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思维情境 建构高效生物课堂
2014-12-26薛玉梅
摘 要: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课例,针对于一些理论性强、抽象的、教师又普遍感到讲解有难度的教学内容,尝试通过创设思维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挥其主体作用,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探究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促进心理机能的发展。
关键词:抽象内容;创设思维情景;有效课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第七章第一节的内容,教学重难点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看似明白,可学生遇到具体现象解释,似是而非,甚至有的学生无所适从,学生未真正理解“进化学说”。结合本节课,剖析如何在生物教学中不同阶段应用创设思维情境,以促进学生在协作与讨论中实现对知识、方法等合理建构,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思维情境,设疑导学,引入新课
高中生的认知和情感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较强。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善于选择教学材料,善于创设思维情景,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质疑的欲望。
生命究竟是怎样起源的?历史上对这个问题也存在着多种臆测和假说,提供关于生命起源假说的素材,如女娲造人、创世论、生物多样性图片等资料,设计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所以,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尽量创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心理。“导学”的中心在于引导,引在堵塞处,导在疑难处,搞好引导,能有效地促进思维状态的转化,就会引发学生解疑的需求。
二、新课进行中创设思维情境,引发学生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教师在课堂中创设思维情境,有目的地引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辅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在教师的导向性问题指导下,学生便有了展开思维的动因、时间和空间,即让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思维情境中不断进行探索活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1.创设对比思维情境,化解重难点
教学的重难点处理上,设置阶梯式的思维情境,能让学生尝到自己“踮起脚尖摘苹果”的甜头,教师可以巧妙地在新旧知识的联系点上下工夫,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应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设置问题,在学生讨论中把问题逐渐深化,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追寻知识的真谛。
长颈鹿为什么脖子长?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教师精心设置对比思维情境,设置诸如:拉马克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生物生存条件、手段、动力、基础、生存的结果是什么,通过两位科学家你体会到科学创造具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引导、点拨,并展开课堂讨论,让学生领会进化论学说的主要内容、历史贡献和局限性等知识。正是因为开展了诱思探究课堂教学,使课堂充满了激情,学生充满了自信,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2.创设类比思维情境,突破重难点
重难点的突破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创设类比思维情境,让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思维情境中不断进行探索活动,能使知识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内化。
播放视频“英国桦尺蛾事例”,设置类比思维情境:桦尺蛾体色的改变主要受哪些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几个品种的鸡与原鸡相比,这些品种的鸡是怎样产生的?达尔文在对各种生物新品种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什么启发?类比教学中引导学生得出关于“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概念,并利用表格对比二者的主要异同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难度大的问题,教师要设计一些铺垫性的问题,搭桥铺路,化难为易,化隐为显,巧妙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人物再现,体验历史情景,创设思维情境,学生充当历史的“参与者”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模拟角色情景(展示牛津大学著名辩论会),让学生参与表演,通过学生模拟历史的片段,来体验科学家探究的历程,体会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学说时的勇气,而这种勇气也正是来自于他对于科学真理的寻求。感悟列宁在总结达尔文进化论的意义时说:“达尔文的著作最后把上帝从自然界赶走了,生物科学便站立起来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塑造学生献身科学事业的美好心灵。
总之,教师要善于挖掘课程中的思维能力因素,努力为学生创造思维情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和启迪,促进思维联想,有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再创造”,使原本沉闷乏味的课堂气氛变成了自主、探究、合作、和谐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在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逐步提高,对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突破教学难点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钱晓春.生物课堂情境创设浅见[J].考试周刊,2012(41).
作者简介:薛玉梅,女,教育硕士,就职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研究方向:中学生物学教学。
?誗编辑 李 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