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收益还是风险

2015-01-01戴险峰编辑李淑玲

中国外汇 2015年20期
关键词:能源价格油价经济

文/戴险峰 编辑/李淑玲

Essay 随笔

收益还是风险

文/戴险峰 编辑/李淑玲

我们或许已经进入一个低收益的世界,但在正常情况下,还不至于再次陷入全球金融危机。

作为全球宏观研究的一部分,今年7月,我对美国经济、金融市场及页岩油进行了一个月的调研。期间所见所闻,为理解最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提供了背景。

我是7月3日在首都机场登机离京的。清晰记得,排队时听到一男子冲着电话说:“涨了?卖掉!”。那天上证综指震荡颇剧,最终收于3768点,较两周前高位下降27%左右。当时并未意识到,周末过后,A股将迎来投资者最为恐慌的几天。

飞机落地后,感觉到美国市场和媒体仍聚焦于希腊风险,并未给中国太多关注。随后的三天,A股市场开始剧烈震荡,接连击破各个心理点位,每天晚上打开电脑似乎都能感到扑面而来的焦灼。周三时我驱车前往华盛顿,拜访美联储。先与联储的朋友小聚,他们说我此行一定非常受欢迎,因为美联储现在每天想的就是两件事:希腊和中国。这样看,美联储在后来的9月会议明确提出国际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也就不足为怪了。

尽管担忧外围的风险,但大家对美国国内经济的评价却都很积极。这种积极并非针对美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毕竟复苏以来美国GDP平均增速仅达2.2%,远低于危机前的3.5%。大家用的最多的词就是“抗击打”:尽管不断受到冲击,但美国经济最终都回到了正增长,其失业率也持续稳定下降,现已接近充分就业。这也许就是“积极”的真正含义。

美国经济至关重要的房地产市场总体向好。尽管纽约及新泽西等东部地区的朋友反映当地房地产市场变得冷清,但其他更多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则表现活跃。我在华盛顿所住的酒店周边就在经历一轮升级。那里原属较偏远的低收入区,但在过去几年不断有高端的公寓、酒店和写字楼建成,建筑工地火热程度堪比中国。而我们后来经过的达拉斯及休斯顿,其房地产市场只能用火爆来形容,与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跌形成反差。当地人的解释是,他们已经摆脱对能源经济的依赖,转而扩展到计算机等新领域。

能源价格的下跌对制造业和消费都是好消息。有测算显示,美中制造业成本的差距已缩减到4个百分点;对消费者而言,能源价格的下降等于减税,从而刺激了消费。在南方各州,很多加油站的油价已跌破2美元/加仑。相对几年前油价动辄三四美元,如今的油价几乎难以想象。除此之外,油价下跌和就业的持续好转,还促进了消费者的旅游。在我沿途所住的酒店,每当早餐时餐厅内都会人头攒动。

不过,能源价格的大幅下跌却是能源公司的麻烦。一家较小的原油家族企业已将员工从之前的几十人裁减到两三个,现在仅靠一些几十年的老井维持生产。但更多的能源公司则因为此前进行了过多融资而不得不全力生产,以产生现金流来支付利息。这无疑加剧了供求失衡。

与大宗商品不同,股票等传统金融资产自复苏以来就一直强劲上涨;但进入2015年后,投资者开始谨慎。与我交流的基金经理普遍认为,各资产类别都已估值偏高。一个做债券的对冲基金经理反复说,“到处都是泡沫”。高估值的同时,经济及市场风险也在不断积累。7月初,大家最担心的还是美联储加息和希腊脱欧;随后,中国成为他们关心的又一个风险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8月份以来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也就不难理解了。

金融最终离不开实体经济。好消息是,正如我调研所见,迄今为止并未有任何迹象表明美国经济会再次陷入衰退,而原油价格的下跌也更多来自供给的冲击。我们或许已经进入一个低收益的世界,但在正常情况下,还不至于再次陷入全球金融危机。坏消息是,全球经济复苏的疲软及最近的动荡揭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金融危机发生近十年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失衡的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种失衡带来了产能过剩及通缩压力,并在全球经济体及市场中产生了新的脆弱性,积聚了新的风险。如何在去杠杆和促增长间寻求平衡,将是各国政策制定者需要小心翼翼解决的问题。

在寻求收益的同时,投资者或许该将更多注意力放在风险上了。

作者系易发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

猜你喜欢

能源价格油价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德国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能源价格上涨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对策探析
油价这么低,“三桶油”还好吗?
和讯网
经济展望:油价对亚太地区的刺激
基于动态CGE模型的能源价格传导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