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综述
2015-01-01天津财经大学
杨 茗/天津财经大学
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综述
杨 茗/天津财经大学
自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经济经历了近25年的迅速扩张,出现了高失业、高通胀的经济危机。凯恩斯主义的干预技术无法将世界经济带回到繁荣的轨道,针对这一情况Gordon等人提出了积累的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s of Accumulation)理论。它把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和资本主义制度,特别是劳资关系相结合,认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制度结构相适应。战后SSA崩溃后世界进入以全球化、自由化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SSA,而2008年经济危机作为一场结构性经济危机,意味着新自由主义SSA的终结,也意味着对SSA理论的新研究的开始。
积累的社会结构;经济危机;金融化;全球化
一、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发展历程
David Gordon(1978)第一次提出SSA理论的观点,他引入了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及长波等危机理论,分析20世纪美国经济发展历程,认为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是以有效的制度结构为基础的。
随后Gordon、Edwards、Reich在《Segmented Work Divided Workers》中确定了SSA学派的决定性形式,它运用SSA框架分析了一个半世纪美国劳资关系的发展过程,展示了SSA分析框架的有效性和在分析上的优势。
Gordon、Bowles和Weisskopf(1987)进一步分析资产阶级力量、利润和投资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美国战后经济模型,并将它应用到30年代劳动控制模式的分析中。
更为全面的研究来源于Kotz、 McDonough及Reich编辑《Social Structures of Accumulati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Growth and Crisis》,该书包系统介绍了SSA理论的现状及相关问题。
Gordon(1994)提出了四种SSA模型,认为这些模型在描述一个周期内的经济轨迹是很有效的,但是在描述周期之间的转变问题时,它们的表现则不尽如人意。
Nillson(1996,1997)基于Gordon等人的模型对战后SSA的崩溃进行分析,认为SSA的崩溃可以通过利润的停滞来预期。Gordon(1996)研究了美国实际工资下降和劳动过程,以及企业人事机构臃肿等问题。臃肿的官僚结构压迫工人,导致企业效率变低的恶性循环。
随着研究的深入SSA逐渐从经济领域转战到社会学领域,Gordon、Edwards和Reich(1982)将劳动力市场发展分为三段阶段:无产阶级化、同质化和分化。Grant和Wallace(1994)提出了空间化,在地理范围上对工作和工人进行分割,控制不同地区的劳动力。
Barlow(1995)追踪美国资本主义历史进程中社会控制机制,发现在SSA崩溃期间社会控制机制的创新呈集群出现。Carlson和Michalowski(1997)认为SSA内部力量对比和方向对失业率、犯罪和监狱的内在关系产生影响。
二、SSA理论的思想来源
SSA学派受到了几大知识传统的影响。其核心概念来自马克思主义,强调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和权力关系,以及制度结构在解决资本主义内在冲突方面的重要作用(Reich,199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之间的竞争所导致的,这将对资本积累过程造成损害(Lippit,2005)。
在投资决策方面,SSA借鉴了凯恩斯主义,由于预期的不确定性、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周期性不匹配以及萧条和停滞的自我强化阶段,投资决策存在其内在不稳定性,SSA通过创造更稳定更可预测的环境鼓励投资(Kotz,1994)。
此外SSA也受到Kondratieff(1935)和Schumpeter(1939)长波理论的影响,这些理论最初是为了解释长波的上升期而出现的。Kondratieff认为长波是受耐用资本品的周期性替代影响,而Schumpeter则从创新集群角度分析。后来SSA学派的研究越来越少对周期性和相对频繁的宏观经济波动进行解释,不承认长波理论传统相关的经济技术决定论。
除了上述理论外,Kotz(1994)指出SSA理论也受到美国的制度经济学的影响。强调对制度和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经济行为的特征会随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变化。
三、SSA中主要制度分析
SSA理论是基于经济周期和制度结构的匹配进行研究的,这里所说的制度并非仅指像货币基金组织之类的机构,而是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问题。“资本主义的历程是一个圆,而每一个圆都有其独特的制度支持。”①SSA就是指其中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制度整体,其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探索、巩固和衰退。综合战后SSA和目前的新自由主义SSA来看,主要从以下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劳资协议在SSA理论中占据核心地位
Kotz(1994)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是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SSA理论的核心。Gordon、Edwards和Reich(1982)认为一个成功的新的社会结构将会反映产生他的阶级力量和和其它社会因素的力量调整。所以在SSA理论的分析中,阶级斗争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无论是战后SSA还是新自由主义SSA,经济学家首先都是针对劳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劳资对比决定了SSA的性质。
战后美国“黄金时代”的核心制度是“劳资协议”,即劳动与资本力量的对比(Gordon、Bowles,1987),它通过影响资本家的角色的权势,影响利润的形成。Lippit(2010)认为劳资协议就是工人和资本家在利润分分配方面达成协议,它是“垄断厂商与工人之间达成的一种隐性契约”②。
经济危机来源于资本相较于劳动力量太强或者太弱,当资本力量弱于劳动力量,劳动者将要求更高的工资,而企业盈利要求廉价出售劳动力而高价购买其商品,这也就导致了利润的挤压,进而导致SSA的崩溃。最典型的是战后SSA的形成与衰退(Gordon、Weisskopf、Bowles,1987)。
战后SSA期间资本家通过就工资、福利等问题做出让步,增加工人的工资,取得劳动过程的控制权,以此提高剥削率,提高资本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福利国家的建立,降低失业成本,也增强了劳动的力量(Lippit,2010)。
但这种协议是建立在高生产率的基础上,60年代生产率下降使得劳资协议的基础动摇。McDonough、Reich和Kotz(2010)指出一方面企业提高产品价格来维持其利润率,工人阶级进而会要求提高工资来维持其消费能力。造成了20世纪60年代的通货膨胀。
而当资本力量强于劳动力量,实际工资增长率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工人的工资不足以购买其产出,也就是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经济衰退(Gordon、Weisskopf、Bowles,1987)。Lippit(2010)指出08年经济危机的原因就是资本力量胜于劳动,导致有效需求不足。
“去工会化”在加强资本对劳动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osenbery(2012)指出“20世纪80年代是美国劳动力去工会化的时期,工会密度下降是工会劳工谈判能力削弱的一个标志”③。Lippit(2010、2014)指出20世纪中期美国主要行业的工会入会率和工资都很高,但1981年里根解雇参与罢工的空中交通管制员,这暗示着国家的力量转而反对劳工组织。工会力量的衰弱,意味着劳动在工资战中处于弱势地位,为资本控制劳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而在中国发展的问题上,Kotz(2010)指出中国的SSA主要有投资制度,国际贸易制度和劳动控制,而中国的劳动过程具有很大的不平等性。Zhong Jinli(2014)年指出,中国资本对劳动的控制力很强,中国人的可支配收入远不能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这削弱劳动力的议价能力,并影响我国经济发展。
(二)全球化在积累的社会结构的地位
SSA理论是基于美国经济和历史的,人们认为SSA仅局限于美国经验。Hamilton(1994)将加勒比地区的真实工资、价格和生产力纳入模型。Mihail(1995)利用Gordon的模式来分析希腊战后SSA的产生和衰退。Jeong(1997)认为1961年南韩存在一种SSA,并于20世纪80年代崩溃。Heintz(2002)认为SSA能够解释南非战后种族隔离的问题,并且南非实行民主后为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重新分配资源的权利,这却并没有促进经济发展。Harriss-White(2003)则将重点放到居住于印度大都市以外的地区,并将SSA框架应用于第三世界次要地区的经济。Pfeifer(2010)提出虽然阿拉伯地区具有很强的本土特点,但仍然存在着SSA。可见SSA理论在世界范围是具有适用性的,它不会受到地理位置的局限,在SSA理论中谈及全球化是具有意义的。
Kotz和McDonough(2010)指出全球化和市场开放增强了资本的流动性,有利于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投资。资本、劳动力和生产关系在超越了地理上的限制,全球化同样对经济发展有不利影响。
首先,全球化刺激了激烈的国际竞争。Kotz、Bowles和Weisskopf(1987)认为美国战后的“黄金时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后世界各国都陷入重创,国际竞争较为缓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确保了美元的霸主地位和固定汇率制,为美国进行国际贸易提供了稳定的环境,使其从世界范围内取得廉价的原材料和商品。
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兴起,美国的霸主地位逐渐丧失。这是利润停滞,劳资关系进一步恶化的主要原因(McDonough,2010)。Lippit(2010)指出德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依靠向美国出口,从二战的创伤中恢复过来,成为美国强劲的竞争对手,国际竞争也逐渐由原本的温和的良性竞争变为恶性竞争。另一方面固定汇率制转化为浮动汇率制,美元贬值以及60年代的通胀的压力等都推动了战后SSA的崩溃。
其次, Gordon、Reich和Weisskopf(1987)指出战后SSA崩溃也受到OPEC等石油出口国讨价还价能力的影响,议价能力的增强导致原油及石油制品价格大幅度上涨,不仅导致了消费者支付的能源价格上涨和使用能源的企业营运成本提高,还带动了非能源的石油产品的价格上涨
再次,全球化加重了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一方面全球化会导致发展中国家受制于发达国家。Prebisch(1949)就拉丁美洲的研究提出了“中心--外围学说”,认为在传统的国际劳动分工下,世界经济被分成 “大的工业中心”和提供初级产品的“外围”。由于技术进步的传播是不平等的,这使得世界经济收入不平等。Robinson(2003)基于中美洲的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实行进口代替工业化的政策,会使其逐渐丧失独立自主的能力。
另一方面全球化导致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Wallace和Brady(2000)指出社会学家开始从实证角度对全球化进行批判,认为全球化扩大了管理者和资本家权。Bardhan和Howe(2001)认为由于全球化导致了美国工业中非生产和生产员工收入差距的增大,使得美国内部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最后,全球化导致了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 Bluestone和Harrison(1998)呼吁注意去工业化趋势以及越来越不平等的“U 型大反转”,并将这些趋势和“全球化策略”联系在一起。Alderson(1999)就表明全球化在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在富裕的民主国家,全球化的增加伴随着制造业就业的下降。
去工业化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过程,它缓解了本国环境、资源的压力,但也造成了经济结构的不稳定,08年经济危机很大程度上受此影响。
(三)金融化增加SSA的脆弱性
金融在SSA中起着极其微妙的作用,他在战后SSA中促进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到了新自由主义时期,金融却推动了SSA的崩溃。
Wolfson(1994)认为适当的金融体系从三个方面促进了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首先提高了经济环境的稳定性,其次提高了利润,最后限制了阶级冲突。
而到了新自由主义时期,金融的地位越发重要,甚至扩散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Krippner(2005)强调我们生活在金融的世界里,“无论公司大小,管理人对公司的管理都要跟随华尔街的脚步”。 金融化加快了资金的流动,增强了资本的盈利能力,但也引发了各种问题。
首先,金融化增加了经济的不稳定性,“金融部门在新自由主义时代的实际资本积累中起到了核心的作用,这一点不是通过为生产性活动融资,而是通过推动资产泡沫和向家庭提供不明智的贷款而实现的。”④
新自由主义期间资本力量高于劳动力量,资本家为了维持利润而挤压工人工资,造成工人实际工资停滞。工人阶级面对这种情况选择向银行贷款来维持消费(Farber,2005)。Cynamon(2013)指出低收入者的消费具有向上的刚性,为了维持消费扩大贷款,家庭债务比重不断增加,阻碍了需求增加和经济复苏。另一方面高收入者的消费受到集体收入下降的影响而发生停滞,转向金融投机。随着居民对收入支出的调节,越来越低的储蓄率使得家庭财务状况越发脆弱。
由于2000年熊市的到来和911事件的影响,美国人将越来越多的可支配收入投放到房地产行业,政府也一直为抵押贷款减税,而金融业的创新部门在房地产行业的繁荣中找到了新的利润来源。这一切导致了房产泡沫,中等收入者的收入来源依赖于房地产泡沫(Palley,2009,Lippit,2014)。
Tabb(2010)指出战后SSA中,银行与大规模生产公司具有紧密的长期合作关系,更关注企业长期的经济利益,更有助于维持企业的长期利润。而到了新自由主义时期他们更注重短期收益最大化,更适合于资本的调动,利益追求者更义无返顾投身于金融投机中。
新自由主义时期,金融资本和非金融资本融合,金融资本不再受非金融资本的限制,许多非金融公司开始从事金融活动。金融资本远比非金融资本更易受到利率的影响(Madure,2000,Kotz,2010)。70年代滞涨后,联邦储备决定降低利率,提高证券价格,O’Hara(2002)认为这在短期内确实推动了消费和投资,促进了GDP的增长,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甚至长期而言不利于经济发展。
其次,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
O’Hara(2002)表示在战后SSA期间金融机构的利润率和实体经济机构维持着紧密的联系,而新自由主义时期指出金融增长率快于实体经济(Tabb,2007)。
一方面,资本在证券市场上获得的收益要高于投资于实体经济的收益,投资者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而转向证券市场,这加剧了实体产业和虚拟产业之间的冲突(O’Hara,2002)。这对工业和经济增长产生不良的影响。长期而言,大量的资本流入资本市场而不是用于推动创新、职工福利和工业的长期投资。此外大公司需以大量利润支付股利和回购协议,这将减少资本积累,导致企业依赖借款进行金融融资(Kotz,2010)。
另一方面,金融资本的创新要快于实体经济。2000年以后美国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下挫,而没有出现新的经济技术增长点。而金融领域涌现出大量的金融衍生品,其收益率比政府债券高2-3个百分点(Lippit,2014),因而相当具有吸引力。促进金融业发展,水平较低而且不断下降的利率在鼓励投资和刺激经济,但是也造成了金融行业的潜在危险。
再次,新自由主义SSA的一个核心制度是“去管制化”,这确实能够减少业务成本,增加盈利,但放松金融管制对经济有着致命的危险。
Weller(2009)最近的研究也表明金融自由化和金融不稳定性之间存在着联系。Lippit(2014)认为首先抵押贷款经纪人和抵押贷款承销过程监管不足,导致不良贷款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对金融工具以及金融衍生品缺少有效的评估,未经监管审查的新金融产品的研发和销售、评级机构误导投资者、权威监管机构的缺失等。
此外,管理者的收入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Kotz和McDonough(2010)认为CEO的工资与企业股价相挂钩,于是他们更关注短期股价的提升,甚至可能从事不利于公司长期发展的经济活动。CEO的收入不再是简单的工资收入。我们应该把企业的管理者和监督者与普通工人区分开来,并将前者划归资本家阶级(Tabb,2010)。
在全球化的时代,金融自然不能独善其身,金融的国际化是不可避免的。08年的金融危机开始于美国,但它迅速的扩散到全世界,这是由于通讯技术和金融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金融产品在世界范围内流动(Lippit,2014)。
总的来说,放松管制有力地推动经济进入繁荣,但也在经济崩溃中发挥了核心作用。所以很多经济学家都主张给予金融业更多的管制,以稳定经济的发展(Crotty,Epstein,2009)。Tett(2009)认为只有强有力的政府才能够驯服国内和国际的繁荣与萧条的内生循环。Moseley(2009)则认为银行应该实行国有化,银行的运行应该以公共政策的需要为依据。银行国有化短期内可以促进经济复苏,长期可以将经济从短期利润最大化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抑制坏账和金融资产泡沫。
(四)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自由化
关于SSA的另一个谈论重点是政府的职能,19世纪20-30年代,美国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为了推动经济复苏,罗斯福决定发挥政府的职能,推行新政。以此形成了以凯恩斯主义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战后SSA。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后SSA的矛盾全面爆发出来。资本家发现政府管制会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要求给予资本更多地自由,在此期间政府角色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在以前的SSA里,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降低,民众反税情绪高涨,政府参政赤字严重,有的公共部门甚至开始私有化。这弱化了劳动者的力量,加强了资本对劳动的控制(Kotz,McDonough,2010)。
虽然大部分经济学家都支持“小政府”作为新自由主义的一大特点,但仍有一部分经济学家对“小政府”提出质疑。Bowles、Edwards和Roosevelt(2005)认为美国政府的作用并没有减弱,自1980年以来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不降反升,政府的管制活动也并没有消失。James和Galbrain(2008)认为尽管政治保守派高呼“小政府”,但却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一旦他们拥有权利和对政府支出的影响力,他们将进行重新引导,而不是任其僵化。
四、总结
SSA理论是异端经济学领域的重要理论创新之一,它成功地将理论与具体制度相结合,针对美国经济历史进行分析,并将理论运用到世界范围,成为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又一理论支撑。
08年经济危机爆发后,SSA学派开始对新自由主义SSA进行分析。认为它是一场结构性危机,并将其视作新自由主义SSA衰退期的开端,“标志着新自由主义SSA为资本持续带来高利润和为相对稳定的资本积累提供架构的能力的终结”④。Lippit(2014)对新自由主义的种种制度进行了分析,认为“去管制化”并没有像资本家所想的那样促进经济增长,反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促使SSA的崩溃。对于如何实现经济复苏Kotz(2003)指出“在每一次资本主义的结构性危机中,当权者的最初反应都是试图通过政策转变和微小改革以恢复现行资本主义制度形式的活力”④。但在2008 年秋银行面临破产、实体部门一落千丈之际,快速和大规模的国家干预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可见他要求我们客观、理性的面对当前的全球化、金融化和去工业化,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时要以此为借鉴。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民间金融”,这就要求我们关注监管在其中的作用,做到松弛有度。
而最关键的是,SSA学派注重对“劳资协议”的分析,认为是阶级斗争主导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方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他们对中国的劳动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的劳动控制具有一定的问题,对于这些我们也要理性面对,进行更客观地分析,找到症结,解决问题。
[1]常庆欣.激进政治经济学的新趋向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99-205.
[2]戴维.科兹. 当前经济危机预示可能发生重大社会变革[J]刘海霞,译. 红旗文稿,2013(4):31-46.
[3]大卫.戈登,萨缪尔.鲍尔斯,托马斯.韦斯科夫. 力量、积累和危机,战后积累的社会结构的兴衰[J]张董玲,译. 现代外国经济学论文选,第十五辑:105-119.
[4]迈克尔.华莱士,戴维.布拉迪. 全球化还是空间化?——世界范围内劳动过程的空间重构[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3):128-136.
[5] 塞缪尔·罗森伯格. 当代积累的社会结构中的劳工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2):67-76.
[6]Bowles S&T Weisskopf. David M Gordon: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st and activist(1944-1996)[M].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1999(13):6-15. [7] Crotty J. The Bonus-Driven“Rainmaker” Financial Firm:How These Firms Enrich Top Employees, Destroy Shareholder Value and Create Systemic Financial Instability [C]. Political Economy Research Institute,2011:5-17.
[8] Cynamon B Z& S M Fazzari. Inequality the Great Recession and a stagnant recovery [J]. 2013:9-20.
[9] Epstein G. The David Gordon Memorial Lecture :Finance Without Financer :Prospects For Radical Change In Financial Government[J].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2010(42):290-300.
[10]Kotz D M. Neoliberalism and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 Theory of Long-Run Capital Accumulation [J].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2003(35):263-272.
[11] Lippit V D. The Neoliberal Era and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Light of SSA Theory [J].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2014(46):141-163.
[12] McDonough T& M Reich&D M. Kotz. Contemporary Capitalism and Its Crise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3):51-68.
[13] McDonough T. Social Structures of Accumulation Theory: The State of the Art [J].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2008(40):153-175.
[14] O'Hara P A. A Chinese 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 for Capitalist Long-Wave Upswing? [J].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2006(38):397~406.
[15] O'Hara P A. A New Transnational Corporate 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 for Long-Wave Upswing in the World Economy? [J].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2004(36):328-337.
[16] O'Hara P A. A New Financial 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 Long Wave Upswing? [J].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2002(34):295-303.
[17] Palley TI. America’s Exhausted Paradigm: Macroeconomic Causes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Great Recession [R] New American Contract: A Project of The New America Foundation ,2009:3-10.
[18] Prechel H. 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 Theory: Change and Stability [J].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2011:543-554.
[19] Wolfson M H. Neoliberalism and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 [J].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2003(35):255-264.
[20] Zhongjin Li ,Hao Qi. Labor Process and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 in China [J].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2014(46):481~490.
注释:
①Harland Prechel. 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 Theory: Change and Stability [J] .American Sociology Association: 2011. 543
②常庆欣.激进政治经济学的新趋向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107
③塞缪尔·罗森伯格.当代积累的社会结构中的劳工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2):74.
④戴维·科兹.当前经济危机预示可能发生重大社会变革[J]刘海霞,译.红旗文稿,2013(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