作内容,在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时候要求从业人员对于会计理论十分的熟悉,本文对高职会计专业的会计教育形式进行了探讨,从会计理论以及会计实务角度出发,加快会计人才的教学及人才的培养。
会计理论;会计实务;实用性对比;人才培养
一、会计理论以及会计实务的定义及其作用
会计作为一门有效的管理工具,在现代社会的运行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满足公司的资本要求的方面,会计的工作以及学习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是会计实务,另一个就是会计理论。
其中会计理论是由各类的理论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学科体系,在知识体系内形成一套有机运行的整体,会计理论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和研究的过程中对客观会计规律的认知,当前的会计理论中包含了会计环境、会计目标、公认会计原则、会计假设、会计准则、职业道德、经济业务、账项调整、资产、负债、收入以及成本等等,会计基础理论是以经济学基本原理为依据,阐述会计理论领域内会计运行的基本理论。
会计基础理论的作用是:首先,会计理论可以指导会计规范的制定以及形成,协调各个具体的会计规范之间的关系,其次,在会计行业内灵活的引导会计人员应用会计规范,高效率的开展会计实务,最后,会计理论能够加深对会计实务的理解,有效的督促会计理论的进一步研究。
而会计实务指的是会计应用理论,将会计基础理论当做进行会计业务的基础,将会计理论基础当做会计实践中的具体运用理论,其中包含的业务有会计核算程序、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以及会计方法等等,会计实务在进行的时候具有非常鲜明的特殊性的特点,在可变性以及时间性方面都能够处处的体现具体的规律,其中会计基础理论在会计实务的实施进行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包括了归纳、预测以及指导的作用,帮助会计实务有效的传递信息和总结经验,还可以有效的解释和评价会计实务实施进行的效果,最终可以发挥出预见以及实践的功能。
二、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社会功用的分析
当下,将会计系统分成两类,一类是会计理论界,主要代表有高校、财政研究机构等。另一类是会计实务界,主要代表有企业(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 两个类型在社会运转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交叉。例如:在理论研究机构内研究人员根据具体业务制定相应的会计准则、法规和制度,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实际的会计业务进行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在出现新业务时,但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实际的账务处理操作;而在企业内的会计人员必须在熟悉基本会计原理的基础上进行会计业务的处理,这一过程中并不需要掌握深刻的理论。
在高职院校的培养过程中,促使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掌握高深理论的同时强化学生会计实务的处理能力,致力于培养在会计理论以及会计实务两个领域内的优秀的“跨界”人才,使得当下的会计教育更加的完善,会计人才更加的符合社会需求。
三、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在高职院校教育中表现出的实用性的分析
会计理论和实务的传承肯定靠教育,目前我国会计教育有职高、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硕士、博士)多种学历层次;另外还有社会培训,包括实账培训、会计各类证书培训;此外还有新准则培训、新制度培训、后续教育等,由此可以看出会计教育形式呈现多元化,但是在学生就业单位调查中发现:职高、中职、高职就业的绝对主体是在各类实体企业(含金融)、公司(含商贸、投资),但不一定都是具体的会计工作;本科就业的主体还是企业、公司;研究生的就业呈现多元化,一是研究生是本科生就业的延后,眼光、择业面发生变化,其次女性居多,去学校任教居多;再次是研究机构和金融企业居多,总体看会计专业毕业生不一定完全从事会计及相关工作,一些投资公司、金融企业、办公室文员占相当比例。 而社会培训、新准则培训、后续教育依然是在在职会计人员为主体的培训。
在各类型的会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更加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高职生在接受的教育程度方面比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较差,但是在从事会计工作之后,能够在会计实务的操作中表现优秀,甚至是具有良好的操作能力,只是在会计理论的掌握方面缺乏一定的实力。但是本科生以及研究生在从事会计工作的时候无处应用自己所学的高深的会计理论,使得这些人才认为自己的工作屈才,相比之下,高职毕业的会计人才能够踏实的从事会计基础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夯实会计理论;
其次,会计工作实践性强,理论和实务结合紧密,基础工作强调的是动手能力,不需要太多的高深理论知识,即使是大企业的高级职位,也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现状偏重实际应用,本科的理论水平基本足够,研究生的理论学习有点“资源浪费”,即所谓高不成低不就;而在高职院校内学习到的会计理论以及掌握的熟练的会计实务的操作能力已经能够满足企业对于会计职务的需求。
最后,从开设课程与实际工作的实用性角度出发,高职课程兼顾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有针对性的培养企业和公司需求的会计人才,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重点不同,前者更加的重视实践以及工作能力,后者更注重理论的深化以及创新。
根据以上分析,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接受会计专业教育的时候有如下几个优势:首先,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校内接受训练的时候能够在之后的工作中熟练的应用,满足会计工作对于实际操作要求高的需求,在高职院校接受会计专业教育的时候,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以掌握有实际利用价值的会计基础理论,不需要过于高深的会计理论,只要切合会计专业的理论需求即可。其次,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够在动手能力、理论水平、学历水平以及满足会计专业期望值的时候都有非常高的水平,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进入到企业工作的时候对于岗位的忠诚度也比较高,获得企业的赞同度较高。最后,在高职院校的培养过程中,会计高职教育的教学从“基础理论+实践(动手能力)”两个角度落实,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着重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的动手能力的问题,即工学结合的实训方法、模式研究,同时还要注意在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探究出针对高职学生实际情况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四、总结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会计的规则、制度有所变化,会计在不断发展完善中,准则、制度、法规的变化有时候可能频繁和剧烈,但基础理论知识作为其中的规律性的东西变化很少,前沿理论推陈出新需要时间的沉淀。但是企业内的会计岗位对于人才的需求依旧是将会计实务的处理能力放在首位,这就需要会计专业的学生在高职院校内学习的时候掌握最先进的会计理论以及会计实务的处理方法,在会计岗位工作的时候紧密的结合理论知识以及会计实务的操作,强化会计实务的处理能力,使得在学校内学习到的会计理论能够在实操的时候广泛的应用,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会计实务处理能力,理论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实务操作就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再高深强大的理论也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体现其作用,会计实务操作才是会计具体工作的重点内容。只有加强实务处理能力,才能使理论知识得到有效的利用。
[1]葛家澍,林志军.2011.现代西方会计理论(第三版)[M].厦门大学出版社.
[2]袁中文.高职教育改革十年思考——以会计类专业为例[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3(4).
[3]袁中文.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商业会计,2008(23).
(作者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