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设计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2014-12-31叶品菊胡远望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4年35期
关键词:问题设计课程教学自主学习

叶品菊 胡远望

摘要: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多年来教师一直探讨的话题。该文提出在软件类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基于问题设计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高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该方式同时有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关键词: 问题设计;课程教学;高思维;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TP311.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35-8499-01

1 概述

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教育的重点目标,是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改变传统的教与学,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是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多是“模仿-记忆”、“听-练”[1],学生并没有获得足够的探究机会。

本文研究基于问题设计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以此模式指导教学,帮助教师提高专业素质能力,培养学生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

2 国内外基于问题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全称problem-based Learing),是以问题为基础、问题解决为主导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强调问题解决的重要性。在很多发达国家,基于问题的学习不仅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更被作为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一种重要手段。

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很多大学已经将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师教学中,有部分学校设立了专门的研究所,对教师进行职前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

现在,几乎所有的研究型大学都在实施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不仅运用在教育学科,还应用在大学的医学学科、管理学、自然科学等各个学科领域。

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PBL主要应用于医学领域和教育领域[3]。比如,借助网络技术,将PBL应用于网络教学实践中,探索网络环境下的PBL教学设计方法。将PBL的研究领域从中小学教学、大学教学扩大到更细化的学科教学、研究性教学等领域[4]。

3 基于问题设计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

3.1 理论基础

经验学习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是构建问题设计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强调互动学习,还要让学生知道选择学习方式的原因,同时强调参与学习共同体的重要性。教师要把课堂变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学生在这个共同体中为了解决问题一起合作[5],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灵活运用,通过问题的探究促进学习的顺利进行。

3.2 实践基础

实践经验是构建问题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重要实践基础。从真实的问题出发,在教师组织、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而掌握知识点。实践教学注重学习的三个阶段: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

教学前:教学开始前,用少量的信息呈现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尽量和实际相关联。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可以提出问题“通过这个问题你想学到什么?”,激发学生共同的学习目标。

教学中: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分析问题,并生成解决问题的假设。各小组采用不同的形式展示的结论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在展示的过程中,小组之间采用互相提问等方式交流各自学到的知识。基于问题设计的教学模式不只是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让学生理解问题背后的关系。

教学后:解决问题后,学生要进行反思,思考当前问题和实际应用有哪些联系、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怎么样。学生通过评价自己和合作小组成员,能深刻理解问题导向学习的有效性和合作解决问题的高效性,对学生的高层次思维培养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4 基于问题设计教学模式实施要点

4.1 学习目标更新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基于问题的学习应侧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灵活的掌握知识和概念[6]。

学生能自觉地控制学习过程,可以明确的意识到下面这些问题:自己要解决什么问题,需要哪些条件,已有哪些条件,还需要什么条件,怎样去创造这些条件。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怎样灵活运用知识,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迁移。

4.2 问题的设计

在基于问题学习的模式中,问题的设计是核心内容。应注意以下几点:

1)问题与所学知识点关联。在设计问题时,要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的概念和原理,围绕此要点结合实际应用设计问题。

2) 问题应该是复杂的、精细的,由教师精心设计或者师生合作提出。学生要围绕问题,付出一系列的努力,比如: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搜集资料、验证假设等。学生在反省思维中培养高思维能力。

4.3 角色转换

学生不但要成为知识的接受者,还要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创造者和研究者。学生需要定好学习目标,独立进行研究,进行自我引导的学习。在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中,学生会学习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有趣味的问题情境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7]。

教师是辅导者和引导者,也是促进者和学生的合作者。教师从知识灌输者变成指导者, 面临的将是要学习怎样和学生合作,教师和学生之间是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共同体。

4.4 评价方式改革

评价应该贯穿于问题学习的整个过程,学习者可以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教师也可以对学习者做出评价。可以设计自评、撰写反思日志、即时测评等活动[8],让学生很自然的参与到评价中来。

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侧重培养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对掌握知识的评价应该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

5 小结

综上所述,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更容易融入学科,更容易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扶手去提高他们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只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特点,合理运用,就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郁惠珍.浅析PBL教学模式的问题设计[J]. 职教通讯,2014(21).

[2] 李钢.基于问题意识培养的学案导学[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2).

[3] 周艳辉.对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BL)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6).

[4] 杨桂娟.基于问题式学习(PBL)在After Effects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4(2).

[5] 冯露,亢一澜,王志勇,孙建,王世斌,贾启芬,沈岷. 基于问题学习的探究式教学改革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7).

[6] 闫学军,卢忠民,周立斌. 基于问题的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7).

[7] 马斌. 基于PBL模式的信息技术教学初探[J]. 教学与管理,2012(12).

[8] 李文莉.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方法影响因素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2(1).

猜你喜欢

问题设计课程教学自主学习
精设计,巧提问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问题设计创新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