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小学习作教学

2014-12-26李大辉

新课程·小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习作优化信息技术

李大辉

摘 要: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可见,习作教学十分重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指导学生把从读中学到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再现生活,积累习作素材,从而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习作;教学;优化

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把现代信息技术和习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把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方法,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发挥学生模仿、借鉴、创造以及想象能力,拓展写作教学路径,加大写作训练力度,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创新仿写欲望,培养写作技能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摹仿前人之作。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文中进行仿句、仿段训练,这是一种提高写作能力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第七课《桂花雨》第五自然段,我让学生把描写桂花乐的这几个句子反复朗读,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出一幅幅桂花从树上纷纷落下来的动画场面,并结合生活实际发挥想象进行创新仿写。我班学生张婷(化名)把摇花乐仿写得非常生动。她在文中写到:“……我仿佛看到了桂花像春天的小雨点、像夏天里飞舞的蝴蝶、像秋天的落叶、像冬天飞扬的雪花,从空中飘飘悠悠地飘落下来。桂花落到我的头上,像戴了一顶金色的帽子……”小作者把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写下来,既学到了表达方法,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再现经历,提供习作材料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生活中有源源不断的写作材料,待学生去发现、去挖掘。学生也有亲身经历去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获得第一手材料,但对于有的学生来说这材料往往只有一个大概。他们只注意自己的感受,对于周围的事和人的活动是模糊的。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大量视觉、听觉影像,再现经历,丰富学生表象,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人物、事件等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他们提供了作文的素材。

例如,写一次运动会,如果学生参加比赛和观看比赛场面后就让学生习作,效果不佳。多数学生从开幕式一直写到闭幕式,平铺直叙,记流水账。因为大部分学生记忆只停留在大声的“加油”声中,由于激动无暇顾及参赛队员的动作、神态,还有场外观众的神态和场上热闹的气氛等,有点印象也是模糊的。老师可将录制好的多媒体视频录像展现在学生面前,回展经历,再现场面。这样一篇篇真情实感的习作就产生了。

三、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指导网络阅读,积累习作素材

习作训练不只是停留在课内阅读中指导,还应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传统作文教学的最大困难在于习作材料少,普遍存在学生作文素材积累较少的问题,要写出好习作,必须通过获取大量的写作材料。但是,现在学生学习时间紧,生活单调,不可能事事亲历。这就造成了学生习作的困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起作文就“无米下炊”了。而多媒体网络技术在习作教学中的运用,就能帮老师摆脱习作教学的困境。网络是学生阅读获取习作素材更为便捷的途径,读写结合是小学作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网络阅读量大、内容丰富,包罗万象,蕴涵无穷。充分利用课外网络阅读,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学生阅读,获得丰富而珍贵的习作资料。学生习作时恰到好处地运用,可丰富文章内容。

由此可见,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学方式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给习作教学课堂注入了活力,带来了生机,给学生习作拓宽了空间,放飞了学生习作的梦想,张扬了习作的个性,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效果显著,使习作教学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李建磊.信息技术与小学作文教学整合初探[J].考试周刊,2012(28).

?誗编辑 张珍珍endprint

猜你喜欢

习作优化信息技术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