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露的爱情
2014-12-29
1928年,关露考入中央大学文学系,后转到哲学系。1930年发表处女作《她的故乡》。当时,关露、潘柳黛、张爱玲、苏青并称为『民国四大才女』。
抗战爆发前后,关露发表诗歌、散文与小说,咏叹女性命运,抒发家国情怀,此时她已成为上海滩与张爱玲和丁玲齐名的女作家。
在收集素材的过程中,我们去了女作家关露生前最后的居所。1982年12月5日她选择离开这儿,去了另一个世界。如果可能,她本可以以一个诗人的清白在这世上留名,可是国难当头,她必须成为一名战士,从此她的命运被彻底改写。
其实,早在1932年,关露已成为中共党员。1939年,组织交给她一项艰巨任务:在潘汉年直接领导下,打入汪伪特工总部极司菲尔路76号魔窟。
76号魔窟因位于沪西的极司菲尔路76号(今万航渡路435号)而得名,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上海扶植起的一个汉奸特工机构,打着汪伪集团“中央执行委员会特务工作总指挥部”旗号,犯下了种种罪行,打击残害的目标主要是各界、各党派的抗日爱国志士。
关露就是在这样一个魔窟中,做着危险的情报工作。打入内部后的3年,关露为组织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情报。
1942年,她根据组织安排进入日本人办的《女声》杂志当编辑,试图通过这一渠道与支持中国抗战的日本共产党联络上,但是最终未果。关露于这一时期在《女声》月刊发表长篇小说《黎明》,并受命代表汪精卫政权出席在日本举办的大东亚文学代表大会,从此彻底背上汉奸之名。忍受着世人误解,冒着生命危险和顶着巨大精神压力,这个温婉柔弱的女子做着她并不擅长的事情。但因为信念,她义无反顾。
就在此时,关露陷入了她期待已久的爱情中。对方是一起工作过的战友,两个中年人的爱深沉而浓烈。对方在给她的第一封信中,夹着他的一张相片,相片后面是爱的誓言:“你关心我一时,我关心你一世。”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关露被国民政府列入汉奸名单,组织上安排她转移到解放区,中途接待她的正是李琼夫妇。
当时杨帆给李琼介绍说:“这个人是关露,是我们中国第一把交椅的女诗人。”李琼记得关露不管什么时候都戴着一个只露出两只眼睛的大口罩。李琼好奇地问她:“老是戴着这个口罩难受吗?”对此,关露的解释是,自己因为鼻子比较塌,所以做了手术把鼻子垫高了,但是手术没做好,鼻子变成了红鼻子,很难看。用关露自己的话说是:“我现在没有办法了,骑虎难下,已经造成这个样子,我只好把口罩戴起来。”
关露的说法恐怕只是随口解释,多年的特工生涯,让人变得谨慎小心,李琼发现关露走到哪儿都习惯看看前看看后,好像总有特务在跟着一样。但李琼并不知道,此时关露正焦虑地等待着一个人,他们说好,要在解放区相见并完婚。然而,她等到的却是一封分手信。
关露曾恋爱过两次,都不成功,后来为了革命又一个人单身十几年。她的第三个恋人是中共建国后的外交高干王炳南。39岁的关露和王炳南感情发展迅速,很快就到谈婚论嫁的程度。当时王炳南为国共谈判中共代表团成员(周恩来为团长),可常乘军调处飞机来往南京与苏北中共根据地。一次王炳南欲乘飞机去看关露之前,按中共的党组织原则向周恩来夫妇汇报了与关露的恋情。周氏夫妇认为两人结合会对党不利而表示反对,邓颖超还赶到机场将王炳南留了下来。邓颖超说:“恩来和我反复研究,认为关露是个好同志,但由于她的这段特殊经历,在社会上已经造成不好的名声,群众以为关露是文化汉奸,而你又是长期搞外事工作的,群众都知道你是共产党。如果你们两个人结合,将会在社会上产生不好的影响。”
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特殊的工作性质,她的爱人迫不得已,结束了他们这段爱情。多年之后,仍然孑然一身的关露看到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洪常青与吴琼花无法成全的爱,让她在别人的故事里替自己流下了眼泪。
李琼与关露再没见过面。多年后,她遇见了关露的妹妹,她的话令人心酸。关露的妹妹告诉李琼:“她后来很坎坷,到了别的地方去,人家总把她当成汉奸,总会把她当做给日本人做过事情的汉奸。”抗战胜利后,关露的生活依然没有平静,因为多次被误解和审查,再加上爱情的失意,她曾几度精神分裂。1980年,关露因患脑血栓全身瘫痪,失去工作能力。
1982年3月,组织上为关露平反,76岁的女作家终于抖落一身的尘埃。关露平静离去,身边陪伴她的是那个永远不用长大的塑料娃娃,还有那张爱人的照片。
(摘自中国友谊出版公司《我的抗战》 编著:《中国传奇2010之我的抗战》节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