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万里长》:跨越70年的重庆寻根
2014-12-26邓明珠
邓明珠
2008年4月,荷兰小伙子张克雷,执着于自己身体里流淌着的中国血脉,凭着仅有的一些线索,来到重庆寻根,从而展开了一段70年来,曾在战时重庆生活过的中荷两国的外交官们传奇的人生故事。2014年11月17日晚8点15分,纪录片《沧浪万里长》在重庆卫视首播,该片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荷兰王国在重庆设立外交机构,与中国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从而建立起深厚友谊并延续至今的历史。同时,在该片的最后,也表现了今日重庆开辟“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推进重庆与欧洲特别是荷兰的经济贸易联系,努力建设“新丝绸之路”的现实。《沧浪万里长》一经播出,受到了普通观众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好评。在首播的两天后,该片的总策划、顾问周勇教授(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和总导演兼制片人成胜(重庆卫视新闻评论栏目《新闻解码》制片人)做客重庆文艺广播,讲述拍摄《沧浪万里长》背后的故事。
问:为何选择中国与荷兰的关系来描述抗战历史?
周勇:其中的原因既有偶然也有必然。
201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介绍我认识了一个荷兰籍的华裔青年,中文名字叫张克雷。他告诉了我他的家族故事:张克雷的爷爷张曾庐和大爷爷张曾福从1929年起就供职于国民政府的外交部。抗战爆发后,一家人于1938年从南京迁到重庆。1944年,大爷爷张曾庐出任中华民国驻荷西印度威廉斯坦领事馆领事;1945年,爷爷张曾庐被中华民国政府任命为中华民国驻荷兰大使馆外交官。从此一家人远离故土,漂泊海外。2008年,张克雷只身一人来到重庆,一边在重庆教书,一边追寻先辈的足迹,希望整理出他们家族在重庆的历史。一个外国青年在重庆举目无亲,无依无靠,还要对一段历史追根溯源谈何容易?于是我的朋友找到了我,希望我帮助张克雷“寻根”。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是2011年12月26日,我与张克雷进行了20分钟的见面交谈。在这次交谈中张克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黑眼睛、黑头发的他,既有着西方人的聪明和执着,同时又有东方人的谦逊和谨慎。于是,我开始帮助这个华裔青年去寻找他们家族的历史。经过两年的努力,不但寻找出了他们家族的历史,同时也把重庆和荷兰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这段历史全部挖掘了出来。这真是一个非常偶然,又十分巨大的收获。
从必然来说,我从事重庆史和重庆抗战史的研究已有30多年。但在这次偶然的接触荷兰这个国家的时候,发现这个小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不可小觑,在众多同盟大国当中它曾发挥过相当重要的作用。中国人对荷兰人的第一印象是“海上马车夫”,荷兰曾经是一个很大的殖民帝国。但在抗日战争时期,荷兰却和中国结盟,共同反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将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在重庆设立大使馆;1945年和中国通过外交谈判,废除了此前两国之间的不平等条约,签订了新的条约。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荷兰在1950年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西方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可以说,在抗日战争时期,荷兰在与中国的合作中,开启了一个殖民帝国的“东方转型”。我们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花了3年时间,对以重庆为历史舞台的战时外交问题进行了一个初步的研究。尤其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与荷兰的外交关系,战时荷兰驻中国的外交官以及张克雷这种家族历史的演变进行了研究。研究撰写了《旧日重庆中的荷兰影像(1938-1946)》(张克雷著,2013年由荷兰驻中国大使馆出版)、《走向平等:战时重庆的外交界与中国现代外交的黎明曙光》(1938-1946)(周勇、张克雷著,2015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两部学术著作。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填补了学术上的一个空白,更还原了一段已经被历史所湮没的时光。因此,这部纪录片里呈现的史实都是有证可考的,故事都是由采访对象的口述历史来进行还原的。同时,我们对这段历史的追溯也在关注现实,反映了今天重庆在开辟“渝新欧” 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当中,推进重庆与欧洲特别是荷兰的经济贸易关系,努力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样一个新的蓝图。
问:片名为什么取名《沧浪万里长》?
周勇:“沧浪万里长”取自高罗佩先生送给中国友人的一首七律诗里面的句子,全诗是这样写的:“漫逐浮云到此乡,故人邂逅得传觞。巴渝旧事君应忆,潭水深情我未忘。宦绩敢云希陆贾,游踪聊喜继玄奘。匆匆聚首匆匆别,更泛沧浪万里长。”这首诗里面的“巴渝旧事君应忆,潭水深情我未忘”讲的就是他在重庆的这段岁月,最后一句“更泛沧浪万里长”表达了他对重庆的留恋,对友人的深情,对中国文化的敬仰,也是对两国人民情谊源远流长的一种愿望。这首诗充分表现了高罗佩在汉学方面的极高造诣。我们用高罗佩的诗句做片名,也是出于一份期许,就是珍视二战期间中国与盟国合作的历史,用学术的力量、文化的表达,传承友谊、推动交流,共同为和平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问:这部纪录片有哪些现实意义?
周勇:我先讲一个故事,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荷兰驻重庆的总领事谭敬南先生找到我,他希望我帮助他借着荷兰驻重庆总领事馆开馆做两件事:一是拍摄一部反映中国与荷兰外交历史的纪录片;二是组织中国和荷兰的学者开一个研讨会。我感到,作为一个学者,应该为中国和荷兰的友谊、重庆与荷兰的合作做点事。更何况,我们“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是一个以中国抗战历史文化,尤其是大后方抗战历史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为宗旨的创新型、学术性智库机构。服务国家战略是我们的应尽之责,就答应了。于是我们以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这个平台,充分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数据资料,顺利完成了这样一部有价值的纪录片。从历史意义上来讲,我们“抢救性”地挖掘了一段几乎快被湮没的历史。从中国和荷兰的关系来讲,这部片子从历史烽烟当中延续了一段情缘。在《沧浪万里长》里面记录了张克雷的家族历史,记录了杨乐兰和他父母的经历,记录了高罗佩和他的中国太太的婚姻,表现的是荷兰与中国、与重庆的一种情缘。去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欧洲时从荷兰推开欧洲的大门,中荷两国决定在重庆开设荷兰总领事馆。近年来,中央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去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欧洲亲迎重庆“渝新欧”专列,重庆成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联结点。5月,重庆市政府在荷兰鹿特丹设立了“重庆市物流协调办公室驻荷兰办事处”。《沧浪万里长》虽然主要是记录中国与荷兰在二战时期友好关系的历史,却展示了两国未来美好的发展前景。大家可以通过这部纪录片,找到一个新的角度去重新认识荷兰,甚至更加全面地认识了解荷兰。而且《沧浪万里长》也即将登陆荷兰的电视台和全球各大视频网站,世界各国人民可以通过这部片子更加全面地认识重庆,这是一次交流与合作的成功尝试。
问:抗战文化在重庆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周勇:首先我解释一下“文化”的定义,广义的“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文化”就是语言、文学、艺术和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财富。那么“抗战文化”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所创造的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和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财富。我认为,“坚持国家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精神气质是“抗战文化”最核心的价值。但是我们在片中表现历史事件的时候不是用“形而上”的手法和语言,而是采用平实的、原生态的叙事方式,去表现中国人民、重庆人民以及和中国人民共同承受战争考验的外交官们的坚韧顽强、乐观豪迈以及开放包容的精神面貌。
问:现今荧幕上的抗日题材“神剧”泛滥,如何看待人们对抗日精神的日渐麻木?
周勇: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一场民族解放战争。这段历史里,中国人民承受了很多难以言说的苦难,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可以说,我们是经历了十分艰难的历程才获得了胜利。这段历史不能够被“神化”,也不是靠“戏说”可以一笔带过的。这样做,是对历史的极不尊重。因此我们在《沧浪万里长》里遵循一个原则:真实。真实就是力量!因为真实才能打动人,只有真实才是真正的好看。
问:这部纪录片中大量历史资料的搜集工作如何完成?
成胜:我们尽可能多地去重庆和荷兰的博物馆、研究机构还有高校参观,探访了许多二战时期的遗址。片中呈现的影像资料、照片和留存的老物件等,这些历史素材都经过了严谨地核实,部分资料还与相关机构签署了版权使用的协议,片中的很多资料都是首次在媒体上公开发布。最重要的是我们“抢救性”地采访到了几位已入垂暮之年的见证者。他们对这段跨越70多年的历史的回忆与见证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问:这部纪录片与一般同类型题材的纪录片最大的区别?
成胜:长期以来,历史文献类的纪录片在国内各类型的纪录片中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类纪录片常常是宏大的叙事有余而微观的视角欠缺。《沧浪万里长》中出场的人物众多,主次的线索也有好几条,历史资料的信息量丰富。如何让故事的逻辑性和可看性兼顾?我们思考,在叙事中注重将个体家族的悲欢离合与大时代的背景相关联,从小的切口入手以彰显大的情怀,这算是这部片子的一个特点。这部片子中所讲述的绝大部分内容是观众闻所未闻的,比如当时荷兰的外交官、大汉学家高罗佩在重庆步入婚姻,还有当时法国驻国民政府大使的女儿梅里埃小姐在重庆浪漫的跨国恋情,这些都能够激发观众观看的兴趣。
问:在采访几位见证者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感受?
成胜:去荷兰拍摄之前,我们最看重也是最担心的,就是对这几位二战亲历者的采访。他们如今都已是八九十岁高龄的老人,思路是否还清晰?语言交流是否有障碍?我们心里确实没谱。很庆幸,在交流的过程中,几位老人依然能够清楚地回忆许多在重庆的往事。我们其中有位编导拥有扎实的英语口语功底,也确保了我们顺利挖掘有价值、有趣味的故事情节,并且融入片中构成了我们主要的叙事段落和闪光点。84岁的杨乐兰先生为了接受我们的专访,专程从法国飞到荷兰。1939年,9岁的杨乐兰与母亲跟随时任荷兰驻国民政府外交官的父亲杨连山从上海赴重庆生活了5个多月。采访中,他回忆起在战时重庆的往事,谈到中国人民在战火中遭遇的苦痛,以及在逆境中不屈的精神,竟几次落泪。这个细节在影片中有所呈现,并打动了不少观众。
问:如何看待《沧浪万里长》引起的好评如潮?
成胜:我们主创团队一直的想法就是希望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先要讲精彩的故事,再去追求技术上达到国家级大片的水准。整部片子的完成包括了摄影、剪辑、解说、配乐,还有三维动画等诸多环节,非常不易。虽不敢说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我们确实在朝这个方面努力。更深远的想法是,我们希望这部影片的思想性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就算多年以后再来看这部片子,它依然具有较高的价值,而且独一无二。
周勇:播出以来,确实是好评如潮。中央、境外和重庆媒体对《沧浪万里长》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受到了广泛地称赞。他们分别是中央媒体:新华社(新华网)、人民日报(人民网)、光明日报(光明网)、中新社、中国日报(中国日报网)、央视网;境外媒体:香港文汇报、大公报、凤凰台、新加坡联合早报;重庆媒体: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重庆时报、重庆卫视、重庆电台、华龙网、今日重庆、红岩春秋。与此同时,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大渝、优酷、土豆等各大网站都转发了新闻,尤其是该片视频。到2014年11月25日止,百度搜索“沧浪万里长”词组,首发并转载为66400条。
荷兰驻中国大使贾高博认为,纪录片《沧浪万里长》“重构了旧时重庆中荷兰人的工作、生活情境”,作为献礼以“庆祝荷兰‘重回重庆,纪念两国之间源远流长的友谊”。重庆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翁杰明认为,“《沧浪万里长》的播出,在重庆掀起了一股荷兰热。让我感受着中荷两国之间的友谊。祝中荷两国友谊像纪录片《沧浪万里长》所寓意的一样,如万里长江之水,生生不息。”荷兰驻重庆总领事谭敬南专门致信与我,他指出,“我相信这部纪录片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我的许多朋友对该纪录片给予了国际水准的称赞”。我是一个史学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个新闻工作者。这部片子是我们史学研究与新闻媒体、外交机构合作,进行成果转化,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尝试。我们将为此继续努力。
(本文根据重庆文艺广播的采访录音整理,题目为整理者所加。图片来源:周勇提供)
(责任编辑:韩西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