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摭谈儿童言语学习的基础和优势

2014-12-29刘昕

基础教育参考 2014年16期
关键词:童话儿童情境

刘昕

儿童为什么能在短短几年内掌握各种复杂而抽象的规则,儿童的语言知识和能力是先天具有的还是后天习得的?在获得语言的过程中,是单纯语言能力的发展还是和一般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关,在此过程中儿童是主动的创造者还是被动的接受者(或模仿者)?这些问题在近20年来已经成为发展心理学家和心理语言学家热烈讨论的问题。无论讨论有多么激烈,有一点却是达成共识的,儿童言语学习的感性特点和言语本身的非逻辑性优势,即感性优势是匹配的。

一、感受性是儿童言语学习的基础

卢梭说,儿童处于理性的睡眠期。而儿童对形象的感受性则处于敏感期,他们对形象、色彩和声音都有着极大的敏感性。儿童不同的内在敏感性能够使他们从复杂的环境中选择对其生长适宜的和必不可少的东西。内在敏感性使儿童对一部分东西特别敏感,而对另一部分东西无动于衷。当某种特殊的敏感在儿童身上被激起时,它就像一道光线照在某些物体上,使得这些被照到的物体成为他的整个世界。这不仅仅是对某些情境或某些事物具有强烈欲望的问题,因为正是在敏感期内儿童进行心理的调整,使他自己能适应环境或日益精确并轻松地到处活动。所以,儿童还具有一种能运用这些物体以利于自身发展的独特潜力。我们可以把这奇妙的创造性活动想象成一系列来自潜意识的充满活力的冲动,当这些冲动跟环境接触时,就产生了一个人的意识。也许它们最初是比较混乱的,然后逐渐被区分清楚,最后达到能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境界。例如,在儿童学习说话方面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说话技能是儿童所有要掌握的东西中最难的一种,但是由于儿童的敏感期,常常在不被大人注意的时候,他在悄悄地理解着他所听到的声音,大多是来自人们的交谈,无论是儿童之间还是成人之间的。他被人们包围着,人们通过说话为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因素。

儿童对色彩的敏感同样是儿童学习时感受性的重要佐证。儿童会区别明亮色彩和灰暗色彩所包含的对立情愫,儿童的图画如果概括起来,其特点一定不属于“现实主义”流派,但绝对属于浪漫主义创作,形象夸张、用色独特,他们表现的是自己眼里和心中的世界模样和生活模样。图画创作是儿童言语表达的辅助手段。

二、审美活动是儿童学习的天性

审美能力是人的一种本质能力,审美的需要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所以美的本质是基于人的本质。儿童最接近于人性的原初形态,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儿童活动正是追求自由的审美活动,他们往往通过审美的快乐来体验自由的快乐,审美的经验是体验自由的经验。因此,唱歌、画画、舞蹈无疑是儿童青睐和喜爱的活动内容及形式。

儿童歌舞也并非是无意识的表现形式,它们往往是儿童有意识的物化形态,以此表达内心的欢喻与苦痛。尤其是当儿童无法自由言说的时候,最先帮助他们传达内心需要的就是类似于原始歌舞的肢体语言和无章法却有情感的哼唱(比如声调高低不同、节奏张弛有异的啼哭)。儿童还常常通过手舞足蹈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欢乐或对外在某一事物、某一情境的认同。比如,当婴幼儿听到一段欢快的乐曲时,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晃动身体或用一种单一的手舞足蹈的方式传递信号;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坐一种电动带有儿歌诵读或吟唱的“摇摇车”。这些是儿童对声音,尤其是有旋律有节奏的声音的独特审美享受。

儿童对文学的审美需求和偏爱则表现在对童话故事的无比喜爱。童话故事与儿童有天然的亲肤关系,有着极其隐秘的内在联系。童话是一种对人类心灵的隐喻,它隐喻着的是儿童对个人心灵为挣脱恐惧、焦虑所做的挣扎,对儿童的心灵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童话一般以“从前”开始,一下子将儿童引入非现实之中,在童话故事中,儿童可以寻找到一条超越现实苦恼的道路;童话又常常以主人公的胜利作为结尾,这又是将儿童从非现实世界带回到现实之中,童话故事对儿童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和障碍起着重要的暗示作用。更重要的是,童话往往通过隐喻的方式,启发并陪伴儿童应对成长中诸多说不清的问题和压力。童话总以儿童喜欢的方式抒解萦绕在儿童心际的问题,探讨人类生活的普遍问题,帮助儿童释放内心的压力。童话从儿童的实际状态出发,用隐喻的方式将儿童内心的困扰描述出来,用暗示的方式让儿童明白该怎样做。童话故事帮助儿童说出了他们自己无法说明白,也无从表达的困惑和压力,同时指明了成长的方向,儿童总能在童话故事中找到成长的希望和信心。因此童话阅读和童话创作成为帮助儿童言说现实的重要媒介。

三、情境性是儿童言语学习的必要条件

情境性的第一个特征就是游戏。游戏是通往儿童内心世界的桥梁,在儿童世界里游戏无处不在。初生婴儿的动作模仿,幼儿用湿的沙子建造城堡,忙着“过家家”……在各种游戏中,儿童大胆地想象,充分地体验,尽情地享受,游戏让儿童以自然的方式表达他们自己的思想、情感,探索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扮演不同的角色。游戏是儿童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游戏是一种独特的媒介,我们通过游戏来促进儿童的语言表达、情绪发展、沟通技巧、社交技巧、决策技巧以及大人的其他诸多能力的发展。游戏对于儿童来说,存在着表达、沟通、体验、成长等重要价值,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完成自己在发展上的初始阶段。

由于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尚未发展成熟,限制了他们对自己内心问题和需要的表达。游戏作为最适合儿童的自然媒介,是儿童生活经历的一种“描述”,是他们新想法和新行为尝试的有效工具,是情绪调节与表达的显示器,是儿童最陕乐的处事方式和最不具有教育压迫痕迹的一种学习。来自儿童潜意识的冲突和环境压力所产生的困扰也常常可以通过游戏表达出来。由此,我们可以基本读懂儿童学习的兴趣取向。儿童在游戏中的学习后效相对而言更具有长度和深度,而不易磨灭,当然,学习中的游戏形式同样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

情境性的第二个特点是生活化。李吉林老师把儿童情境性学习称为—个开放的世界。在这个由教师在学校、教室营造的“开放的世界”中,还原了来自儿童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元素,由生活的图像和类似情节组合而成,帮助儿童置身于比较熟悉的生活场景之中学习,儿童通过对外部情境的解读,建构内在的心智世界。我们通过创设的情境帮组儿童心智的建构,帮助儿童更深地理解外在世界的真实,在情境中拓宽儿童想象的空间,从而达到帮助儿童不断走向言语表达的成熟。

既然情境学习是儿童言语学习的规定性,那么,我们就要把相关的学科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建立有机的链接,利用儿童的先前经验,从儿童已经理解的概念出发,使儿童已经储备的这一切来自生活源泉的东西成为儿童言语学习的新工具,让儿童在还原的生活情境中动手操作,展开积极的思考,帮助儿童不断超越已有经验,引导儿童对生活化的现象进行深入的观察,从而学会抽象,创生日趋准确的言说能力。

(责任编辑 肖松)endprint

猜你喜欢

童话儿童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感悟三角形的高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