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柴枣汤治疗肝郁血虚型不寐46例疗效观察
2014-12-31王丽珠
王丽珠
关键词:紫枣汤;不寐;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6.2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11-0043-01
不寐,即失眠,是中医门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当今社会,由于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激烈,学习压力和工作压力较大,所愿不遂,情绪往往持续紧张,本病的发病率日趋增高,尤以女性为多见。近6年来,笔者采用自拟柴枣汤治疗不寐4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6例患者,均为2007—2013年本院的门诊病例,其中男16例,女30例;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66岁,平均38岁;病史最短者1周,最长者2年,平均2月。
1.2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中医内科学》[1]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中医辨证属不寐之肝郁血虚型,证见:难以入睡,即使入睡,也多梦易惊,或胸胁胀满,善叹息,平时性情急躁易怒,口干苦,女子常伴月经不调,或月经量少,或行经前乳房胀痛,舌质红,苔白或黄,脉弦数。
2治疗方法
采用自拟柴枣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药物组成:龙骨30 g,牡蛎30 g,炒柴胡12 g,黄芩15 g,川芎15 g,知母12 g,炙远志10 g,白芍15 g,茯神20 g,酸枣仁15-30 g,合欢皮15 g,夜交藤15~30 g,炙甘草10 g。若伴月经不调、经量少者,减龙骨、牡蛎、知母,加丹皮15 g,炒栀子15 g,炙香附15 g,当归15 g,以养血清肝,理气开郁;伴经前乳痛者,加川楝子15 g,夏枯草15 g,生麦芽30 g,疏泄肝热、平肝;夜眠烦热、出汗者,加浮小麦30 g,莲子20 g以敛汗、清心除烦。2日1剂,开水煎服,日服2次,午后或午休及晚上临睡前各服1次,2周为1个疗程。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拟定。临床治愈:睡眠正常,伴有症状消失;好转:睡眠时间延长,伴有症状改善;未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
3.2治疗结果本组46例中,临床治愈25例(占54.3%),好转16例(占34.8%),未愈5例(占10.9%),总有效率为89.1%。
4病案举例
王某,女,44岁,2012年5月10日就诊,患者平素工作压力较大,近月因女儿临近高考,常常焦虑不安,情绪紧张,难以入眠,即使入睡,也多梦易惊,曾自服谷维素片、维生素B1片及天麻素片,睡眠无明显改善,为求中医治疗而来诊。诊时症见:入夜难以入睡,烦躁而不得眠,睡后多梦易惊,伴胸胁胀满,经前乳房胀痛,不思饮食,大便溏,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中医诊断不寐,证属肝郁血虚,治以疏肝理气,养血安神。处方:龙骨30 g,牡蛎30 g,炒柴胡12 g,黄芩15 g,川芎15 g,炙远志10 g,白芍15 g,茯神20 g,酸枣仁30 g,合欢皮15 g,夜交藤30 g,川楝子15 g,夏枯草15 g,生麦芽30 g,炙甘草10 g。3剂,2日1剂,开水煎服,午休及晚上临睡前各服1次,并嘱消除顾虑及紧张情绪,保持心情舒畅,1周后复诊,诉药后睡眠转佳,胸胁胀痛、乳房胀痛、烦躁易怒等症明显减轻,仍感饥不欲食,效不更方,守上方减川楝子、夏枯草、生麦芽,加炒山楂20 g,炒鸡内金15 g,以消食健脾开胃,续服2周后,睡眠恢复正常。
5讨论
不寐是由于外感和内伤等病因导致心、肝、胆、脾、胃、肾等脏腑阴阳失调,气血不和,心神不安而成。肝主疏泄,性喜调达,肝藏血,血舍魂。由于数谋不诀,或暴怒伤肝,或情志不畅,所欲不遂,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皆可使魂不能藏,从而发生不寐;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卷一》中论述不寐的病因说:“平人肝不受邪,故卧则魂归于肝,神静而得寐。今肝有邪,魂不得归,是以卧则魂扬若离体也。”此说明肝经血虚,魂不守舍,亦可影响心神不安而发生不寐。由此可见,肝郁血虚,郁而化热,郁热内扰,魂不守舍,则可致夜不能寐,或彻夜不眠,即使入睡,也多梦易惊。针对肝郁血虚型不寐的病机特点,笔者自拟柴枣汤治疗本病。方中酸枣仁养肝血,安心神;川芎调畅气血,疏达肝气;炙远志、茯神、炙甘草宁心安神;知母清心除烦;炒柴胡、白芍滋阴血,养肝体,为肝用,疏肝清热,调达肝气;黄芩清泄肝胆之郁热;合欢皮安神解郁,夜交藤养心安神,二者配用,则收养心安神解郁之功;龙骨、牡蛎重镇安神。诸药配伍,共奏疏肝解郁、养血安神之效。针对此型不寐之病机特点,本病的治疗除药物治疗外,服药期间还应注重精神调摄的作用,因此型患者是由于情志不舒或精神紧张而造成的,故消除顾虑及紧张情绪,保持精神舒畅,在治疗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应引起重视。另外,不寐病人的服药方法很重要,为了使中药达到一定的血药浓度,起到安神镇静入睡的目的,笔者常嘱患者一般以早晨或上午不服药,只在午后或午休及晚上临睡前各服1次。
参考文献:
[1]董建华、邓铁涛、陈可冀.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8.
[2]ZY/T00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收稿日期:2014-07-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