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情景创设策略分析
2014-12-26李腾腾
李腾腾
摘 要:当今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且学生兴趣不足,教学质量不高。。教学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探究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情景创设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293-01
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教学中,教师常常通过大量题来重复训练学生的计算,没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只重视计算的结果,不重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使计算教学陷入机械僵硬、枯燥呆板的误区。学生普遍认为计算教学枯燥无味,不愿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缺乏精益求精的计算态度和精神,导致了大多数学生的计算能力差,准确率低。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在计算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情境创设在计算教学中的几点应用,以求抛砖引玉。
一、构建生活教学,把实际生活中的计算渗透到教学中去
小学生年龄小,心智发育还不完全,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同时自制力比较差,他们一般很难把课堂40分钟全部听进去,尤其是对于像数学计算课这样枯燥单一的课堂,更容易引起他们的课堂注意力的分散。但是小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很发达,他们对生活中具体可感的实例比较感兴趣。所以在计算课开展情境教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根据课程目标,巧妙运用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把生活这个“源头活水”引进数学课堂,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四则运算”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富有爱心,以及好面子、爱表现的特点,出示以下题目:班里将要举行为山区困难学生送温暖活动,共有35名学生,其中女生16名,男生每人捐献15元钱,女生每人捐献12元钱,请问,班里男生共捐献多少钱?班里女生共捐献多少钱?班级全体学生共捐献多少钱?这样有意义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心,另一方面,又促使学生非常认真地计算他们的爱心数量。这种一举两得的生活实例,不仅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美好情操。
二、使用游戏教学,开展游戏式的课堂教学
孩子改不了玩的天性,因此小学生贪玩是必然的,他们对很多娱乐性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鉴于此,在数学计算课开展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构建游戏教学情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参与性和积极性。小学数学教学就内容来说比较少,也相对简单,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或者自己设计一些游戏教学的环节或者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游戏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一定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的内容,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能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样才能让课堂更加有效。例如,学生们学“9的乘法口诀”时,可以让学生做这样一个游戏,就是用十个手指头来帮助记忆9的乘法口诀表。玩法是把两手的手心对着自己,从左往右给手指头编上号,当第一个手指弯下来时,就念一九得九,弯下的手指可表示因数一,伸开的9个手指则表示积,当第二个手指头曲下来时,就念二九十八,左边伸开的一个手指表示十位,右边伸开的八个手指则表示个位,这样以此类推,一直到九九八十一。这种玩法,能让学生很快掌握口诀法则,一个个玩得不亦乐乎,完全忘了这是在背枯燥的乘法口诀表。
三、巧用教师计算错误,拓展生成性资源的情境创设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对于这些错误,如果教师能够灵活处理,在让课堂顺利进行的同时,还很好地利用到这一动态的生成资源,那么这样的教学将会变得更加精彩,也会拓展生成性资源的情境创设。毕竟课堂生成资源是一项永远会存在的资源。教师如何科学有效利用这一资源,除了正视课堂教学中发生的每一件事外,还需要教师及时捕捉在课堂上所闪现出的每一个教学智慧,进而演绎教学的精彩。要知道学生并不是一个无限接纳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为此,我们应该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的思维和观点,及时满足学生探究欲望,正视自己及学生所犯的错误,树立只要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的生成资源,就应该合理科学利用的观点。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动向和教学事件,时时调整教学策略,进而激发出学生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
四、实施互动教学,让学生体验计算的过程
当今的小学课堂应当重视学生的参与一时,改变被动的接受的教学模式,所以开展体验化的情境教学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学习凑十法时,老师拿两盒粉笔,一盒子有9支,另一盒子有4支,老师就可以问学生:“怎样放才能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支粉笔?”这时候让学生自己参与,自己动手尝试,结果就自然而然地得出来了。情境教学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其中,这样他们才能对知识的记忆或者理解更为深刻。除此之外,在小学数学课堂开展情境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巧用多媒体,实现知识的直观性教学,让学生通过眼、耳、手的协作来完成教学任务。
好的课堂不仅需要教师深厚的功底,同时需要学生的参与及对情境的把握,否则学生只停留在情境的表面,无法及时沟通情境与要学知识的联系,那么看似热热闹闹的一堂课,它的有效性会降而不升。若真如此,就会违背我们教学的意图和初衷。所以我们必须要钻研教材,全面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才能创设学生喜欢的有效情境,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有效教学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