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重症手足口病重型病例预后的影响
2014-12-31曾华优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广东中山528403
曾华优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3)
近几年来,手足口病发生率明显增高,对于手足口病诱发的疱疹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1]。手、足、口腔诱发的疱疹的发生对于手足口病患儿的身体和心理均造成了不良影响[2]。尤其是重症手足口病,病情凶险可能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对有效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97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97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诊断参照2008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3]。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常规护理组47例,其中男36例,女11例,年龄1~12岁,平均(3.1±1.4)岁,病程2~7 d,平均(4.5±1.8)d。预见性护理组50例,其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1~11岁,平均(3.4±1.7)岁,病程3~8 d,平均(4.2±1.4)d。两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疱疹、肢体抖动等临床症状,并且伴有呕吐症状。皮疹主要分布在手、足、臀和膝等部位,圆形或者椭圆形的皮疹较为常见。通过辅助检查,脑脊液常规异常者40例,脑脊液外观清亮者82例。两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常规护理组:主要针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采取常规性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消毒隔离、皮肤护理和药物指导等常规性的护理措施。预见性护理措施:①在常规性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强对于患儿临床症状的监测,在常规巡视频率的基础上,提高患儿的巡视频率和生命体征的观察。②做好腰椎穿刺的护理,不仅包括患儿家属的心理疏导,同时也包括患儿穿刺后一些指导性的护理措施,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③口腔溃疡是手足口病常见的并发症,做好口腔护理,提高溃疡面的愈合和患儿营养状态、机体免疫力有着密切的关系。④做好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并发症的护理。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疗效情况效果评价标准:显效: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用药后2~3 d,临床症状消失,口腔溃疡创面愈合;有效: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用药后3 d,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溃疡面积和深度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疼痛明显缓解;无效:上述指标均未达到者。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建立数据库,针对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通过卡方检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疗效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疗效情况[(例%)]
3 讨论
手足口病属于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大部分患儿主要是以皮疹和口腔溃疡症状为主,但是也有少数的重症患儿可能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进而诱发脑炎、迟缓性麻痹、肺水肿和心肌炎等症状,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5]。密切观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每隔15~30 min观察一次患儿的病情变化,主要是观察持续高热、肢体肌肉阵挛、肢体无力、精神状态、呼吸频率、心率、末梢循环状态、呕吐症状等。注意观察患儿的血糖、白细胞计数,对于心率异常患儿给予持续的心电监护和呼吸频率的观察[6]。末梢血液循环观察主要是通过触摸患儿的四肢末端,或者是通过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实验进行观察,手指按压患儿的足跟不,放松之后血液恢复时间小于2 s为正常。如果末梢循环功能不理想,可以用50℃以下的热水袋进行足底保暖。重症手足口病在早期神经系统发生损害时,患儿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和四肢抖动,此时影像学观察阳性率诊断结果相对滞后,通过脑脊液检查准确性较高,并且较方便。但是对于脑脊液穿刺护理要做好准备。首先针对脑脊液检查的创伤性,护理人员要耐心的向患儿家属讲解,腰椎穿刺的目的,赢得患儿家属的同意和支持后才能进行。患儿依从性较差,护理人员在进行腰穿时协助医生进行患儿的固定,观察患儿穿刺过程中的面部、意识情况和呼吸频率情况。腰椎穿刺后患儿要去掉枕头,仰卧位6 h,防止颅内压降低引起的头痛的发生。对于有些患儿年龄较小,穿刺和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促使其很难在床上仰卧6 h,护理人员可以告知家属头低于躯干和臀部抱起,从而缓解患儿的哭闹,并且还可以降低患儿颅内压降低引起的疼痛。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的疾病,其属于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诱发引起的。手足口病常会引起儿童手、足、肛门周围出现皮疹和小水泡,并且同时伴有口腔溃疡[7]。因儿童自制能力差,口腔溃疡在进食过程中出现疼痛,患儿会哭闹、拒绝进食,进而引起营养不良和机体免疫力降低。护理人员要加强患儿的口腔护理,进食前后通过温开水进行漱口,护理人员通过1.5%过氧化氢棉签对患儿的口腔的牙齿、面颊、唇、上颚、舌面进行清洗,如果有溃疡疱疹可以酌情清洗2~3遍,在通过4%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清洗,2次/d,清洗结束口通过开喉剑喷雾剂对口腔进行清洗,尤其是对于溃疡疱疹部位每3小时喷1次,喷完之后20 min尽可能闭口,不漱口、不喝水,促进消炎止痛和溃疡面的愈合。护理人员告知家属加强患儿的营养,多食用高维生素、高营养、清单的流食,减少生冷硬等刺激性的食物[8]。对于拒食患儿要进行水电解质的补充,对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进行纠正。脑炎、肺炎和心肌炎、肺水肿等是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常见的并发症。对于脑炎患儿,患儿可能出席那呕吐、惊跳、肢体无力、抖动等临床症状,护理人员将患儿的上半身抬高20°~30°,促进颅内血液回流,呕吐患儿要头转向一侧,防止因口腔内异物阻塞呼吸道。心肌炎患儿要注意保持右侧的舒适卧位,如果患儿的心力衰竭可以采取半坐卧位,从而缓解呼吸困难的临床症状,注意保持患儿的大便通畅,减少因便秘造成的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肺炎患儿可能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护理人员要注意保持患儿治疗环境整洁和空气湿度,帮助患儿进行咳嗽、咳痰,如果患儿的痰液过于黏稠可以通过超声雾化吸入进行痰液的稀释,促进其排出。肺水肿患儿是手足口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加强护理巡视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患儿有红色泡沫样痰液,立即告知医生,协助患儿取坐位,双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给予高流量氧气,减少肺泡内液体渗出,建立静脉通道,遵照医嘱给予给类急救药物,注意控制输液的速度。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应用可以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周慧琴,江 冬.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0):74.
[2] 陈朔晖,楼晓芳,凌 云,等,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J]. 护理与康复,2011,10(10):864.
[3] 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J].医药导报,2009,28(3):404.
[4] 王天娥,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2):345.
[5] 吴金霞,韩明锋,张祝娟,等,4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急救与护理[J]. 护理研究,2009,23(7B):1830.
[6] 万桂莲.108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1,9(6B):1544.
[7] 颜丙凤.11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1B):122.
[8] 钱美英.28例EV 71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循证护理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2):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