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尊心的培养
2014-12-30曲桂芳
曲桂芳
自尊心是一个人在自我思想意识中对自我的一种积极的评价。这种评价具有“弥漫性”,一个学生若对自我的感觉很好,自尊心很强,则对待将要面临的一切事物充满信心,会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对待。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特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具体做法如下:
一、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
课堂教学到底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这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学生主体性思想意识的形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树立 “服务学生意识,学生中心意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主地、毫无思想约束地思考、参与课堂活动。这样,学生就能以平等的姿态去面对教师,去面对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学生的自尊心自然而然地加强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观念,让学生有充足的机会去思考问题,并把自己的这一想法讲出来,这些都是教师的任务。当一名教师总是乐于设计问题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能力去思考时,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高了,乐于参与课堂的一些活动了,自己是课堂主人这一思想意识增强了,自尊心的加强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二、积极营造班级民主氛围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的关键在于这一社会环境是否有民主的氛围、是否每一名成员都有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说出来与大家相互讨论的习惯和权利。在班集体中,到底教师是主人还是学生是主人,这关系到学生学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个以教师为主体的班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亦步亦趋,对教师的“指示”唯唯诺诺,即使学生对教师的决定有所不满,也只有把这种不满埋藏在自己的心灵深处不敢示人。一个民主的班级,其成员的自尊心都较强,其内的各项制度都是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而自定的。通过班委会组织的班级民主讨论会讨论决定,学生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这样的规章制度学生很乐于接受,很情愿去遵守,毕竟这是自己与同学中大多数人的意见。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的心目中自己是班级的主人,班级中的一切事务必须经过自己的意见才能通过,自己是班级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教师要乐于倾听广大学生的心声,并虚心接受他们中广泛的合情合理的意见。学生能感知自己在班级中、在老师心目中有一定地位,这样才能拥有较强的自尊心。学生可以做的事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完成,学生不一定能做的事教师也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做,这当中就有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起作用。教师把学生当作一位能完成工作的主体性的人来看待,学生的自尊心自然而然得到增强。
三、实施课堂有效教学,让学生有成就感
我们最常见的一种现象是成绩较好的学生经常得到教师的青睐,上课回答教师问题的机会多,教师经常用赞许的眼光去鼓励学生;而学习成绩相对较落后的学生得到的待遇正好相反,教师很少去关注这些学生,若有,也是用一种怀疑的、不信任的的眼光去看这些学生,这些学生根本没有机会表现自己。课堂上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实施有效教学必须注意以下问题:教师的课堂语言多用文明用语。与学生交流时,教师的语言要多用“请”字,语气要用平和的、商量的口吻,使学生树立一种意识:我与老师的交流是一种平等的交流,在人格上自己与教师是平等的。这样,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尊重,自尊心得到增强。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不是在考学生,而要做出教师自己并不知道这一问题答案的表象。这样,学生以为教师不是在考他,而是要他为大家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好像其他学生都在听他的意见。这种自尊心的树立和加强是自然的。学生回答问题时答对了,必须给予表扬,学生需要表扬。对于一些很少得到教师表扬的学生来说,能够站起来回答教师的问题已经很不错了,更何况把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地面向广大学生讲出来呢?这样的勇气需要教师的肯定,应该得到表扬。
四、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
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学生的朋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多维的互动关系,是优化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备课时不但要精心准备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更要准备这节课所要面对的学生及与学生互动的内容,要与学生建立多维的互动关系。对于一名学生来说,自负是一个人的弱点,一个人极易犯的错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牢牢把握树立学生自尊心和防止学生自负的辩证关系。在课堂教学中,面对一些自尊心过强的学生,教师要适当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是培养学生自尊心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认真准备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而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