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和开放性
2014-12-29蒋建良
蒋建良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同于初高中的数学教学,其教学对象多为年龄较小的儿童,所以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就决定了教学手段的独特性。小学生好动、贪玩、好奇心强,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心理机制和学习情况,有意识地实现生活材料的数学化和数学课堂的生活化,加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开放性,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一、强化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兴趣度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而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基于此,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活动,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有趣味性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探索问题和寻求结论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性。如教师在教授二年级下册的《数据收集整理》这一课时便可以设计有趣的活动来激励学生学习。
《数据收集整理》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就是教会二年级的小学生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处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本来是十分枯燥的教学活动,如果教师只是单方面地进行知识灌输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度,课堂时间一长,学生也难以集中注意力。所以,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问题,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教师应革新教学方法,以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来带动学生的学习。而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践生活来设计趣味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例:笔者所在的学校近期举行了跳绳比赛,比赛结束后学生仍对跳绳一直热情不减。因此,笔者就抓住了学生这一心理,让学生收集班上参赛同学的跳绳个数。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学生积极性很高,连忙向参赛同学询问跳绳个数,然后记录下来。这样一来,学生便怀着愉悦的心情完成了数据的收集。学生收集完数据之后,笔者又让学生以小组竞赛的形式算出参赛者跳绳的总数。从而使学生在趣味活动中轻松地学会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体会了数学的有趣性,这对学生数学兴趣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增加数学教学的开放性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该积极地打破封闭式的教学模式,构建开放式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为了有效地增加数学教学的开放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实行课前开放、课中开放、课后开放,从而实现课堂的全面开放,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在上课时才会告知学生教学内容,这样一来,学生的课前知情权就被剥夺了,在课堂上往往显得被动。所以,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该保持课前开放,将教学内容告知学生,让学生课前查找资料、提前思考,为课堂的学习做好准备。以二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为例:
教师在讲述这一内容时可以简单向学生阐述一下图形的旋转和平移等运动方式,然后让学生提前观察、思考,找出生活中旋转和平移的图形或事物。这样一来,教师不仅实现了课前的开放,还鼓励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另外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还应保持课堂的开放性,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以便学生的自由发展。就此,教师在讲授“图形的运动”这一课时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一个图形进行多次旋转或平移之后会呈现怎样的新图形。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轴对称图形,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当然,为了切实地实现数学教学的开放性,教师也应保持课后开放,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学习总结和学习反思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完成相应的练习,以此来提高学习的效率。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后应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提升自己、培养能力。
总之,增强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小学数学课堂开放性的加强也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保持课堂的趣味性和开放性,以此来优化自身的教学,促进学生的进步。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