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曲式教学中的模仿写作

2014-12-31张先永

艺术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曲式作曲

张先永

摘 要:作曲技术理论与音乐创作实践脱节,是当前国内非作曲专业学生面临的问题,这一问题造成了“学生难学,老师难教”的局面。文章探讨在曲式教学中如何融入模仿写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关键词:曲式   模仿写作   作曲   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通常被称为和声、曲式、复调、配器“四大件”的组装,作为一门课程的教学,通常只针对作曲专业的学生开设,并采取“一对一”的授课方式。对于非作曲专业的学生,国内独立音乐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音乐院系都不同程度开设有和声、曲式(有的还开设有复调、配器)作曲技术理论课程,而不开设作曲课程。以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为例,和声、曲式各开设一学年,复调、配器各开设半学年,没有开设作曲课程。在教学模式、教材选用等相关方面,沿用作曲系的教学模式,由作曲或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教师授课。

不可否认,“四大件”的学习,对于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和演绎音乐作品有重要的作用。当部分学生考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时,作曲技术理论知识也将为其科研活动提供保障。而学生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通常由作曲课程来承担。由于作曲课程的缺位,对学生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明显的缺陷,这是非作曲专业学生面临的共同问题。

一、培养学生创作能力的必要性

对于非作曲专业的学生来说,作曲技术理论的学习与音乐创作实践脱节,使得学生学习感到茫然,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造成“学生难学,老师难教”的局面。纯作曲技术理论的学习,还容易使学生面对实际音乐作品时以理论为依据而钻牛角尖。

针对作曲技术理论公共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国内的专家围绕课程如何设置、是否增加课程或将“四大件”融合等,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钱仁平从音乐作品本身出发,提出作曲技术理论公共课应该以乐理、视唱练耳为基础,“四大件”为核心,加上歌曲分析与写作、合唱为辅助的完整体系。①而王安国主编的《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为适应培养高素质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需要,顺应20世纪作曲技术理论学科综合与交融的发展趋势,体现西方传统作曲技术理论在我国民族文化环境中的新创造”②,将“四大件”整合为一门课程。笔者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采用在曲式教学中融入模仿写作的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对非作曲专业学生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无疑是迫切而且必要的。首先,从就业来看,各音乐院系培养的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的本科生,大多数将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而各地举办的中小学艺术节,都在鼓励音乐作品的原创性,对于原创作品有不同程度的奖励。这种需求,对大学音乐专业学生的创作能力提出了直接的要求。其次,对于处于求知旺盛阶段的学生来说,大部分非作曲专业的学生,同样具有强烈的音乐创作愿望。对学生进行音乐创作的引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模仿写作融入曲式教学的可行性

我们知道,模仿是技能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手段,例如书法、绘画中的临摹,乃至中小学语文课程中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训练等。对于音乐创作,曲式被认为是与创作关系最为密切的一门课程。曲式课程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各音乐要素的组合及音乐作品的生成过程,从而掌握音乐作品的一些常见结构形态。莫扎特被誉为“音乐神童”,但他说:“没有人像我那样在作曲上花费了如此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没有一位著名大师的作品我没有再三地研究过。”③武汉音乐学院前院长童忠良说:“记得我年轻时学的是《曲式学》,……当时并没有开设作曲课,曲式讲到什么结构,就写点相应的乐曲。”④可见,从优秀音乐作品中吸收创作经验,进行相应的模仿写作,是学习作曲的一种有效手段。谢功成在其著作《曲式学基础教程》绪论中说:“一切作曲技术理论都是为创作服务的,曲式学与创作的关系更为直接,有的学曲式的除了分析作品外,还自己进行一些创作实践(包括模仿性的写作),能做到这样当然更好。”⑤可见,模仿写作同时也有助于曲式课程的学习。

曲式课程一般在大学三年级开设,学生已经有了乐理、视唱练耳、和声等音乐理论基础,在曲式学习过程中,进行模仿写作训练,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这种训练,虽然不能达到作曲教学的同等高度和效果,但对于弥补作曲课程缺位的不足,对学生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一方面可以避免学校没有充足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作曲辅导;另一方面也不会占用学生过多时间,从而影响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

三、如何进行模仿写作训练

在曲式教学中融入模仿写作,前提是保证曲式课程的教学质量,或有益于曲式教学质量的提高,不能因为增加了写作训练而影响曲式课程的学习。同时注意不能增加课时量,以免加重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负担。

1.写作的难度

由于是模仿写作,因此对学生的写作要求可适当放宽。要求太高的话,学生会有畏难情绪,从而降低学习的兴趣。首先,模仿写作中,应该重点关注学生对旋律的发展和乐曲布局的把握。对于作品的体裁,和声基础好的学生可写作钢琴小品,和声基础较差的学生写作声乐或器乐旋律即可,或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次,被模仿乐曲的选择,应该以句式简单、调性简明、篇幅短小为佳。例如奏鸣曲式的模仿写作,可选用克列门蒂《C大调小奏鸣曲》(Op.36,No.1)第一乐章(共38小节)⑥为模仿对象,该乐章篇幅短小、结构完整、调性简明,通过模仿写作,学生可以较好地掌握主题的对比与展开,调性的布局等奏鸣曲式的写作要点。

2.与教学同步

与教学同步,简单来说就是“教什么,练什么”。教师在对理论讲解和范例分析后,要求学生进行相应的模仿写作。例如在讲解乐句的重复(包括变化重复和变奏)、承接、对比等旋律的发展手法时,可让学生根据书本范例进行相应的模仿写作。乐段由一句到多句构成,在模仿写作时,不必面面俱到,可选择性地让学生对二句式、三句式和四句式乐段进行模仿。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示范写作非常重要。老师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比书本范例来说对学生更具有亲近感和模范作用。教师对学生讲解自己作品的相关创作思路、设计,对于学生创作思维的启发和创作欲望的激发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3.适当超前教学

在学习二段曲式之前,要求学生模仿舒伯特的《摇篮曲》或贝多芬的《欢乐颂》⑦进行歌曲或器乐旋律写作(基础好的同学可写上钢琴伴奏)。具体要求:“第一句,主和弦音开始(弱起小节属音开始),停在非主音;第二句,重复第一句开头并结束在主音;第三句,在旋律、音区、调式、节奏等方面作变化,停在非主音;第四句,重复或变化重复第二句。”上课点评学生作业时,向学生强调写作要点在于“第二乐句结束于主音,第四乐句重复或变化重复第二乐句”。有了模仿写作的铺垫,将有助于学生对再现二段式的学习和分析。同样,要求学生将已写作的四句式的再现二段式旋律稍作改动,即第四句不重复第一、二句并结束于主音,将为无再现二段式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在学习三段曲式时,提前要求学生对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叶修佳词曲)进行旋律模仿写作。要求第一段以两句或四句式为佳,第二段在音区、节奏、调性等方面和第一段形成对比,第三段重复或变化重复第一段旋律。

这种提前模仿写作训练,先实践再到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学生分析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具有良好的效果。

四、对曲式教学的积极意义

在曲式教学中融入模仿写作,对于非作曲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作曲技术理论与音乐创作实践脱节的问题,对曲式的教学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以致用,是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主要价值体现。用理论指导写作实践,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需求将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后,将会主动地从书本中寻求解决的方法。 “学” 与“习”的循环往复,将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效率。

2.促进学生深入理解音乐

纯粹的理论学习,学生分析音乐作品时,一般只是对作品进行拆解、划分作品的结构,而很少去琢磨作者在作品中的种种精妙设计,也忘记从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有了一定的写作体验后,学生将会自觉地拿自己的“作品”与书本范例进行对比,从而去品味范例细节所呈现的魅力。这一过程,无形中强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对作品鉴赏能力的提高。例如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摇篮曲》,句式方整,旋律起伏不大,伴奏的和声以属主进行为主、采用和弦分解织体等。这些特征都与歌曲为摇篮曲相联系:起伏不大的旋律描写了母亲的“哼唱”,简单的和声进行是为了制造宁静的效果,而动荡的和弦分解则形象描写了轻轻摇晃的摇篮。

对于共同课的作曲技术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相关的争论和改革一直没有停止。在曲式教学中融入模仿写作,无疑是切实可行的。尽管模仿写作不等于真正的音乐创作,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写作锻炼对学生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毕竟,知识的学习除了丰富心灵之外,更重要的是出于实践的需要。

注释:

①钱仁平.源于音乐 回到音乐 感知音乐 创造音乐[J].人民音乐,2007(10).

②王安国.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③刘可希译,约瑟夫·马克利斯.西方音乐欣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④童忠良.作品分析的二元结构[J].音乐研究,1996(3).

⑤谢功成.曲式学基础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⑥张瓂.音乐作品分析实用教程[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⑦高为杰,陈丹布.曲式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猜你喜欢

曲式作曲
AI:像贝多芬一样去作曲
逐梦
邀你来我家
变体曲式的“再变”及结构范畴的结合
作曲心语
George Gershwin
伍光辉作曲三首
曲式分析“四要素”的认知与结构功能逻辑的有机关联
论并列曲式的审美特征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