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O型口蹄疫免疫程序研究
2014-12-31张朝辉蔡冬冬彭玉婷
李 劲 ,张朝辉 ,蔡冬冬 ,刘 进 ,廖 昆 ,彭玉婷
(1.四川省甘孜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康定 626000;2.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3.四川省白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白玉 627150)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偶蹄动物感染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一类传染病之首。四川省甘孜州自然条件恶劣、灾害频繁,加之经济落后,致使全州的动物防疫工作滞后,特别是在技术研究领域基本处于空白。长期以来,全州对牦牛口蹄疫的防控,主要参照黄牛的免疫规程进行,免疫后的效果及保护性等方面没有完整的依据。开展牦牛O型口蹄疫免疫程序研究,确定牦牛的最佳免疫次数及首免时间,对于藏区有效控制牦牛口蹄疫有着重大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来自甘孜州白玉县昌台种畜场。犊牛组:选择健康的牦牛犊30头;试验组及对照组:选择120头健康成年牦牛,分成3个试验组(A、B、C)及一个对照组(D)。所选试验牦牛在上年年底进行过口蹄疫免疫。
1.2 疫苗及检测试剂 O型亚洲I型二价灭活苗(OJMS+JSL),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生产;O型口蹄疫抗体液相阻断ELISA(LB-ELISA)检测试剂盒,购自兰州兽医研究所,试剂批号:2013121901。
1.3 免疫方法 A组在首次免疫后2周进行二免;B组在首次免疫后4周进行二免;C组在首次免疫后6周进行二免;D组为对照组,只免疫1次。免疫剂量为每次2.5mL。
1.4 样品采集 颈静脉采血,无菌分离血清,-20℃保存。犊牛组:在出生后第15、30、45、60d采集血清进行母源抗体检测;试验组及对照组:在免疫前先采样一次,对照组在免疫后、试验组在加强免疫后的第2、4、9个月又一次采集血清进行抗体检测。
1.5 抗体检测 用液相阻断ELISA试验检测O型口蹄疫抗体,方法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按照试剂盒判断标准,当抗体效价大于或等于27(即128)时为抗体阳性,对牛有99%以上的保护。
2 结果及分析
2.1 犊牛母源抗体检测结果 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对牦牛犊的O型口蹄疫母源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15日龄时母源抗体的滴度较高,为犊牛提供了良好的保护水平;随着日龄增长,犊牛抗体滴度逐渐下降,至60日龄时抗体滴度回落至临界值附近,此时应及时进行口蹄疫疫苗免疫。试验结果说明,60日龄是牦牛较理想的口蹄疫首免日期(结果详见表1、图 1)。
表1 牦牛犊母源抗体平均效价变化(x¯±sd)
2.2 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抗体检测结果 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对各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抗体检测,结果发现各组在加强免疫后2个月至9个月,抗体滴度呈现下降趋势,但是2个月至4个月各组的抗体滴度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尤其是A组抗体滴度远高于其他组;加强免疫后9个月试验B组和D组的抗体滴度接近临界值,A组和C组的抗体滴度相近并高于临界值。试验结果表明,A组的平均抗体滴度最高,建议牦牛在首免后2周进行加强免疫(结果详见表 2、图 2)。
图1 牦牛犊母源抗体效价变化曲线
表2 各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抗体效价变化(±sd)
表2 各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抗体效价变化(±sd)
组别 免疫前加强免疫后9个月A 组 227.95±183.31 1044.00±419.50 621.00±270.63 278.26±228.65 B 组 235.83±292.89 550.00±333.75 386.05±329.77 151.88±98.99 C 组 248.17±356.67 570.79±502.90 435.35±401.61 281.69±338.68 D 组 227.23±110.95 936±443.22 594±286.69 140.93±107.13加强免疫后2个月加强免疫后4个月
图2 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抗体效价变化曲线
3 结论
3.1 牦牛犊母源抗体消长情况 本试验中牦牛犊的母源抗体在60日龄时已经下降至临界值附近,此时母源抗体对疫苗的免疫影响较小,为避免留下免疫空挡,建议牦牛犊首次的免疫时间在60日龄左右。
3.2 成年牦牛的免疫时间 生产实际中一般应在抗体滴度下降到临界值以前就进行再次免疫,以降低疫病发生风险。从本试验结果看,成年牦牛在首次免疫后2周进行加强免疫,其效果是最好的。
[1]刘颖,冉多良,王香祖.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家畜抗体水平的检测[J].动物医学发展,2008,29(10):38-41.
[2]贾泽颖,刘邓,郭又春,等.奶牛O型、亚洲型、A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变化规律观察[J].中国奶牛,2013,(4):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