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起一点儿爱

2014-12-29

现代阅读 2014年6期

教子箴言:父母的爱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地成长,但过度保护只会阻碍孩子的成长,使其更软弱。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父母对于男孩的教育,最不应该的就是溺爱,因为一个在溺爱中长大的男孩,只会以自我为中心,软弱而没有理想……爱孩子,就应做到“爱之深,责之切”,不能因为心软而舍不得让孩子吃一点苦头。一味地溺爱,全家人围着一个孩子转,是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对孩子的成长百害而无一利。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疼爱,但是不问是非曲直,一味地过度保护,只能让孩子更软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害的。在父母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会出现很多问题:丧失远大的理想、是非观念缺失、诸多不良习惯、经受不了任何挫折等等,更为严重的后果就是有的孩子会因此而人格不健全,孩子的将来会受到直接的影响。

杰奎琳的第一任丈夫是美国总统肯尼迪,第二任丈夫是世界船王奥纳西斯。尽管杰奎琳名扬天下,家财万贯,但她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上从不心软,因为她不能容忍儿子约翰日后成为一个无所事事的花花公子。约翰自幼就是一个羞怯、自卑、依附性强、优柔寡断的孩子,为了把约翰培养成一个独立的人,杰奎琳把儿子送到很多可以培养独立个性的地方接受训练。

在约翰11岁的时候,杰奎琳就把他送到了英国一个岛屿上的“勇敢者营地”去接受训练。在那里,小约翰学会了爬山,还学会了驾驶木舟和帆船,这些都锻炼了他刚毅果断的独立性格。

在约翰13岁的时候,杰奎琳又送他到美国东北部缅因州的一个孤岛上去学习独立生活的技能。这种技能训练非常辛苦,在为期20天的训练中,没有食物,只有1加仑水、2盒火柴和1本在野外如何谋生的书。训练过后,约翰的自立能力又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约翰15岁的时候,杰奎琳再送他到非洲肯尼亚的荒野里自求生存。

约翰放暑假时,杰奎琳还把儿子送去参加国家户外学校为期70天的训练。顺便,她又让约翰参加“和平队”赴马尼拉从事地震救灾的工作,以此来进一步强化约翰独挡一面的能力。

在母亲杰奎琳的“狠心”教育下,约翰成长为一位理智、节制、积极向上、自信潇洒而又圆通练达的青年。大学毕业后,约翰先在印度工作了一段时间。3年后,他入读纽约大学法律系,毕业后顺利成为曼哈顿的一名检察官,在打赢几场官司之后毅然辞职。1995年9月,约翰成功创办《乔治》杂志,任董事长。

约翰之所以能够取得自己人生道路上一个又一个的成功,与他母亲的“狠心”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试想一下,如果杰奎琳没有在儿子小的时候狠心让他接受这些艰辛的训练,那么他的儿子会怎样呢?

帮助孩子养成独立和理性的思维习惯,是家长赠予孩子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自古娇儿难成材,只有藏起一点儿爱,做个“狠心”的父母,才是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千万不要过度保护自己的孩子,否则会让孩子以为“只要我要什么,父母总会答应的,如果不答应我就哭”。这种错误的想法会让男孩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形成任性、自私的性格,最终导致不能与他人较好地相处。

因此,生活中遇事要同孩子有商有量,不要独断专行;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要坚决拒绝,绝不妥协。延迟满足、适当放手、家庭教育保持一致性等方法是避免过于溺爱的方法。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把握以下几点原则:

1.要让孩子懂得付出。

不能让孩子只知道索取,而不懂得付出,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变得冷漠无情。父母要学会拒绝孩子无理的要求,而不是一味地迁就孩子。例如,孩子缠着你想要买玩具,你可以给孩子钱,但这钱需要孩子自己做家务来挣。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对孩子过于溺爱,还能让孩子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下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

2.不搞特殊待遇。

如果时时处处给孩子特殊的照顾,什么好东西都留给孩子,往往会让孩子感觉自己在家地位高人一等,从而习惯于高高在上,最终必然会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对他人漠不关心。

3.不为孩子包办代替。

父母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做不好,于是什么事情都代替孩子做了,结果导致孩子三四岁了还要父母喂饭、穿衣,五六岁了还不会做简单的家务。这样的孩子就会缺乏上进心,变得懒惰。

4.不当面袒护自己的孩子。

很多家长在孩子与别的小朋友发生争执的时候,就会不管孩子是否有错误而偏向、袒护自己的孩子。在很多家庭里,每当孩子受到惩罚时,爷爷奶奶就会出来替孩子说好话,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把爷爷奶奶当成自己的“保护伞”,最终会使性格变得扭曲,是非观念混淆,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家庭的和睦。

如果父母能够按照以上的几点原则来教育孩子,藏起一点儿爱,孩子就能够健康地成长。

专家教你搞定难搞的男孩:

世界上只有父母的爱是最无私的,为了男孩的未来,父母应该藏起一点爱,不能处处庇护男孩,忽视男孩身上存在的缺点。只有培养他们超凡的能力和自信,使他们具备怀疑一切的眼光,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顺畅。

(摘自广东人民出版社《搞定难搞的男孩》 编著:方知明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