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政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建设
2014-12-25王恩甫
王恩甫
【摘要】: 企业的发展活力在于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而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开发又需要企业政工人员的努力,切实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改革发展、和谐稳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中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政工队伍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推动企业改革发展、员工队伍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市场价值观念的冲击下,员工思想的多元化向企业政工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企业政工队伍的现状是否适应形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哪些问题?使每一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得不作出各种各样的思考。
一、企业政工人员的比例需要进一步提高
在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的思想影响下,“黑洞”观念就成了某些企业管理者舍不得对思想政治工作过多投入的理由,一种思想上的偏见造成了目前不利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和影响企业员工队伍建设的局面。有不少同志认为,当前企业的政工人员队伍存在“一少一低”的问题,即政工人员少,管理水平低。这些“硬件”和“软件”问题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这就是现代企业管理观念和企业效益。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辛勤工作,企业的一切工作都要从员工抓起,员工是企业各项工作的基础。近年来,企业员工的不断增多同企业政工部门人员相对减少不能不引起注意。据某企业情况来看,政工部门的人员占企业员工总数的百分之三,由于逐年增加员工,企业政工部门的人员非但没有增加,反而降低到仅占员工总数的百分之一。再把目光投向工作量,企业政工部门要接受来自上级部门及多个业务部门的各项工作,常常有大量的文字材料和检查汇报需要应付。超负荷的工作量使得政工部门很少有机会同企业员工面对面地接触,而过多地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压在文字材料上。企业的政工人员常常坐下写材料忙得起不来的非正常状态较为突出。在目前企业员工逐年增多的情况下,企业政工部门的人员必须同步增加,否则将很难应付局面。
二、政工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
思想政治工作有着丰富的内涵,能否寓思想政治工作于企业各项工作中,是对政工人员综合素质的检验。政工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党性强才能保证显示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性;能力强才能显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模范作用好才能显示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战斗力。打铁还需自身硬,政工人员只有精通思想政治工作,练就过硬的本领,才能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思想。
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生活实际。思想教育是提高员工觉悟的根本途径和枢纽。如何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接近现实、贴近生活是企业政工人员面临的一个课题。另外,一些企业管理者和政工人员作风不够扎实,工作侧重于片面汇报,流于形式,企业上下级之间的相互了解出现了空档,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误区。个别企业管理者和政工人员不愿意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仅靠“开大会”来调动员工的一时热情,给思想政治工作蒙上了阴影。所有这些,在企业政工队伍里的表现为:一是企业政工人员缺少实际工作锻炼。一些企业的政工人员由于知识面窄,对思想政治工作了解甚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加之没有经受过艰难困苦的考验,因而在工作中常出现“纸上谈兵”,把做人的思想工作看得过于简单;二是企业政工人员缺少党性锻炼。少数人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知之不多,政治上的坚定性和原则性较差,群众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较为淡薄;三是企业政工人员缺少工作艺术和工作技能。由于有些企业政工人员工作方法简单,能力不全面,组织协调能力与政工工作不适应,不善于沟通,不懂得交流的艺术,没有探索精神、奉献意识,工作往往处于被动。
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经济、物质、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与应用,改变了人民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方式。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在网络中,看不到的虚拟空间里,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正进入人们的视野。员工的思想出了问题,企业政工部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社会变革,员工思想观念的改变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开大会”、“讲报告”等一些陈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和方法,早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和需要。同时,当前的企业经济发展任务繁重,对企业员工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艰苦的工作环境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下,如果没有新鲜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就很难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如果只有个别人消极地对待工作可能无碍大局,但如果是多数员工都对工作消极懈怠,企业员工队伍建设就不能不受影响。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要把新的观念、新的思想和理论灌输给员工,其根本出路在于从体制、内容到方式进行认真地改进,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激发企业员工不断积极进取的动力,努力工作,为企业健康发展增添活力。
企业政工队伍建设同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必然联系,所谓队伍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没有一定数量的人组成的队伍,什么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都只能是空话。同样的,不具备一定素质的政工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还有什么希望呢!因此,把企业政工队伍建设同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应强调一下几个方面:
(一)政工队伍素质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目前,企业政工队伍的素质总体上看是好的,就所做的大量工作和付出的努力,是广大企业员工予以肯定的。但是从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来看,政工队伍还要努力做到:一是坚持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努力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解决实际的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是坚持党性锻炼,提高自我约束能力。用党性、原则、纪律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起好的榜样,影响和带动周围员工;三是要坚持同员工打成一片,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要经受实践锻炼,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在实践中走向成熟。
(二)注重企业员工的主体意识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简单的讲是人,还包括人的思想观念。以往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和管理重于言教,忽视了员工的主体意识。强调员工的主体意识,不是对政治理论的否定,相反,正是对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丰富和发展。企业员工队伍管理教育要按照自己的规律和特点进行。目前,在企业管理中重要的是建立起员工自我约束机制,使员工的行为能够自我规范。企业政工人员的主要工作应在对员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员工的心理、行为指导,正确的导向能够帮助员工指点迷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培养员工主动竞争的精神,独立解决自己的问题。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自我约束,任何事都要别人来管着,是永远成熟不了的,责任感也永远建立不起来。
(三)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企业管理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健全企业物资、财务管理等制度;另一方面要建立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严格落实责任制,从企业制度上和内部管理上把关,堵塞管理漏洞。对员工的教育指遵纪守法和防腐败教育。采取各种形式多层次广泛地进行宣传,做到“警钟长鸣”,不断增强企业员工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反腐倡廉的能力,使员工牢记企业宗旨,廉洁奉公。完善企业监督机制不但要抓好企业内部管理,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提高员工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而且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增加工作透明度,强化社会监督。
(四)抓好员工职业技能培训
企业的各级部门及管理者要重视员工的培训,重视员工自身技能的发展空间,为提高员工的素质提供有利条件。要通过各种渠道,使员工接受相关职业技能的教育培训。职业技能是一个综合性的职业能力,包括思想品德、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能力、技术和技巧,包括从事该职业的实践经验、职业素质等。良好的职业技能教育,能帮助员工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掌握更多技能知识,高效完成本职工作。
(五)造就良好政治局面
在企业的生产生活中,员工与周围的工作生活环境有着密切联系,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寓理于事,处理好员工比较敏感的问题,只有员工真正把他所在企业当成自身利益的载体时,才能激发员工工作斗志。企业要努力打造一种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个人心情舒畅,又有统一意志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在凡是企业重大问题及关系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要倾听基层员工的呼声和要求,听取员工建设性的意见或批评,使员工真正感受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分子。这样既能调动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还能激励员工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和宽松的环境,增强员工责任感。同时,又能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民主意识和群众观念,避免决策失误,保证企业各项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
(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具有创造力
要保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就要舍弃陈旧的东西,使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改进创新。目前,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缺少的恰恰是方式方法的创造力和再生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出路。不但企业的生产工作是这样,思想政治工作同样需要创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用新的眼光去看待员工,以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去观察,积极探索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每个人的情感都是独特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奏效,甄别个性,对症下药则是很重要的形式,员工情绪的易变性和思想政治工作形式的相对固定性之间有一座稳固的桥梁,这个桥梁就是情感。
总结: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可靠保证,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政工队伍建设,既是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企业队伍建设的迫切任务。积极探索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政工队伍建设,对于促进企业发展,增强企业队伍凝聚力、提升企业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景海.论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2010,(18):440.
[2]李俊英.浅谈如何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J].东方企业文化,2012,(23):274-275.
[3]高尚如,赵勇.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黄河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1,(02):28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