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教学之微课教学初探

2014-12-26胡宇锋

新课程·上旬 2014年10期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教学

胡宇锋

摘 要:信息技术课程不同于传统学科,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当前,利用微课进行信息技术教学,不但实现了分层教学,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微课教学目前仍未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很多内容亟待研究。

关键词:教学;信息技术;微课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传媒等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微信、微博、微电影、微小说等逐渐在我们的日常中崭露头角,整个世界逐步进入了微时代。在这样一个微时代,微课应运而生。

一、传统信息技术课堂存在的问题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中,主旨目标是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信息技术课堂的要求是实践的、开放的、探究的。但信息技术课程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个体的信息技术能力差异较大

由于学生个体存在着学习基础、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等差异,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尤为明显。表现较好的学生电脑操作较熟练,会打字、排版、做动画、图片等,而表现较差的学生鼠标键盘操作不熟练,甚至连开关机都成问题。所以在课堂上,有些学生经过教师简单讲解甚至不用教师讲解,某些内容就已经很熟练了,而有些学生经过多次讲解,仍然不能掌握要领。这样一来,熟练掌握的学生早早完成相关任务,坐在那儿无所事事,而没有掌握的学生则是越做越不会,整个课堂就变得乱糟糟的。而作为教师,一方面要照顾熟练的学生,给他们拓展相关内容,另一方面又要照顾不熟练的学生,一遍遍不断重复地讲解相关操作。

2.信息技术课堂不是讲究创新意识的培养,而是培训熟练的操作工

信息技术课程是对学生创新意识要求较高的课程,但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作为教师,追求的最终结果往往是这样的:这些学生对这些操作熟练掌握了没有,以后碰到这样的问题会不会操作。所以在课堂上,教师经常会要求学生不断重复某一操作,并且花大量的时间讲解,留给学生操作的时间非常少,更谈不上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了。其实,电子报刊的制作、电脑绘画的制作、音频视频的操作,对创意的要求往往大于对技术的要求。而我们的传统教学却将学生的思维固定在了某一框框里,学生技术掌握得再好,也制作不出优秀的作品。

3.信息技术教师重复劳动多,课堂教学不再有激情

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师一周的课程大致为10~18节不等,而信息技术课在初中阶段一般只有七、八年级开设,这样算下来,一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一周中重复的达到了5节以上,最多时达到了9节左右,试想一下,同样的课程一周内连讲七八遍,再怎么有激情的教师也会越讲越无趣,更谈不上生动的课堂效果了。

二、微课如何影响信息技术课堂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是信息技术课堂一种教学资源,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资源,也可作为课前、课后学习的资源。

1.分层教学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微课为实现信息技术课堂的分层教学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由于各种原因,学生之间的差异不可避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责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学有所获。在利用微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立不同难度的内容,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例如,在教学《封面和封底的制作》时,可以设计不同的微课。最简单层次的要求,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图案或自选图形,自行组合制作一张封面;稍难层次的要求,可让学生插入一些自选图形来制作封面;最难层次的操作,可让学生利用自选图形的绘制、插入、组合等方式来生成新的自选图形。这样的话,一堂课下来,基础稍差的学生能有相应的作品呈现,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因为在制作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创意,使作品更加具有独立性,能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微课中不同层次的操作就有效解决了分层学习的问题。

2.以学生为主体

微课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资源,在利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极大地淡化了教师在课堂上主导地位,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微课教学的一开始,可以先抛出问题,由学生自行思考该如何解决,并进行相应的操作。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再来看相应的微视频。这样一来,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并不是一味地模仿,而是在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尝试,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再加上微视频的重复播放性,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同时,不断尝试各种操作方法,再与微视频的内容比较并印证,这样就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条件。

3.利用好微视频

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熟悉了制作微课的设计流程后,往往花较短的时间就能完成一堂微课的制作,在利用微视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必花大量的时间作重复的讲解,这个操作完全可以由微视频替代,而教师的主要精力可以放到学生在课堂的实时反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于教师来说,每次面对不同班级的学生,都好像在上一次新的课程,因为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情况总是有所区别的,这样一来,极大地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避免了教师在经过多次相同内容教学后产生的惰性。

综上所述,微课教学模式的诞生,解决了很多信息技术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但对于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并不能说它具有百分之百的优点,可以完全取代以前的所有教学模式。或许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出现。但我们认为,正是由于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不断探索,才能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能够跟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步伐,使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爱上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微课信息技术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