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艺术之我见

2014-12-26史何飞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创意当代艺术危机

史何飞

摘要:国际当代艺术体系的西方化实质使得尽管火热的中国当代艺术无法摆脱其阴影。尽管弘扬本土文化和艺术是当下艺术家的口号,但是当下的艺术作品却依然沉寂在西方艺术的阴影下,提倡创造具有中华名族传统特色的创意的作品刻不容缓。

关键词:当代艺术;创意;危机

自从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退去了中国当代艺术虚华,喧闹,哗众取宠中国当代艺术是表现当代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的中国艺术形式,与中国精神的疏离使得中国当代艺术以西方化为代价而获得了全球的轰动效应,不断被炒作而火热的当代艺术早已处于危机之中。为了应和西方的口味,大批令人匪夷所思的作品横行。这是一种创意的缺失,一种艺术的危机,巨大的危机。

一、当代艺术面临的创意危机

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的迫害和对西方文化的封锁也导致中国当代艺术西方化的重要原因之一。1966年8月19日北京城开展“破四旧”运动。无数优秀的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大量的国家文物遭受洗劫,许多知识分子、民主人士和干部遭到批斗。20世纪60年代,世界处于巨大的变革中,艺术也在动荡中经历了裂变。在西方,艺术有现代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的新阶段。西方艺术异常活跃,发展迅速。二我国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许多知识分子、民主人士和干部都得以平反。艺术家们终于可以重新创作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作品。这时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

对外开放,中国敞开国门并采取了积极吸引外资、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西方先进的文化和思想的政策这对于中国当代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方先进思想和艺术进入中国,为中国艺术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打开了中国艺术家的视野。但是,在我们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文化的同时也面临着西方国家企图趁机对我们进行经济和文化上的殖民,学术界称之为后殖民主义。经济上西方国家试图垄断我们的市场。长此以往,中国人民被后殖民主义殖民化产生了崇洋媚外的心理。中国当代艺术在这种大的社会环境的熏陶下也开始了对对本土文化和艺术的全面否定和西方当代艺术形式的狂热追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的市场经济的经济政策引来了拜金主义的盛行,许多中国“艺术家”在浮躁的功利主义支配下,制造大批媚俗、媚外、粗制滥造的作品。这样的“艺术作品”没有真正的价值。其中,在2012年第08期的《艺术市场》中朱其总结了十个不看当代艺术的理由:“1,拼贴,······2,复制,······3,挪用,······4,摆拍,······5,里希特,······6,达米恩·赫斯特,达米恩·赫斯特发明的手法这几年也被广泛模仿,······7,基因交配错误的怪物人,······8,山水画、明清家具、假山石,人民币、麦当劳、卡通人,······9,杜尚、达·芬奇和德拉克洛瓦,······10,矿工、小姐和农民工,······”这篇文章以非常犀利的文笔揭露了在西方艺术影响下的中国当代艺术的状况,把事实血淋淋地暴露在阳光下,言词堪称一绝。

二、寻找创意

有人说“创意只能生活在疲累大脑的最深处,有时候实在寂寞了就玩一玩游戏,或者上上QQ和朋友聊一聊,总之不能让它憋死,只有在追逐中体现活动的生命才显得有价值。”古代的文人雅士们通过登高、游历、饮酒来积极地寻找兴致的出发点,作为现代人亦有自己寻找创意的出发点。

(一)永远都留心注意和收集每一件事物

20世纪60年代,在一部介绍IBM电脑的影片中,有一段对创作流程极佳的描述:片中的旁白说:“艺术家对艺术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他们无时无刻地关注着这个世界,关注着没见事物,并把它们一一起来。他们什么都不排斥,也不做完全的批判。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会在收集的物品中仔细寻找,找出对解决问题有帮助的那部分东西,用新的方式对其诠释,积极探索新的出路。他们就这样地去观察着身边每一件事物,并时刻蓄势待发。”

(二)把每一件事物都看成是有生命的

捕捉那些你找到的没有生命的物体,并尝试去发现隐藏在它们背后的生机。在没有人的时候,它们会做些什么?刻意地去追踪它们的行为及社交活动,当然,可能你需要默默地去运作这一切。

(三)时常改变你习惯的路线

在把熟悉转化为意识之前,必须要把人们对某事某物熟悉的认识破除掉。我们必须要放弃对某些问题的争论,如果那些问题是没有解释可言的话。其实许多物品都很常见和普通,但从你发现它的那刻开始,他们开始转弯,变得与众不同。同样一棵树,当我们再远处和近处观察它时,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四)用你喜爱的方式,记录下你发现的点滴

收集一些你觉得有趣或者可以激起你好奇心的东西,以某种方式把它记录下来,比如素描、拍照或者日记。当然,冷静下来,会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推敲的。

三、结语

艺术家是文化的守护者。传统是艺术之根。把中国当代艺术比作一棵大树,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土地,生活就是阳光,创意就是雨水,西方文化就是除了阳光、土地和雨水之外的养分,如果失去的创意,就如同大树缺乏雨水的灌溉,即使拥有阳光和土地的养分,也会枯死。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创意的重要性,相信当代艺术家们一定会把中国打造成更加出色,更加辉煌的艺术之家。

【参考文献】

[1]凯瑞·史密斯,带上我找灵感[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2]朱青,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朱其,十个不看当代艺术的理由[J],艺术市场,2012(08)

[4]刘光裕,艺术形象和社会生活——再谈源于生活和高于生活[J],文史哲,1982(06)

[5]沃纳·霍大曼,现代艺术的激变[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张尧健,艺术源于生活——谈“青蛙玉泉”、“锦绣中华”茶具的创作[J],江苏陶瓷,2008(01)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创意当代艺术危机
当代艺术看得懂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停电“危机”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广告招贴设计中的图像创意
广告图形设计教学之创意性思维研究
浅谈运动品牌标识的设计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