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
2014-12-26曹科花
曹科花
摘 要:数学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要求我们要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握数学改革方向和要求,实施素质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245-02
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作为主体的学生也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用合适的情绪参与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深化思维。下面谈谈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
一、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并配合小组竞赛,吸引绝大多数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很投入地参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分层提问,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变式练习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交流;课堂小结让学生不仅参与学,还参与教,把教与学的角色集与一身等等。从各方面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课堂参与率。
1、引导学生独立探究为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预留发展的空间
一位教育家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师要在启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独立去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参与探索研究解决问题,努力使学生更多更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如《圆锥侧面积》一课,我设计了由学生先预习,然后试着针对圆锥侧面积的推导方法提出疑惑的问题一环节。学生经过思考提出:“为什么要把扇形面积公式中的弧长用2πR表示”“能否把它转化成其他图形推导它的侧面积公式?”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学生完全有能力从自己读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正是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体现和主体参与能力的锻炼的过程。而教师应该做的则是恰当地引导,积极地创造机会,并给他们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进一步地去探索、解决问题。因此,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我并不急于给学生答案,也不急于让部分理解力强的同学马上作出回答,而是进一步启发、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探索。让学生自己通过理解图形,从而推导出扇形的侧面积计算公式。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推导结论竟然和数学家发现的规律相同,他们激动,他们高兴,这种情绪鼓舞着他们每一节课都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了自我体验、自我发现、自我创新并深感成功的喜悦乐趣。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奥秘兴趣和学习欲望。可见,适时引导学生独立的主动的探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发现中得到快乐,在研究中获取知识,在探索中提高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
2、引入同伴合作学习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供方式
同伴的合作学习,意在通过生生互动,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建构起更深层次的理解,实现学习互补,同时也弥补了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如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发现多数学生因没有去过银行,对利息、利率等相关概念不理解。便首先开展了学生独立探索的社会调查活动。学生通过课下不同形式的调查,写出了各式各样的调查报告后,又利用课上时间,让每一个学生在组内和同伴交流调查情况,在交流中不仅了解储蓄的意义和储蓄的多种方式,以及怎样选择存储的方法最合理,即支援了国家建设,又得到了最大的实惠,并且在组长的带领下,研究了利息的计算方法寻找到了利率问题的等量关系。最后出示例题,学生在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学会了较复杂的利率问题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答。这样的自主学习,这样的合作交流,使学生的积极性及灵感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多向交流与合作,使每位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关注学生的情绪表现
课堂情绪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交织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是学生一种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是潜意识的显现,属于感情的东西。学生的课堂情绪受到学生内外部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影响学生课堂情绪的外部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指来自教师情绪的影响。我的方法是一要让学生具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二要让学生能自我控制、调节学习情绪,配合教师调控自己学习的消极心理。三要让学生都各进所能,感到踏实和满足;四要让学生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为使学生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学习,教学中老师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教师在课堂上要保持高涨的情绪
在交往活动中,交往双方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对方,产生共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情绪如何,对于学生能否积极愉快地进行学习至关重要。教师在课堂上保持高涨的情绪、饱满的精神能起到沟通师生的感情、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的作用,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
2、教师要热爱学生
让学生感到教师的爱,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互相好感,互相尊重,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
3、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羞耻心。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会使他们产生自负和抗拒心理,从而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如一位学生,特别自尊,一次由于摘眼镜而迟了一步做数学练习,受到教师的呵斥,双方僵持,一直到班主任出面才解围。以后,这位学生的数学成绩一路下滑。可见学生的自尊心是学习的源动力。
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转变态度都与思维有关,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思维过程”,所以教学中应让师生思维得到暴露,信息得到交流,给学生以自由想象的时间,将数学教学作为“思维过程”来进行。
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获得数学经验,而且还要使学生树立数学意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正确的数学态度、培养良好的个性,尤其是克服学习数学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障碍。从而培养学生上进心理的萌生,促进上进心理的发展,重视学生最佳心态的养成。
上述几点尝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使教师变独角演员为导演,充分发挥了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可以这样说,教育是把学的东西忘了后剩下的东西。要热爱学生,尽可能的了解学生,尽可能多的尊重学生,让学生用内心的体验和创造去学习。教学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一部分。传统的“蜡炬理论”已不适应新的形势的要求。课堂应是师生双方实现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