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2014-12-30关静红
关静红
摘 要:本文从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入手,站在学校体育思想发展的历史高度,分析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和角色的塑造,旨在促进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不断完善。
关键词: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体育教师角色
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总结归纳法进行研究。
2.传统体育教师的角色
(1)长期以来体育教师受传统观念和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习惯于按照体育教学大纲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多数体育教师只关注运动技术的掌握和体能,成为课程的权威者和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忽视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态度,忽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
(2)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多数以技术层面为主,体育教师掌控学生体育知识、运动技术、体育技能学习的过程。他们多数按照竞技运动的训练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控制课堂的组织教学,对学生成绩的评判也较单一,基本以教师的主观评定为主。
(3)长期以来受传统课程模式的影响,体育教师很难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进行改革和创新,大多数老师已经失去了课程改革与创新的能力,已经习惯了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评价标准完成教学任务。因此需要对教师角色重新定位。
3.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1)俱乐部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应从思想观念开始,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中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首先要由讲授主体向学生自主练习主体转变,要改变过去以讲解示范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有效地指导学生正确地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体育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培养骨干,真正成为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指导者和引导者。另外体育教师应该树立与学生平等的意识,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给学生创造出一个开放的、民主的学习环境。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
(2)俱乐部教学模式下教师应由主导变成指导,使学生个性充分发展。
随着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改革,体育教学的关系应以教师为主导转变成教师为指导。体育教师面对学生的需求,应重在引导,创造和谐、宽松、多样化的教学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骨干,让学生骨干组织其他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内课外相结合,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同时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学生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和爱,才能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另外教师对学生要体现人文关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做到因材施教。
(3)俱乐部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师和学生应该成为对话者和合作者。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应该注重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与互动、对话与合作。知识、经验、感情都要彼此交流,教学内容也要不断丰富,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这就意味着师生能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共同探讨问题,进行着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和重构,并达到相互的“自我实现”。当然,对话与合作、交往和互动不一定都要达成绝对的统一,只要对话与合作、交往与互动导致了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相互接纳,就保证了教学活动的多样性、丰富性,保证了学生个性的表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4)俱乐部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师应成为终身的学习者。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必然引发体育教师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自身素养与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从而实现对自身角色的重新定位。体育俱乐部开设项目较多,要求每位教师必须能指导多个俱乐部,所以体育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一次性教育观念,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思想和观念,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成为终身的学习者,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具有专业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只是最基本条件。作为终身学习者应该给自己确定奋斗目标,根据自己的理论知识基础、工作需要和教学条件,不断学习本学科前沿知识,并运用新知识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科学研究,从现代教育发展的高度,改革创新,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使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宋 旭.对高校体育教师观念更新和角色转变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12).
[2]吴振声.体育教学俱乐部教学中教师角色的新定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