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殡仪馆的“宰人现象”

2014-12-29

现代阅读 2014年6期

太平间是死者火化入土前的必经之地,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医院和殡仪馆的太平间却发生异化,从宁静之地变质为“扒活人一层皮,发死人身上财”的圈钱宰人之地。

现象1.“想看最后一眼,先交钱!”

家住天津市的一位亡者亲属告诉记者,他的表弟从外地来天津打工时发生意外死亡。死亡第二天表弟的家人从外地赶来想再看一眼亡者,可医院的太平间竟然提出要先交2万元押金,否则不能看。

家属悲愤无比:自己的亲人没了,要看一眼,为什么还要交押金?他们怕什么?

这位亡者的家庭条件并不好,还有两个不大的孩子,因为经济拮据,他们只选择了太平间提供的最基本服务,但一结账,发现最基本服务,还要消费9000元。账单中提供的包骨灰的布,要价数百元,而同样的东西,在市面上只需要几十元。

“真是快要死不起了。”这位家属说。

现象2.“不买贵的,你们就是不孝!”

一位北京市的市民告诉记者,他的父亲两个月前去世,寿衣就花了3000元。工作人员一直忽悠:人都死了,到了那边不给穿好的,你们孝不孝顺?之前的人家可都买的是最好的。

“谁能顶上不孝顺的帽子,所以就买了。但是后来我们去了寿衣店一问,差不多的衣服最多几百块钱。到了里面就翻了几番都不止。”

现象3.白天平价车,夜里高档车

吉林省长春市的市民毛先生的母亲2014年1月5日夜里在家中去世,他随后联系长春市殡葬服务中心要求派车将遗体从家中运往殡仪馆太平间。

工作人员电话告知,夜班车只有一辆“奔驰”面包车,“奔驰”车属于“高档灵车”,出动一次价格1000元。工作人员说:“价位低的车,白天才有。”

针对殡葬服务的混乱和暴利,很多地方出台过规定,对遗体接运、冷藏、火化等基本殡葬服务执行政府定价。

然而,记者采访发现,“基本殡葬费”只是整个殡葬环节费用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太平间的前期殡葬服务乱象丛生,“选择性服务和商品”名目繁多。这其中,有种种匪夷所思,甚至重复的收费:冷藏费、看存尸体费、消毒费、装卸尸体费、遗体装袋费、装木棺费、洗遗体费、穿脱衣费、遗体整理费、卫生包费、劳务费……

丧者家属有时并不知情,即使不情愿,但在“享受服务”后,也只能一一埋单。

(摘自《新京报》 新华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