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性”练习,课堂有你更精彩
2014-12-29蔡福平
蔡福平
数学课堂的教学离不开有效的实践练习,只有发挥出练习的高效性,才能让课堂凸显教学的价值。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在数学练习的设计与运用中注重“四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练习的安排要遵循“基本性”
1.基础为本
课堂中所安排的各种练习要体现基本性,首要关注的就是突出“基础”,这里的基础就是要呈现出课堂所学内容中的重中之重,要让学生在完成习题的过程中回顾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而不是钻研于“偏题、怪题”。如学习“角的认识”后,给出的练习则可以是“指出下列图片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下列图形中有几个角?你能够画出大小不同的角吗?画出指定大小的角。比较下列角的大小?”等,这些题目紧紧围绕所学的核心概念,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可以夯实基础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2.学生为本
数学练习的对象是学生,因此。在教师安排练习内容时不得不考虑学生的学习经验和认知差异。在选择和安排内容时还需要特别注重内容的难易程度要贴近班级大多数学生的平均水平,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练习中获得一定的发展,收获应有的成功。如在“圆的认识”学习后,教师可以设计出不同层次的练习内容:(1)按照要求画出圆。(2)你在哪些地方看见过圆的图形?说说这些圆形的用处。(3)周长相同的圆和正方形、长方形,哪个面积大?这样,让不同的学生在完成题目过程中各有发展,各展所长。
二、内容的选择要体现“趣味性”
数学课程的学习呈现出严密的逻辑、抽象的思维、丰富的想象等理性特征,而这些内容的掌握过程往往充满了枯燥乏味,因而许多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有着一种内在的抵触情绪,在这样的心境下要学好数学就多了更多的阻碍。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在设计练习内容时往往注重凸显“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情绪中淡化数学学习的单调与空洞,赋予练习更多的情境色彩。
1.题型设计独树一帜
数学练习的题型设计讲究科学性和规范性,但许多年来的题型往往一成不变,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常常就那么几种类型,单调的题目怎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们在低年级的数学练习中设计出更多的游戏类、闯关类习题,诸如“脑筋转转转、快乐大抽奖、数学闯迷宫”等充满挑战和趣味的新颖题型,对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题目素材耳目一新
数学题目的素材内容往往也是吸引学生兴趣的关键所在。我们在设计练习内容时突破数学学科的限制,走出本学科,向其他学科进行借鉴与参考,让数学习题中呈现出多学科的身影,给学生一种既熟识又陌生的好奇心理,这样也能更有效地将学生的练习热情给点燃,有利于学生更加专心于练习的思考与完成。
3.解题方式不拘一格
传统的解题方式无非是动笔解答和动手操作。这样的解题方式在课堂中很难有效检验全体学生的答题参与情况。而关注全体学生的课堂参与才是课堂真正高效的价值所在。因而我们在课堂中给予学生练习时要设计突破传统的解题方式。如学习了“质数和合数”后,教师依据学生学号设计练习内容,让学生听清要求自己站立,看谁的反应迅速,这样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全员参与。
三、解题的思路要呈现“灵活性”
创新性思维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而这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加以实践与训练。“灵活性”的解题思路正是创新性思维的外显形式。要训练学生的这种“灵活性”解题思路,教师就需要设计多种思路的例题,要给予学生思考的良好氛围,对于学生的不同见解,要能够从保护学生个性和思维的高度予以重视,有时即使是不正确的回答也应要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和信心,并帮助他们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引导他们重新寻找正确的思考路径。
四、实践的运用要彰显“生活性”
数学练习的价值就是要充分彰显“生活数学”这样的理念。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运用于生活、改造生活。我们的课堂练习更需要实践这样的教学理念。
1.从单调的书本练习中丰富生活体验
数学教材中的习题内容其实都是来源于生活,但为便于不同地区使用往往经过了处理,在我们实际的运用中,可以将它们进行再加工,让它们与学生的生活更加贴近,更显生活味。
2.从丰富的生活资源中汲取练习材料
在学习生活应用类知识时,教师要充分借助生活资源设计练习。如学习“认识人民币”后,教师可以设计出“购物”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3.从熟识的生活现象中剥离练习素材
生活中还有许多现象其实也隐藏着许多的数学规律,但是学生往往熟视无睹,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如将常见的“买菜、装修、旅游”等内容用数学练习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的魅力,激发起他们学好数学的热情。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龙川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