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问——既要学更要问

2014-12-31李进

当代贵州 2014年31期
关键词:南怀瑾反省学问

李进

自识字以来,坚持读书,牢记“书山有路勤为径”,我一路愉快向前,却发现“书”的指引也会有岔路、歧途。如何选择一本好书?曾国藩不止一次向家人和朋友推荐书目,有“每日必读”、“传家八部”、“家中必备28书”,由此看来读什么书确实是很重要的,尤其在信息泛滥的当下。《论语》无疑是传世好书,使我不倦阅读、不断受益。

1996年读到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论语》这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标识的儒家经典,历史上对它的章句注疏累代不绝,而南怀瑾先生以渊博学识,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而撰就的《论语别裁》,对《论语》二十篇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讲述,尤为新颖的是,将原文串讲整编为一个个历史故事,蕴意深邃又妙趣横生,发人深省!

以《学而》为例。“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段话耳熟能详,也是大家最容易对孔子思想断章取义而误入歧途的。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为大家进行了修正,“学而时习之”,重点在“时”和“习”上,什么是“学问”?读书就是学问,错了。“学问”在儒家思想中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文学好,而不是学问好。

“学问”,先学后问,问什么?向谁问?就是要问自己所学的知识能不能做到。“观过而知仁”,我们看见别人犯错误,自己就反省,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见贤思齐,这就是“学问”。

对人对事其实都一样,人需要反省,企业管理和发展同样也需要反省。作为一个从事银行业二十余年的管理者,我希望自己的企业具备内修精气神,外修制度建设、风险控制、市场营销,这样的银行在市场上才有竞争力、才有生命力。当然,一切的发展都需要人来执行,所以“人”才是银行参与竞争的核心动力。因此,我总是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来教育和培养干部员工,让他们知书达礼,“礼”就是行为规范和处事原则。让员工懂得“和谐”,让大家“以己度人”、“宽以待人”,面对问题和困难勇于面对、勤于思考,找到科学有效的办法和途径。现在看来,这种企业文化的建立是大有裨益的。

还是那句话,“学问”,学之后一定要问问自己做到没有。(作者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贵阳市分行行长、党委书记)

猜你喜欢

南怀瑾反省学问
南怀瑾做人的“双重标准”
注重自己的仪态
记事簿
意林双周历学问勤中得(2017.9.16—2017.9.30)
“告密”也是慈悲
“告密”也是慈悲
裁剪的学问
见贤思齐
赛跑中的学问
静与动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