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班级凝聚力
2014-12-26林超
林超
摘 要:班级凝聚力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依靠力量,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就班主任角度看,对如何提高班级的凝聚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班级凝聚力;班主任;班级活动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有人说过:“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集体的自身力量就是班级的凝聚力。一个班集体就好像是一个人,由无数个细胞(个体)组成,才具有行动、语言、思维等能力,如果所有细胞全部异常,不能统一行动,那么,这个人也就成了废人。
班级凝聚力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去形成、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呢?首先作为班主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有明确的班级奋斗目标
目标是路牌,指引前进的方向;目标是火把,能燃烧人的潜能。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就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级学生的潜能。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便没有前进的动力,学生也就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的高度是需要集体的配合与努力才能够达到的,这个目标是远期、中期和近期目标结合而成的,这个目标是具体且可实现的,因此作为班级组织者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各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并带领同学们去实现,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当充分调动与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次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体验到集体努力获得的成功所带来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样,班级成员就会紧紧团结在一起,为完善与发展集体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奋发努力,形成巨大的凝聚力。
二、建立一支得力的班级骨干队伍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认为,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管与教育的精华,在于教会学生自我管理,那才是班主任的最大成功。而学生的自我管理主要体现在班干部的工作能力上,因此班干部的选举和培养是提高班级凝聚力的关键所在。班干部在班里面应当具有榜样的力量,他们思想觉悟高,大局意识强,是班主任联系班级的纽带,也是班主任的左臂右膀。作为班主任应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才能去组织和管理班级同学的学习与生活,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积极性,大胆“放权”给班干部,在适当的时候对班干部的工作给予肯定与指导,对其不足进行补充,给学生做后盾,为学生担责任,解决班干部的后顾之忧,使班干部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与班级的中坚。班干部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增强了,班级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当然,班主任不能将全都班级工作都推给班干部,完全放手不管,班主任本身作为班集体的一员,也应当积极参加到班级管理活动中来,把握大方向,结合班级实情和班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对班干部的工作提出适当要求,形成以班主任和班干部为集体核心的班集体。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集体活动能发挥娱乐、导向、育人的功能,班主任要积极组织、参与学校各项有意义的活动。班集体是在实现班级奋斗目标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和巩固起来的,目标是班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而组织相应的具体活动则是班集体向着既定目标前进的重要形式。在活动中,学生相互关心、鼓励,相互尊重、理解,相互协作,从而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对集体的责任感、义务感。活动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集体的存在,在活动中,同学们为了具体的、集体的目标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积极为活动建言献策,为了活动的顺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班级活动促进了学生间的交往和团结,巩固了班集体。许多优秀班主任的经验证明:“寓教育于活动”,是实现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和班级凝聚力的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四、用爱心教育学生
教育不能没有爱,相信每一位教学者都会同意要教育一个人,首先应当如同爱护自己的亲人一样爱护受教育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与技术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教育对象。”班主任要像爱护自己的孩子、弟妹一样爱护学生,对学生要始终表现出关注和热情,针对每一位同学的性格特点,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批评,严格而不严厉,包容而不纵容。同时,班主任的爱应当是公平的、无私的,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差、相貌的美丑、经济条件的好差而对学生另眼相看。感情是相互的,只要班主任能真情付出,学生必然会真情相报,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有了真情,有了关爱,我想没有比这更具有凝聚力了。爱是黏合剂,让学生紧紧地围绕在班主任身边,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一个具有强大班级凝聚力的班集体,必然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集体成员之间相互教育、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班主任无为而治。但是创建一个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说得简单做起来难,这有赖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点点滴滴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扬长避短,积极探索与创新,形成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严丽君.良好班集体的培养[J].辽宁教育,1994(4).
[2]魏书生.班主任漫谈.漓江出版社,2008-04.
?誗编辑 段丽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