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网络快餐”,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12-30赵木子孙超
赵木子+孙超
摘 要:价值观是人们心中的深层信念,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而社会主要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而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是在高校,高校学生走在时代的前端,正处在世界观和价值观最终形成的重要阶段,而且“网络快餐”成为影响高校学生思想和价值观形成的首要途径,然而这种主要的途径存在这诸多漏洞,急切需要高校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快捷的网络资源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关键词:高校学生 网络快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a)-0177-01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学生的认知状况
1.1 高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
改革开放30年以来,通过思想理论界的不断地努力和实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引导社会思想道德共同进步的客观需要,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条件。在此之后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有力地回答了我们需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社会、和公民的重大理论问题。大学生年龄处在19~23岁、世界观和人生观处于确立关键期的人才的集聚地;是文化思想最为活跃、信息知识的密集地;接受能力强,影响力大,引领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一支重要的目标人群。由此可见,为了对这一批重要的而且具有影响力的大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价值观教育,高校作为教育青年,引导青年塑造正确的、积极的价值观的主要阵地,担负着帮助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责任。
1.2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
为了发挥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的领先作用。首先最该了解高校的主体也就是大学生,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从而让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的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通过在高校采取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从以下几方面调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如下:(1)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程度和态度。调查结果显示:32%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示非常了解;60%的学生表示不够了解;8%的学生竟然表示根本不了解。虽然大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够了解,但是通过访谈调查,当问到学生是否愿意积极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时,有86%的学生明确表示十分愿意接受教育,只有14%的学生表示意愿不明确或是被动接受价值观教育。(2)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失去平衡且过于片面。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层面是由浅入深的,他们首要的对自己有利层面的认同,这是浅层次的利己主义的价值认同观念。只有少部分学生会再向深层次的信念对神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大部分学生首先会从自己的自身出发,只是从感性认识加之对社会现实的初步认识和了解来做出认同。显然这种价值观的认同容易出现偏差也过于片面。他们缺少良好的引导让其对价值观的认同升华到结合现实进一步判断推理形成更高层面的价值观认同,大学生的信念因此失衡。
2 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重要方式—— “网络快餐”
2.1 “走马观花”的网络快餐
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一部手机可以了解全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大学生人人有微博、微信、人人上论坛,只要瞬间手指一划,就可以表达着自己的人生观点同时吸取着别人的人生感慨;只要手指一点,就可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只要睡前的几分钟就可以知道一本书的大致内容省去了读书的时间;这样的“网络快餐”有利也有弊,可以让大学生的眼界开阔也可以让人与亦云的负面消息影响大学生对价值取向的判断能力;既可以省去了很多时间就可以吸取到社会热点话题和全面的知识面但长时间吃下去显然会营养不良。
2.2 “网络快餐”对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1)网络弊端对大学生价值观树立的不良影响。有关网络法律的滞后和安全技术的相对欠缺,给有害信息的传播和腐败落后文化提供了可乘之机,极大地触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的思想最活跃的时期,很容易受到外来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和冲击,网络信息传播的这种无地域性给民族和国家带来了新的伦理道德冲突,使部分定力不足的大学生理想造成信念动摇,价值观倾斜的不良影响。(2)“网络快餐”对大学生树立价值观的优越性。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便利、快捷的网络成为高校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系统宣传社会主义的名族精神和价值观念,网站上的感人故事和动人心弦的宣传核心价值观的视频和图片,这样现代化快捷、无界限的高科技方式更多地吸引高校学生来关注网站动态并参与交流和讨论,促使大学生对价值观的深度思考和认识。
3 高校教育工作者采取多种途径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获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需要一个时间与实践的过程,不能仅仅通过他们所喜好的“网络快餐”,还需要教育工作者采取各种形式进行认同教育。
3.1 充分发挥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课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形成的主要基础阵地,这门必修课是促成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滞后的教学方法过于枯燥容易使学生倦怠使得重要的理论基础课程失去吸引力,应该通过改革和创新使政治课程充满活力。可以借助文化氛围和艺术工具开展丰富的学生活动让学生受到强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
3.2 开展高校师德建设,开展榜样教育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要为人师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树立正确的政治理想和科学信仰。因此高校工作者自身的师德建设也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法的关键点。同时丰富教育内容、更新教学理念、开拓教育途径,采取多种办法引导学生明辨是非、认真践行,在学习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5.
[2] 张作荣.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推进青年教育[N].人民日报(理论版),2009-03-20.
[3] 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 张进辅.青年心理学导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5] 马德秀.理想信念的引领与建构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