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4-12-26杨辉
杨辉
摘 要:为了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初中越来越重视美术教学。在以往的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普遍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也缺少相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内容,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初中美术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只有学生拥有创造能力,才能确保国家的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初中时期的学生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能力强,容易接受新事物,因此,应当改变当前初中美术教学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现状,提出改进措施,才能为国家塑造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美术教学虽然得到国家不小的资助,然而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两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方面,初中美术教学方式较为陈旧,教学本身并不具备创新精神,课堂上教师的教学以理论讲解为主,缺乏实践方面的内容。这种现象较为明显,因为许多美术教师对课堂的组织能力不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也不
强,因此把大量时间花费在对理论的讲解环节上,从而使课堂气氛沉闷,难以提高追求新鲜事物的学生的兴趣,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总之,对于美术教学一定要避免机械式的理论灌输。另一方面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更新慢,部分家长认为学生上初中的目的就是要努力学习、提高成绩,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这种重视学习、轻视实践活动的错误认识也会严重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不少家长公开质疑初中美术课程存在的意义,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是美术生,学习美术没有任何意义,投入时间过多会影响到其他考试科目的成绩,因此不少富有创意的美术活动都因得不到家长的认同而被迫取消。
二、提高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1.提升教师的职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教师是课堂的指引者,即便在受到质疑的美术课堂上,依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教师自身美术水平的高低将会深刻影响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了提升初中美术教师的职业水准和教学水平,一方面学校要在美术教师招聘时加强筛选强度,确保教师拥有从业合格证,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要抽查教师的到岗情况,
实时对教师的课程内容进行记录。一旦教师的整体专业素质提升,就会为新时期的创新能力教学打好基础,相互间多交流,给学生一个提升创新能力的广阔平台。
2.改变学生家长对美术学校的偏见
为了更好地开展美术活动,必须让学生家长认识到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家长对学生的支持将会使学生更加热爱美术,父母长辈的言语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风向标。为了增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让家长更加配合学校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多借助于家长会等活动形式,改变家长原先扭曲的观念,让家长也加入到重视素质教育的行列,清楚地认识到美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强大指引能力,从内心真正地支持学校的教育内容。
3.活跃课堂气氛,营造创新氛围
美术教学课堂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摇篮,为了改变目前枯燥、单调的美术教学的现状,必须对课堂氛围做出调整,改变以往半封闭的状态,让越来越多的美术实践活动进入美术教学课堂,使课堂变得更加开放。学生在良好的氛围内能够激发各个感官的活性,更加主动地投入创新的环节中。美术不同于数学、地理等强调理论重要性的学科,只有多实践、多思考才能在美术上有所造诣。美术教学课堂是一个良好的平台,虽然大多数学生并不会因为美术课的开设而表现出极强的美术天赋,但是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在这样一个无拘无束的环境里自由发挥、释放压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更重要的是获取了新的学习能力和更加清晰的头脑,在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更强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4.加快建立美术教学评价机制
一旦建立起科学的美术教学评价机制,可以在提高教师组织教学积极性的同时,鼓励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这种评价机制强调大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区别于以往的反复、单调的培养方式。教师在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时应当对其创新能力进行深入考查,增加创新能力的比重,拒绝单一标准,推崇多重评价标准,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教师应当优化考核形式,尽量避免用单一作业的形式对学生能力进行考查,应当让学生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下表现出其美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为了实现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认清当前实际美术教学的情形,积极地从学校、家庭、学生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让学生家长和学生自身意识到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同时要从教师、课堂氛围等入手,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策略,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地从美术教学课堂上增强自身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朱宝成.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7):69-70.
?誗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