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让孩子卷入责备风暴
2014-12-28诸葛亚寒樊未晨
诸葛亚寒 樊未晨
学习新技能 四两拨千斤
今天的家长对孩子教育关注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前面几代家长,而且这一代家长也是最具自我批评精神的一代,我们最常听到的话是:“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问题孩子的根本原因在家长”……
所以,当幼儿园的孩子不肯上厕所,而拉在裤子里时,老师和专家常会让家长反思在教养孩子时是否有不当的行为;当孩子上了小学解决了在裤子里大小便的问题转而欺负班里同学时,周围人就会怀疑家长是不是给了孩子太大的压力。
即便这样,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长仍然没有成长为完美的家长。随着孩子的问题越来越多,家长也陷入了更深的自责,他们不断从自身、从伴侣身上找寻原因,指责和埋怨也随之而生。
然而,在本·富尔曼看来,很多让家长困扰的问题,其实只需通过教会孩子新的技能就能解决。
本·富尔曼是芬兰著名的焦点解决大师,他所提出的“儿童技能教养法”以18种语言在22个国家进行推广。他有一个信念:孩子们与生俱来具备足够的资源,能够自我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它让飘在天上的、高尚的教育理念终于落在了地上。”作为富尔曼儿童技能教养法中国推广第一人,从李红燕开始接触儿童技能教养法的第一天起,她就尝试把它运用到有机会接触到的孩子身上,“每一次总能欣喜若狂地看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避免责备风暴 用学习新技能取代“查找原因”的对话
2012年,在北京近郊一所硬件条件很差的打工子弟学校里,李红燕见到了一个名叫张华(化名)的孩子。这是一个教导主任和家长眼里的“问题学生”:刚转入学校不久,总和同学打架,老师整天向家长告状,父母虽一直严加管教,但孩子却越来越难管。
初见张华,这个孩子好像刚被老师批评一样,有点儿打蔫。李红燕本想让一旁的张华妈妈介绍一下,可她开口就是一番数落,充满无奈和叹息。
有一个细节李红燕至今记得清清楚楚:
妈妈说:“他才10岁呀,再过两年他还不得杀了我呀!”
张华弱弱地抬头看了妈妈一眼说,“她老是这么说我。”
李红燕解释说,由于西方心理学一直教导说孩子的问题通常是由环境造成的,所以每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就会陷入相互埋怨和指责的陷阱。
儿童技能教养法以焦点解决作为理论核心,即将思考的重点转移到“孩子学习什么技能就能扭转现在出现的问题”,而不再像过去那样总是陷入典型的“查找原因”的对话中,从而避免了“责备风暴”的出现。
然而,焦点解决作为短程治疗方法的一种,虽然能有较快的效果,但依然有人质疑:没有挖掘问题的根源,能否彻底解决孩子的问题呢?
李红燕对此解释说,脑科学新技术已经发现,孩子的行为会引起神经元的变化,通过“凿刻”,在大脑中会重新建立神经连接,从而取代既有的神经连接。
曾经有一名护士希望将儿童技能教养法运用到一个发育迟缓、有暴力倾向的20岁男孩身上,这个大男孩因一生气就打人砸物品住在精神病院里。护士决定让孩子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来排解情绪——在情绪失常的时候,双腿下跪并举起双手,让护士来帮忙。
通过反复地沟通和练习,护士惊讶地发现,当这个大男孩再次情绪失常的时候,他会选择双腿下跪并举起双手,让护士来帮忙。不到一个月,新方法就让孩子出院回家了。
“(焦点解决)并不是让大家闭上眼睛,否定那些也许是孩子生活环境中确实存在的问题。儿童技能教养法迫使我们重新审视我们过往跟孩子共处的方式。”富尔曼在《儿童技能教养法》一书中解释说,传统的方式里,孩子一直扮演着被抚养、被教育和被辅导的对象。而现在孩子不仅被看作一个被调教的对象,也是一个合伙人,他们被期待着从头到尾地积极参与到跟他们相关的所有决策中。
解决孩子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问题背后的技能
在取得孩子的配合之下,儿童技能教养法需要走出更为关键的一步:把问题转变为技能。儿童技能教养法有这样一个理念: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有一个需要学习的技能。掌握了这个技能,问题就会消失。
听起来好像是文字游戏。
其实不然。
用富尔曼的话来解释,把谈论的焦点从“解决问题”转变为“学习技能”并不是在故弄玄虚。事实上,一旦开始谈论“技能”而不是“问题”,你就会发现,无论对于孩子本人还是成年人,讨论立刻会变得轻松容易并富有建设性。
富尔曼作了一个假设。如果你是一个调皮男孩的母亲,当孩子的老师找到你说,“你的儿子在班里对其他孩子动粗。”你会怎么办?在富尔曼看来,大多数普通家长一定会感觉是受了指责,同时也会本能地进行反击,这个家长也许会说“他一定是先受了欺负”、“他在家里从不会这样!”
因此,富尔曼认为,跟孩子或者是家长谈论要学习的技能而不是克服的问题,能够让大家用更为建设性的和更容易合作的方式来解决孩子的问题。
李红燕回忆说,第一次见张华时,听到妈妈的一番数落后,她立即找机会接过了张华妈妈的话,现在大家需要做的是为张华找到一个需要学习的技能。
“学习懂礼貌吧!”征得张华和妈妈的意见后,李红燕决定把懂礼貌作为张华第一个学习的技能。
这其实是最艰难同时也最关键的一步。问题通常是表面现象,是很容易被我们发现的,而“问题”背后的“技能”不仅要找准确,而且要有适当的难度。在张华学习技能的过程当中,李红燕慢慢发现,虽然妈妈常会欣喜地说起孩子的进步,但“懂礼貌”作为一个技能太宽泛了,很不容易踏实掌握,于是后来,他们又把“懂礼貌”做了细化。而这,其实要求成人对孩子的问题有更深入和准确的了解。
不用非得走完15步 尊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富尔曼的《儿童技能教养法》一书中,学习技能的过程被分为15个步骤:把问题转变为技能、商定要学习的技能、探索拥有该技能的好处、给技能起个名字、选择一个魔法宝贝、招募支持者、建立信心、策划庆祝的方式、为技能下个定义、广而告之、练习技能、提醒技能、庆祝成功、把技能教给别人,以及着手下一个技能。
李红燕带着张华一步一步走过了15个步骤,张华把懂礼貌的技能取名为“尊严”。在李红燕与他的线上谈话中,他们讨论了懂礼貌的好处、明确了懂礼貌的行为、让妈妈做他的支持者,同时还确定了庆祝的方法:给张华找到一张偶像罗志祥的签名照。
随着一步步的进行,李红燕发现,张华的进步“几乎是立刻发生的”。
在第一周、第二周的学习中,张华妈妈都欣喜地说到孩子的进步,甚至于“家里都有笑声了”。
不过,这15步也并非要严格遵守。富尔曼在书中拿学习跳交际舞举例:“人们学习跳交际舞的时候,舞蹈老师一般都会建议,开始的时候最好按照老师教授的步伐来跳,直到已经跳得很自如了。”因此,富尔曼认为,如果家长和老师一旦对这些步骤熟悉起来,完全可以自由发挥。
对于没有时间完成15步的孩子,李红燕建议第一步是“重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链接”。她解释说,对于青少年来说,被倾听是最重要的。通过沟通能激发孩子跟家长合作的意愿。
而更为重要的是,“尊重”还体现在“永远给孩子一个选择”,李红燕相信,“家长的主意再美妙也不如孩子的傻主意。”
对于张华来说,当李红燕意识到问题所在之后,她和张华妈妈在一次次约谈中重新探索。最终,新学期开始后,张华妈妈发现张华已经变得尊重他人、学会礼貌待人,不仅他进步神速,连张华妈妈也学会了怎么跟身边的人更好地沟通。
正如富尔曼在书中所说,事实上,运用儿童技能教养法跟年龄几乎无关,只要稍加改动就可以帮助青少年甚至头脑比较开放的成年人克服各种问题。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