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层建筑设计》课程改革方案

2014-12-25刘圆圆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37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

刘圆圆

摘要: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于2014年六月初举行了为期一个礼拜的五场执教能力培训,上课的是在课程改革中取得良好成效的一些老师,通过他们结合自身所教课程进行课改后取得的一些成果的交流,我开始思考这个学期我所带的一门课程:《高层建筑设计》,这是一门建筑设计专业建筑设计系列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涉及到结构、设备等相关的专业,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课程改革;教学规划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高层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直以来,高层建筑迅速发展,高层建筑的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变革,但有些根本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1、高层建筑设计课程涉及相关专业课程知识较多的特点,导致了其定位的复杂性,对高层设计课程做出了综合性的要求,专业定位多元化的因素,使其难以找到各学科间的平衡点。

2、针对高层设计具体环节的单一训练比较多,比如屋面这个学期的高层分成五个部分来教学:结构、造型、标准层、裙房地下车库以及设备层,每个部分教学过程时间不等,但是连贯性、整体性较差。

3、高层建筑设计应注重学生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教学当中更多的偏向于理性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少有感性的形象思维能力,导致学生忽略了设计的感性因素,缺乏学习激情。

4、高层建筑设计课程分为理论、案例和设计实践三大部分,从整体教学思路上看是合理的,但其中隐藏的问题始终制约着课程的科学发展,如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过程当中比例不高,和理论环节的交叉不够。

二、高层建筑设计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

1、首先,课程的重新定位

建筑设计课程带有鲜明的教学特色,高层建筑设计课程的定位,除了传统的学科特点之外,还要体现出定位的明确性。而从教学效果方面分析,除了要让学生充分掌握高层理论的基本知识,并逐步提高学习兴趣之外,还要让学生在观摩建筑现场之后,绘制图纸和制作模型,从而了解设计过程的细节和方法,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想象能力得意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开发。

2、课程内容的重新安排

高层建筑设计课程内容的分支安排科学与否,直接决定了课程教学效果。在安排课程内容一方面要进行拆分,分成若干个独立的单元进行训练,以增强具体环节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内容要整合,从整体入手,从调研分析,平面与功能系统进行学习。三是建筑造型与空间,强调形象思维能力在设计过程当中的重要性,包括立面设计、内外部空间构成等,并鼓励创新。最后是实践训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检验。

3、教学模式的改革

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较目前实践教学结果分析,教学模式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教学体系环节的交叉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是一门注重实践的教学课程,在课程改革中,要注重更多的实践环节,交叉的环节内容,一是理论教学,二是参观调研,三是模型制作,四是设计实践。应合理安排各个环节的教学时间比重和顺序,引导各环节交叉进行,保证连续性。

扩展学习内容,加强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引用现有的工程案例和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课堂讨论,通过对多案例的对比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改革的评价:教学评价方式的确定,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课程的改革确定细致的评分标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并注意积累。再是成立评图小组,在每个单项设计完成之前进行评图,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三、教学目标定位与模块构建

为了培养具有良好“工程能力”的工程人才,学院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进行了“模块化”构建,其基本指导思想见图1。

( 一) 工程能力的确定

教学目标即能力定位: ( 1) 具有运用现行有关规范( 指国家关于结构工程设计的各种规范的总称,以下同) 手工进行一般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能力; ( 2) 具有运用现行有关规范解决高层建筑施工中一般变更设计问题的能力; ( 3) 具有熟练使用建筑结构CAD 技术进行一般高层结构的工程设计能力。

教学要求: 掌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结构布置特点、结构内力分析方法、构造要求; 掌握建筑结构CAD 技术。此模块共5 个学分,其中理论教学2 学分,上机教学1. 5 学分,实践教学1. 5 学分。整个模块的学时数分为教学( 包括学习指导) 和学生自主学习两部分,两部分学时数的比例为1∶ 1。

( 二) 相关知识内容的调整

“模块化”教学改革对整个人才培养方案来说是全局性的,不是局部的。构建不同的“能力—知识”体模块时,应将能力所需的知识内容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调配,避免相同的知识内容重复出现。以往的课程教学中,讲究该课程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而“模块化”教学体现的是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所追求的是达到能力的要求。值得强调的是应将有关规范内容与设计理论有机结合,避免把理论和规范割裂成“两张皮”; 既要重视设计原理的普遍性,也要重视设计的特殊性。要通过相关知识内容的调整,使“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模块”中的知识内容更有针对性。

三、教学规划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模块”的教学环节分为课堂讲解教学、上机操作教学、工程设计实践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考核五个教学环节。

( 一) 课堂讲解教学

课堂教学以讲解基本设计理论、有关规范等内容为主,加强案例对比分析,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 精讲结构体系的力学性态

对结构体系的性态分析要充分,既要分析结构体系的性态的一般性,也要分析性态的特殊性。重点讲解结构性态反应、理论建立的基本思想、计算参数和计算结果的意义,公式推导可简略一些。通过同一结构体系、不同结构布置方案案例的结构性态对比,学生很容易把握设计中所涉及的重要参数对结构的影响。教学中案例教学方法的效果最好。

2. 重视对规范要求、条款的理解把握结构体系性态反应以及一个构件的性态反应表现到怎样的程度,人们是可以接受的或是不可以接受的,这都必须引入规范加以阐释。判定一个结构是否能用,也必须依靠有关规范做出判断,所以应重视对相关规范的学习理解,而不能仅仅掌握教材内容。理解和把握规范对提高工程设计人员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至关重要。

( 二) 上机操作教学

上机操作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和掌握高层混凝土结构工作性态,分以下三个步骤进行教学:

1. 讲解、练习结构布置

除了强化学生的建模技巧外,主要是要求学生理解规范关于结构布置的要求。如对抗侧力构件、特殊构件( 如短肢剪力墙) 、结构传力途径等基本概念的感性认识。

2. 讲解、练习结构计算参数的输入要求学生按照规范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输入计算,理解各参数的工程意义。

3. 掌握参数的调整和对结算结果的分析通过对结算结果的分析,使学生正确认识结构的性态。

( 三) 工程设计教学

工程设计教学的第一阶段是手工计算高层结构主要构件的结构设计; 第二阶段是利用建筑结构CAD 技术进行一般体型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 四) 学生自主学习

在模块构建时,应明确规定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如知识扩展内容、小型设计项目等。有的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有的要求学生自己组建团队完成。要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学生必须要查阅相关资料,有的还要走访工程现场,也可以结合“第二课堂”活动来进行,由此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设计课程随着行业的需求和模式的发展更新,之前的教学模式不适应,要重新定位课程,并重新安排课程,从建筑认知、平面与功能,造型与空间、感知与实践训练等四个方面着手,提高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三是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高教学内容的逻辑性,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易成,郑利军. 新时期建筑学专业高层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2).

[2]朱兆阳,夏晓敏. 高层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所遇问题的思考[J]. 科技信息,2014,(10).

[3]安静波,王春红.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高等建筑教育,2014,(02).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浅谈少学时专业的《工程制图》课程改革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试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