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收的喜悦——谈紫砂“秋硕壶”的创作

2014-12-27

江苏陶瓷 2014年6期
关键词:柱础壶把紫砂壶

张 楠

(宜兴 214221)

几百年来,紫砂工艺以其古朴、典雅,以及气韵生动的造型艺术蜚声海内外,被世人所推崇。宜兴紫砂壶造型设计千姿百态,“方匪一式,圆不一相”,除了体现紫砂工艺的光辉艺术特性,还展现了历史悠久、艺术繁荣的茶文化。紫砂壶作为传统文化史上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身份标识和文化记忆,其魅力来自传统的继承与弘扬。在竞争激烈的多元文化框架下,独特的紫砂传统文化是立于世界陶苑的重心所在。以紫砂 “秋硕壶”为例(见图 1),此壶由于注入了文化的内涵,有了更多可赏、可玩,可进行美学分析的空间,从而提升了自身的价值和力量。

图1 秋硕壶

1 紫砂“秋硕壶”的造型

紫砂“秋硕壶”以“柱础壶”为壶型,壶型优美、别致,更显稳重。“秋硕壶”上窄下宽,壶底如同一个盘子与壶身相接而成,壶身向内凹陷,力蕴十足;一弯嘴扁平而为修长的葡萄枝状,壶嘴上侧的弧面造型别致,嘴口朝天;壶把为一根倒撇的葫芦枝叶弯成的环形,拿捏方便;嵌盖,圆形壶钮也是以一根倒撇的葫芦枝叶弯成的环形,且与壶把、壶流的葡萄枝状相呼应。

“柱础壶”原为陈曼生设计的一款稳重大方的造型,源于古代使用十分普遍的柱础,柱础是用来承受房屋立柱压力的一块垫基石,古时候古人为了不让木制的立柱受潮湿而腐烂,在木柱的底下垫一块石墩,使柱脚与地面隔离开,这块石墩起到了防潮的作用。而且古人对础石十分重视,这种建筑风格沿袭至今,只要是木架的房屋,每一根柱子都有一个柱础,缺一不可。随着年代的推移,柱础也因需求而发生了变化,柱础渐渐成为柱子的收头,使得单调的柱身发生视觉上的变化,并在柱础上使用雕刻艺术,使得民间的建筑花样繁多,将柱础演变成具有审美功能的装饰,成为艺术品。正如这款以柱础为壶型的紫砂“秋硕壶”,不仅壶器稳重、雅致,还象征着要想在秋天获得硕果,就必须在春夏两季打好基础。

2 紫砂“秋硕壶”的装饰特征

紫砂“秋硕壶”的造型奇特,将自然界的葡萄融入紫砂艺术中,使其更加贴近生活情趣。此壶充满闲适、舒展、轻松的情态,线条与器型都流露出闲适之情,同时贴塑装饰与之应和。自壶把上端衔接之处蔓延出一枝藤蔓,几片葡萄叶紧贴与壶身,一串成熟的葡萄晶莹剔透,壶钮为虬曲的葡萄藤,壶把以葡萄藤作为装饰,形态优美的枝叶藤蔓舒展,浮雕贴花装饰美妙,葡萄鲜亮欲滴,赏壶间仿佛飘来了果熟秋香,让人感觉到了此壶的大自然气息。

3 紫砂“秋硕壶”的文化阐释

紫砂壶饱含传统文化魅力,全凭全手工技艺所创造的精、气、神、形、美。评价紫砂壶的优劣,最终是文化。比如线条、比例好不好,是否流畅、有无气韵,好的紫砂壶是材质、工艺、造型、装饰、内涵的完美统一,是长期的手艺积累和纯熟技巧,也是文化修养和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这把紫砂“秋硕壶”以秋日的葡萄枝叶为艺术装饰,壶盖、壶腹处硕果累累,故以“秋硕”命名此壶。大自然的万物是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紫砂花货也不例外。将自然界中的物体形态去粗取精,经过艺术加工提炼,方成为艺术品。紫砂“秋硕壶”上的葡萄果实堆叠繁密,象征着五谷大获丰收和富贵。成串的葡萄还有“多”的含义,喻为“丰收”。

紫砂“秋硕壶”通过贴塑的手法造景,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营造出硕果累累的金秋画面,作品的美不仅是外表的美观大方,更在于作品蕴含的文化价值。紫砂壶是一种文化含量很高的艺术品,得天独厚、应运而生,完美地实现了日常家用与艺术把玩的结合。

[1]高俭.浅论紫砂壶的文化魅力[J].江苏陶瓷.2007(S1):12.

[2]黄丽萍.浅谈“守拙壶”的风姿[J].江苏陶瓷.2013(05):38-39.

猜你喜欢

柱础壶把紫砂壶
唐代宫廷建筑柱础石探析
浅析《腾飞提梁壶》的创作理念
“脚下的风景线”——柱础
绍兴地区传统柱础样式演变及保护研究
浅谈紫砂“龙跃神珠壶”的造型及其艺术价值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南汉国宫殿十六狮柱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