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外艺术设计研究生教学模式与创新能力的比较

2014-12-29张玉山

关键词:艺术设计研究生设计

张玉山,魏 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试论中外艺术设计研究生教学模式与创新能力的比较

张玉山,魏 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设计艺术学要面对广阔的设计市场, 要为当代的设计文化、设计实践和设计产品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通过与国外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的科学分析和比较,发现我国艺术设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缺陷,完善教育体制及创新人才培养的独特理念,提升本民族艺术设计创新人才的发展潜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艺术设计研究生;教学模式; 创新能力

目前,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基于本土国情,开展不同程度,不同体系的艺术设计培养模式。研究生的教育体现了教育体系中最高的层次,体现国家的科技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透过分析中外各设计院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寻找适合中国艺术设计创新实践人才教育的教学体系,解决研究生设计教育发展的普遍性问题和前沿性问题。

一、中外现代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

经过工业革命后的欧洲, 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已经非常全面化, 涉及的范畴包括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园林设计等多个设计领域。19世纪后半叶发生在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拉开了现代设计的序幕,催生了关于现代设计教育的萌芽思想,学校采取相应措施配合设计思想的实践研究,但那时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时期所进行的设计教育,主要是依托于学校的传统美术教育院校和一些设计事务所,例如1840年建立的伦敦皇家艺术学院。1913-1919,德国魏玛政府成立的包豪斯设计学校,其办学的宗旨是推出艺术与技术接轨的新型设计教育理念,培养出适合于机械时代理想的现代设计人才,创立一种全新的设计教育模式[1],这所学校重视现代设计艺术理论与现代主义设计艺术教育实践之间的融合和探索,勾勒了现代设计艺术教育体系的新框架。二战以后,乌尔姆学院的出现,延续了包豪斯的教学精神,与各项设计公司合作,产学结合,做到以工业生产为根本,设计教育辅助服务的设计教育策略。经历几个世纪的人文变迁和社会发展,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成为世界上惟一一所在校生全部为研究生的现代艺术类设计大学。英国政府强调设计发展的重要性,为促进本国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加速完善设计产业链的形成,最终开创了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美国的设计教育体系则受二战中的德国为主体的众多欧洲艺术家的影响,其发展的过程结合了北美本土文化经济特征,带有浓郁的创新意识和氛围。亚洲地区中的日本在战后各项产业百废待兴,为奋力提高本土的设计水平,海纳各国设计教育,取其精华,因地制宜,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设计界中强有力的主力设计国家之一。

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对现代设计及其教育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延伸和扩展了包豪斯所提倡的的现代设计教育精神,其影响力促使世界设计范围形成多元化并存的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设计教育的照搬苏联教育模式,没有考虑本国的实际需求,缺少现代工业设计的特色与突破。1998年7月,由我国教育部所正式颁布并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正式将原属于“工艺美术设计”的七个专业合井为一个专业,并将其从美术学科中独立出来,称之为“艺术设计”专业。[2]目前我国的艺术设计学科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截止到2003 年底全国已有500 多个学院开设了艺术设计相关专业。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3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目前全国本科学校总共有1166所(含独立学院,不含港澳台高校),其中具有硕士研究教育设计艺术学研究方向的院校共有129所,各地区学院分布数量如表1所示。

表1 全国招收设计艺术学硕士的院校(属于设计类的所有专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教育部对于硕士研究生培养导向由原来的理论性、研究性为主逐渐向应用性和技能性为主的多元转变以来,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进入了一个理性教研风育时期。2009年在杭州召开中国(国际)艺术设计研究生教学研讨会,提出:“为艺术设计提供了各种新的表现手段和可能性,拓展了艺术设计的表现空间。”未来如何建构全新的艺术类研究生教学体系与框架,革新去旧,开创出一条既符合大时代设计潮流、又适应中国国情的艺术设计研究生教学之路,成为我们亟须深入研究和努力突破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二、中外艺术设计研究生“创新力”现状比较

(一 ) 研究生导师队伍与水平

个性特征是发挥个人潜能的重要条件之一,具有独立个性的人不会固守传统和盲目从众,善于发掘自身价值和激发创新思维。研究生的个性培养要求导师有因材施教的教学能力,善于发现研究生的学术个性,有特点、有方向的建立与之对应的专业培养方式,最大化的促进研究生专业素养的全面提高。例如英国伦敦大学特别重视学生的知识认知教育,善于运用启发学生思维的方式来营造教学氛围。

目前,我国高等艺术类院校大多实行单一导师制,即由一名专家指导若干名研究生,导师与学生的配比没有具体的标准,呈现一对多的研究现状。因此带出来的学生也都知识结构雷同,对于课题探讨缺少建设性的研究引导,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多角度、个性化的持续发展。

在国外,行政权力是学术权力的基础,其行使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于学术权力,服务于学术权力,为教学科研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但在中国,情况却恰恰相反,大学校长、处长和院长的产生方式是任命制,尽管他们大多是博士、教授,但主要精力已经从教学研究逐渐转向行政管理,从而影响了艺术类老师的积极性和创新性,阻碍了艺术类学科的进步。

(二 )教学设备和资源

开放的学术资源,浓郁的创新氛围,是推进创新不断提高的重要举措。学生通过不同的渠道学习了解,增加现实生活的体验,从中学到东西并受到创造性灵感的启发。比如德国汉堡美术学院里工作室配备了齐全的工具、制作材料和机器,专职老师每天都会协作他们完成产品模型制作。芝加哥艺术学院(School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设有自己的艺术品展览馆(博物馆),拥有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如莫奈、梵高的作品等)供学生观摩学习。意大利米兰理工学院,台湾实践大学等知名工业设计院校与世界顶尖的产品公司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产学结合,不仅满足企业设计类人才的需要,同时还解决了高校经费不足的难题,为优秀设计类人才的培养建立了高品质的交流和学习平台。

然而在中国,艺术设计类的教学资料和设备往往得不到有效的利用,艺术类研究生在做论题研究时常因缺少切实有效的合作机构,最终形成闭门造车的尴尬现象。目前,中国大部分院校设置的一些像包装实验室或是陶艺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在硬件方面基本达到教学需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是形同虚设。特别是在一些设计艺术类学科新建立的的院校, 表面上拥有各类专业的艺术实验室, 但绝大多数只是解决了计算机的制图问题,[3]满足的仅是产品设计中电脑图像的创立,而最终制作实物所存在的技术和造型等核心问题往往应忽略模型的制作而得不到真实有效的解决方案,最后再好的设计想法也只是纸上谈兵,缺乏现实的设计意义。

(三 )教学评价

国外的设计院校会针对艺术设计的不同分支探索出更符合市场的教学评价体系。比如英国皇家学院的IDE(INNOVATION DESIGN ENGINEERING)创新工程设计系,其考核的核心理念即:“为真实的市场环境提供创新(新/独特)的产品 ,”项目要经过广而深的考核标准,包括混合设计,工程与创新三大要素。 最终设计作品要实现外观原型与可运转原型,同时研究生毕业时的专业能力必须达到能在企业和公司中最高战略性标准。整个考核侧重过程,以创新理念、探索为主,得到实验性设计师的支持,最终让实验性设计作品的理论与探索过程达到本质上的创新。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设计艺术学研究生课程考查体系,相应的课程标准国内各个高校也没有制定统一的规范。大多数艺术院校只是单纯的抓学生的论文质量,无法正确的从研究生的理论水平、人文素养、技术水平、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学科发展的预见能力、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考查[4]。缺少完善的科学教学评价体系,导致了艺术设计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的偏离。国内众多院校艺术类的学科教学评价一般都是由各个高校自行设定标准,教学评价的随意性很大,内容缺乏针对性,没有严格的统一规范和模式。导师之间没有明确的评判原则,往往造成对学生错误的价值评估。

三、如何提高我国艺术设计研究生的创造力

(一 ) 培养创新能力的思维

强调对研究生解决问题与关注设计前瞻问题的能力培养,对于课题研究,学生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思维,对已有的教学模式、教材抱有怀疑态度,注重在探究中寻找答案且注重科学论证。美学并不代表艺术设计的全部精神,好的创新并不是靠好运带来的灵感,突发奇想的成功案例也只是优秀设计的冰山一角。因此在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导师要有意识的开展各项设计创新活动,例如头脑风暴、课题讨论以及有意识的对争论性问题进行辩论,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信的研究精神。

同时向研究生不断强调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特别是创意产业最活跃的艺术领域,以此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对多元新事物吸收的创新思维方式。

(二 ) 建立符合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培养的体系

艺术设计专业有着很强的社会应用性,其发展和创新活动通常是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改变。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将各个领域的事物串联在一起,创意与研究有机结合打破了常规学科间的学术障碍,营造出一个包含多种价值体系的创新型研究氛围。艺术设计专业具有时代前沿性,并向国际化趋势发展,研究生阶段的“个体”发展则更需要加强学科间交叉知识的研究和融合,利用学科交叉的方法思考艺术设计的创造问题。

通过改变传统的考核制度,帮助研究生在创造期间能获取来自不同专业教师的意见和指导,导师丰富的教育背景和实践经历能给学生提供更为准确的评估和更全面的建议,避免学生创新思维上的局限。

(三 ) 营造良好学科环境与学术氛围

艺术设计是一个技术和艺术融通的边缘性学科,开放的学术氛围能提供多元化的资讯来源,促使学生重视自身的实践和研究水平的发展。例如新生在研究期间可将往届学生毕业论文中的相关分析与自身收集的数据做对比,分析并寻找自身研究实践的不足,使自己的研究与实践更加完善。设计艺术类的研究生其培养的目标是在艺术设计新理念,新思维及设计产品研发的层面上,研究生积极的参与到企业或设计公司的项目,能真实的了解市场最新动态,正确的把握设计主流,以设计创新带动新材料,工艺及产品的研究开发。

中国大学未来的发展模式是强调以提高质量为主的内涵式发展模式,目标是培养源源不断的创新型人才。[5]中国艺术设计类研究生未来的教育发展更是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机制,它不仅要适合中国设计的艺术研究体系而且保证设计产业与国际接轨,与世界接轨。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急切需要“去陈创新,因地制宜”的改革,以朝气蓬勃的姿态创造高端的创新型设计人才,实现二十一世纪“设计大国”的中国梦。

[1] (德)格罗佩斯. 1919年国立魏玛包豪斯纲领..现代西方艺术美学文选[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89.

[2] 悉传绩.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 屠曙光. 当前我国设计艺术学研究生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3):99-103.

[4] 穆存远,卜娟娟. 艺术类硕士研究生培养应加强创意产业教育[A].中共沈阳市委员会. 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13,598-600.

[5] 熊 芳. 大学文化与大学内涵发展研究——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4):34-36.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eaching Mod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Art and Design Graduate Students both in China and Abroad

ZHANG Yu-shan, WEI Zhang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Hunan, China)

Design Arts need to face the broad market, to provide strong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culture, contemporary design practic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products. Through scientif i c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with foreign art institutions teaching mode, it has found defects of art and design graduate training mode. It proposes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innovative talents of the unique concept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innovative ability of the national art and design talents.

art and design graduate;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ability

G643.0

A

1673-9272(2014)04-0170-03

2014-04-2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改研究课题:“中外艺术设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比较研究”(编号:2011J003)。

张玉山(1972-),男,湖南长沙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艺术设计教学、创作和设计学研究。

[本文编校:李浩慧]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研究生设计
《星.云.海》
《花月夜》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设计之味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