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肖邦钢琴练习曲《冬风》的审美内涵

2014-12-31熊梅梅

艺术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冬风

熊梅梅

摘 要:肖邦作为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他的钢琴练习曲为人类钢琴发展史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对后世钢琴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直至今天,肖邦的钢琴练习曲成为钢琴学习者必弹的曲目,由他开始,练习曲摆脱了“技术性练习”的桎梏,在艺术上表现出很高的审美内涵,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冬风》。本文将以《冬风》为分析点,来揭示其丰厚的审美内涵,以使广大钢琴学习者和爱好者对《冬风》这首练习曲有个更好的任何与理解。

关键词:肖邦钢琴练习曲   《冬风》   审美内涵

肖邦是19世纪浪漫派杰出代表人物之一,有着“钢琴诗人”的荣誉称号,他将自己短暂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钢琴,并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钢琴曲目,对世界钢琴史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一直延续到今天。肖邦的音乐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并在后世得到广泛流传,就在于他能够将钢琴曲的内在美与外在美做到完美结合。在他的所有钢琴曲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就是钢琴练习曲,他在传统钢琴练习曲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并把自己的艺术思想融入到整个曲子中,从而使钢琴练习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音乐价值。肖邦的权威研究专家尼克斯曾经说过,不管是在审美上还是在技巧上,肖邦的练习曲一点都不逊色于其他作曲家的同类型作品。

一、练习曲《冬风》曲名的由来及创作背景

《冬风》又叫做《枯木》,这是肖邦钢琴练习曲中最具有技巧性、篇幅容量最多的曲目之一。要想弹奏好这首曲子,要求弹奏者的手指在碰触琴键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快速、敏捷,同时还要有很高的准确度,此外还要求手指在快速跑动时能够承受一定的耐力。用右手连续不断的弹奏具有高速度和高难度的音符也是《冬风》的主要特色之一。这首曲子为什么叫做《冬风》是有一定的背景的。著名钢琴家封·彪罗对此曲的评价是“在你能够想象的范围内展现着最丰富的音”。练习曲中速度飞快的音群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冬天里的狂风,毫不留情的将枯叶卷向空中,使之在空中乱舞,因而把曲名定位《冬风》亦或叫做《枯木》。

《冬风》这首钢琴练习曲深刻的体现了肖邦钢琴练习曲的音乐内涵以及所表现的艺术特色。尽管肖邦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巴黎渡过的,但是他无时无刻不牵挂着祖国波兰,思念之情从没有停止过。波兰起义的两次失败,使他的爱国之情受到沉重打击,在极度悲愤和抗争的情况下,他创作了《冬风》这首曲子,在弹奏中能够明确感受到作者这种悲愤、抗争而又无奈的感情,表现出强大的震撼力。

二、肖邦钢琴练习曲中所表现的艺术特色

肖邦一生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数量达到200多部,其中只有17首是大提琴奏鸣曲、钢琴三重奏和歌曲的组合作品,剩余全部都是钢琴独奏曲,其类型包括有:前奏曲、叙事曲、奏鸣曲、即兴曲、圆舞曲、谐虐曲、马祖卡、练习曲、夜曲等等。就是这广泛的钢琴独奏作品形式,奠定了肖邦在钢琴音乐艺术领域的独特地位。其中关于肖邦钢琴独奏曲的艺术特色,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钢琴曲在技术上能够与内容做到高度统一

肖邦钢琴练习曲既具有高超的练琴技术,同时还蕴含着独特的表现技巧,从而使整首曲子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纵观他的练习曲,每首练习曲在整个演奏过程中都保持一个固定模式,并且一首曲子只针对一种钢琴技巧练习,同时还渗透着作曲家的个人感情,使曲目丰满变得有活力。

2.具有深刻的思想艺术内涵

肖邦是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同时还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在他的钢琴练习曲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他的爱国主义情结,不深含着他的个人思想。最具有代表性的是《C小调革命练习曲》,这是在他听到华沙起义失败后创作的,曲子中诉说了他对祖国深陷苦难的同情和无奈,运用速度极快的音符下行,喻指暗流涌动的黑暗势力,运用号角般的主题表达内心的痛苦与激愤,而在结尾处一转悲哀心情,对祖国的未来与命运进行祝福,表现出很强的浪漫主义色彩。

3.钢琴练习曲在技术上的创新

肖邦钢琴练习曲的最显著特色是“自由速度”,这是他独有的风格,也是独出心裁的地方。在肖邦的所有练习曲中,他运用感情来控制钢琴的弹奏速度,或快或慢,使弹奏者能够明显的感觉到音符值数的变化,因而使旋律也表现出更多的活力。要想达到自由速度这种境界,就必须要有娴熟的弹奏基本技能,才能够在不同的感情状态下对音乐本身进行即兴创造,这也就是为什么肖邦的钢琴练习曲能够有如此高艺术价值的原因所在。

三、《冬风》审美内涵的鉴赏

纵观肖邦的音乐作品,从中可看出欧洲社会资产阶级的运动思潮,并在音乐中展现了被压迫人民的愤怒,从中能够看到其民族特色。从众多的艺术家中可看出,继承及发扬了民族艺术,并吸收了欧洲音乐的创作手段,可将深刻的音乐内容展现带听众面前,其音乐旋律动人,极其富有浪漫主义气息。肖邦的练习曲中,浪漫主义艺术特色也较为重要,表现出个人感情及自然景象、生活现象等。从音乐作品中能够看出人对未来的探索及其不能够实现的未来理想,对其保有一种现象及憧憬。在该浪潮中,肖邦作为在众多艺术家中的佼佼者,高度重视音乐的表现力,并通过感情色彩而展现自己的内心情感。

《冬风》在开始时使用一个简短的引子引出余下篇章,用a小调来表现整首曲子所要表达的主题,在类似于进行曲的风格下,先使用单音随后又用和弦音进行二次重复。引子只有简短的两句,力度从P到PP,预示着黎明前的黑暗,爆发前的平静。在第一句之后,用弱到极点的音量来重复第二句,来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感由高昂突然跌入到低谷,并在低谷中蓄发能量。随后乐曲又从沉寂之中爆发出来,从高音区下行开始,右手以极快的速度弹奏,同时在左侧用和弦的形式来表现主题,在不断的弹奏中,音调也由a小调转变为E大调,并使用E大调主和弦来终止该句,接下来的一句中依然使用a小调来表达主题,所不同的是在乐曲不断前进中转为C大调。在乐曲中段,一开始使用c小调来表达整个乐章的主体,随后又使用C大调进行弹奏,在这一弹奏形式上,左右手需要不停地换位,右手弹奏和弦音,左手弹奏速度非常之快的下行音群,紧接着是一段持续变调,不同变调使用同一音型相互模仿,从而使音乐不断向前发展,最后双手以ff力度同时弹奏快速音群,以a小调继续前进。结尾段与首段呼应,用a小调把乐曲推行高潮,并用一个低音区到高音区的a小调结束全篇,把作者的情感推向了顶峰。结尾这一段中,肖邦运用了fff力度以及和弦音来再现引子中所要表达的主题,使首位遥相呼应,这也是《冬风》的亮点之一。

《冬风》这首钢琴练习曲充分体现了肖邦钢琴练习曲的艺术特性。使用声音的变化来带动情感的变化,它不再简单的指一首练习曲,更重要的是作者的情感始终贯穿于整首曲子中,把个人对国家的运用、对自身命运的感慨都很好的融入其中,音乐与技术做到完美结合,当弹奏这首曲子时,使人眼前一亮并释放出巨大的演奏空间。在演奏《冬风》整个过程中,音符如冬天里的狂风呼啸而来,又以很快的速度一呼而过,在某个阶段又会有很纤弱的声音从遥远地方传来,对弹奏者来说如何掌控好力度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尽管整首曲子都笼罩在悲伤的情绪中,表达作者心中的悲痛、孤寂和愤怒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作者的反抗决心,能够给人带来巨大的力量,也表现出波兰民族不怕困难,勇于斗争的意志和信念。

《冬风》是肖邦钢琴练习曲中最长的一首作品,其音乐的处理较为重要。若音乐处理不当,不仅使演奏者产生疲倦感,而且还是听众较厌烦。因此,在弹奏该作品时,应整体感知作品,并保持一种紧凑感,让听众感觉不吞吞吐吐,且让演奏者内心保持一定紧张感,并坚持到最后一个音符结束完成,直至无任何松懈而言。其次,在乐句的表现上应使呼吸与左手的主旋律而走,将右手的伴奏当成附属品,这样一来,就能够使听众向前,并可感受到音乐的流动性。在肖邦的钢琴曲中其声音的变化较为重要,正是由于音乐中较丰富的变化,而使练习曲在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摆脱了传统单纯的机械性及枯燥性,可将其上升到艺术层次。另一方面,对于钢琴练习曲应有针对性,并有效提高钢琴的演奏技巧,使其具有鲜明的艺术形象特征,最终使音乐与技术能够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四、结束语

音乐作为人类陶冶情操、放松心情的一种感情的表达,对于生活、工作都起着很大的作用。而音乐中的奏鸣曲式在肖邦钢琴独奏中具有很大的作用。《冬风》是肖邦钢琴练习曲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曲目之一,不仅在艺术上表现出独具特色的特点,而且作者的情感也始终伴随曲子的全过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因而成为经典的钢琴练习曲之一,值得被所有钢琴演奏者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樊燕.浅析肖邦钢琴练习曲的审美特色——以《冬风》练习曲为例[J].丝绸之路,2010(20).

[2]李婧.肖邦钢琴练习曲"冬风"演奏技巧初探[J].大众文艺,2010(8).

[3]王焰.音乐与技巧融为一体的"冬之风"——浅析肖邦练习曲25之11的演奏[J].乐器,2007(7).

[4]张波洋.论肖邦《冬风》练习曲的演奏技巧[J].时代报告(下半月),2012(8).

[5]杜也萍.从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历史看现代钢琴演奏风格的嬗变[J].人民音乐(评论版),2012(6).

[6]常桦.让音乐带动技巧让技巧展现音乐——《肖邦练习曲》的学习与探索(十九)[J].钢琴艺术,2008(10).

[7]唐碧蓉.“钢琴”与“诗人”的天才融会:论对肖邦钢琴作品的理解[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大连校区

猜你喜欢

冬风
我谈论的是去年的冬天
秋日
冬风
冬风·绿叶·小鸟
冬风
四季歌
冬天的风
莫高新窟
季候
小蒜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