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一跳就能摘苹果
2014-12-26边玉芳等
边玉芳+等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儿童认知发展;实验研究
一、引言
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如果对学生的要求太高,可能会使学生因达不到目标而失去信心;而对学生的要求太低,则又可能会使学生觉得太容易,而不去尽力。那么教师的要求应以多高较为合适呢?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Lev Semenovich 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或可能发展区)理论就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所谓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就是指儿童实际认知发展的水平与他能够达到的认知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在此种情形下别人所给予儿童的协助,即称为鹰架作用(Scaffolding)(意指协助对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为现有发展水平,即儿童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独立完成任务;第二种为最近发展区,是一种准备水平,指为儿童尚未能独立完成任务,但在他们的帮助启发下可能独立完成任务的预期。教学的作用就是要把最近发展区水平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随着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又会产生新的最近发展区,如此循环往复,学生在两种发展水平的矛盾运动中,被不断推向新的更高的发展水平。下面所介绍的这个“摘苹果实验”正反映了最近发展区理论。
二、实验介绍
1.实验目的
了解与研究不同要求对学生的影响。
2.实验过程
心理学家将一群学生随机分成两个小组,让他们各自摘悬挂于半空中的苹果。两个小组的摘苹果任务有所不同:对第一小组的学生,让他们一开始就去摘悬挂高度超过自己跳跃能力的苹果;对第二小组的学生,则将苹果悬挂在他们通过努力跳跃就能达到的高度,然后再逐步提升高度。心理学家认为:又红又大的苹果对两个小组的学生的诱惑力是相同的。因此,开始时两个小组学生都非常兴奋,都不断地去尝试,不断跳跃去摘苹果。摘苹果的结果不难想象:第一小组的学生根本摘不到苹果,因为悬挂的高度远远超过了他们的跳跃极限,远远超过了他们的能力;而第二组的学生不仅摘到了不少苹果,始终保持着刚开始的激情,而且跳跃能力也有很大的长进。心理学家紧接着让两个小组的学生都摘同样高度的苹果,令人吃惊的是情况大不一样了:第一小组的学生懒洋洋的,他们中的多数人走过场地应付几下,明显感觉失去了兴趣;第二小组的学生则充满活力,他们不断跳跃,而且跳跃的平均高度明显高于第一小组。
3.实验结果
显然,第一小组的学生由于努力未果,形成了不良心态,大都失去了信心;而第二小组的学生由于不断努力,不断进步,显得踌躇满志,信心百倍,取得了较大的收获。
三、实验应用
我们从实验中得到的启发是,一方面,我们要了解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另一方面,运用最近发展区进行有效教学。那么,在确定儿童发展水平及其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只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我们所说的“最近发展区”。因为儿童的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是动态的,它取决于教学如何帮助儿童掌握知识并促进其内化。教学不等同于发展,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地决定发展,但教学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一方面决定着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和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准确定位,扮演好“促进者”的角色,帮助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不成熟到成熟,最终是要促成学生不再依赖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判断,学会选择。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首先应该对儿童进行动态评估,对发展中的个体处于什么水平(包括身心发展水平和知识水平)适时作出准确的评价。学生是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是发展中的个体,具有自动性、能动性、创造性,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从最近发展区理论出发,教师应了解学生能独立解决哪些问题,即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发展水平,还要了解学生解决哪些问题时仍需要提示、引导和帮助,即可能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教师只有明确了这两种水平,才能找到教学的重点,有的放矢。
在对学生的水平进行定位后,教师需要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能使他们在一次次成功的鼓舞下继续冲击新的更高的目标。而学习目标过高,没有由低到高的梯度,则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时候学生之所以在学习中有很大的惰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教师和家长设立的学习目标过高,远远超过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秘诀之一就是定出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学习目标,即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苹果”。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学生的成绩较差,而且很难听懂老师上课的内容,是“硬着头皮”坐在教室里的,而老师如果提出远远超出其能力水平的要求,则不仅会使其失去兴趣、失去信心,甚至有可能产生惧怕或者逆反心理。因而,教师在备课上课时,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又如,在高中的实验科学课上,教师或许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个支架:实验前,就如何进行实验对学生进行详细的指导;之后给学生一个大体的框架,让学生运用这个框架去组织实验;最后,要求他们完全独立地进行实验。
也就是说,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学习的最佳期限”,不应盲目拔高和迟滞,以免错过“最近发展区”。教师应该对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挑战性认知任务和支架,使得学生可以借助支架来参与问题解决并获得意义上的理解,从而确保学生最终独立地完成任务,也确保教学获得最大效益。
从古至今,人们对因材施教的一般看法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施行相应的教育”,就是使教学的深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不能只依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来进行教育,而应该有所超前并密切关注其最近发展区,从而引导学生发展。因此,教育者在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时,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更要了解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根据学生个体之间的个别差异,寻找其最近发展区,在教学中加以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促使学生共同发展。
(选自董奇、边玉芳教授主编的《经典心理学实验书系》之《教育心理学》)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北京,100875)
编辑/王抒文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