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符号问题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2014-12-25赵雪张晨

关键词:话语符号文献

赵雪,张晨

从原始的部落图腾、祭祀仪式到政治标语、建筑都是特定的政治符号,政治符号始终与人类社会相生相随,密不可分。作为统治阶级灌输意识形态、培养民众认同感的工具,它既是政治生活的产物,又是对人类政治社会的生动写照。由以往对政治系统内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直接分析转变为对政治符号的间接分析,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政治符号这一概念进行细致梳理和统筹把握。

作为一种特定的政治现象,政治符号是人类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政治符号在人类社会形成之时就诞生了,但是,人们真正开始对政治符号进行科学研究,还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而我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研究政治符号,起步较晚。虽然研究时间不长,但也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本研究拟在梳理政治符号的相关理论的同时,基于CNKI数据库信息,利用文献计量分析手段,梳理国内该领域近20年来的前沿进展及热点话题,从而对当前政治符号的研究有清晰的认识,从中总结出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及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便为相关理论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研究进展与主题

(一)国内关于政治符号研究的兴起与进展

因为政治符号与政治象征之间仅存在细微区别,大多数时候可以替换使用,所以为了获得更全面的信息,本研究利用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依照检索公式 (主题=政治符号OR政治象征)进行检索,范围为“核心期刊”和“CSSCI”,匹配为“精确”,共获取相关记录109条。删除编辑信息,共获得有效文献108篇。此外,相近主题的硕士论文2篇,博士论文2篇。目前可查阅的相关文献,最早的是四川大学杨世文的《汉代灾异学说与儒家君道论》,但因其主要从历史学的角度探讨了灾异说作为政治话语对中国的君主制度的影响,与政治符号研究的相关度较低,所以国内真正开始对政治符号进行相对系统研究的文献是江苏教育学院的朱进东发表在 《江海学刊》1998年第5期上的《论政治符号的界定、功用及系统》。

图1 1991—2013年8月间我国学者关于政治符号研究的文献统计(数据来源:CNKI)

由图1看出,2006年之前,关于政治符号的研究尚未引起学者们的密切关注,相关文献数量很少。从1991年到2000年共有3篇文章零星发表。2000年以后,逐年微弱增长,2005年出现波动,下降为3篇。2006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当年发表的相关文献11篇,此后文献数量上下浮动,但整体呈增长趋势,并在2012年达到新的高峰为14篇。可见,随着政治学理论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拓展,中国社会转型和改革实践的深入推进,再辅之以传媒技术的发展,纷繁复杂的各类政治符号现象日益增多,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相关学科领域学者的关注,相关文献数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作为一个非常有趣而又颇具理论研究价值的特定的研究领域,政治符号研究日益成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且该领域研究相关学科的科际整合也日益显现。

图2 1991-2012年政治符号研究的出版来源分布

根据图2可见,刊登在87种刊物上的108篇文献中,主要涉及政治学、历史学、文学、艺术、传播学、教育学等领域的专业杂志。这一分布状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政治符号研究的综合性和该领域内学科的多样性,并同时预示着未来在该领域进行综合性研究的可能性。

(二)研究的相关主题和内容分析

通过CNKI数据库主题检索获得的108篇文献中,经过整理分析,相关主题分布在六个方面,关于政治符号概念、功能等基本理论的研究共6篇,占文献总数的6%;有关政治符号建构与传播的研究11篇,占文献总数的10%;对典型政治符号分析的文献45篇,占文献总数的比列最大为41%,这些文献的作者专业差异较大,分布在不同领域;对政治符号的历时分析的文献11篇,占文献总数的10%;相关研究的述评4篇,占总数比例为4%;还有一些与政治符号研究关联度极低的文献,共31篇,占总数比例为29%。下面是对这几大类主题的归类分析:

1.关于政治符号的基本理论研究

对政治符号这一概念的基本定义的阐述是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背后所蕴含的政治信息的基础。有学者认为,政治符号是政治信息的携带者,它深深扎根于社会文化肥沃的土壤之中,然后通过人们的心理管道把其特定意义传送给人们。作为政治生活中凸显而又必然的现象,政治符号内容范围极其广泛,大至国家、民族、阶级、种族、宗教、意识形态、法律等,小至党纲、标语口号、演说词、社论、法庭、政治理论与哲学,甚至纪念节日、纪念性建筑物、艺术品、旗帜、勋章、仪式以及游行等等[1]。这些纷繁多样的政治符号之所以历经万年而依然生生不息,就是因为它在人类政治生活中的独特作用。有学者将其总结为六点:标显政治象征、形成政治态度、激发群众情绪、产生政治信仰、支配政治行为、促进政治沟通[2]。政治符号作为统治阶级的一种统治手段,它在形成政治认同感,整合共同体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通过一定的宣传手段,它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认知与思维方式,操纵人们的政治情感形成政治认同。发挥魔力的同时其可怕之处也在于此,长期固定思维所形成的定见,会阻碍人们对于事实的客观理性思考,堵塞社会平等对话的空间,由此产生的话语霸权和符号暴力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文化大革命时期泛滥的政治符号正是对此现实的写照。

2.政治符号的建构与传播

政治符号不是自然的产物,它是统治阶级为了获得统治权威、实现统治目的而打造设计的。其实,政治符号的建构过程就是传播过程的一部分,传播过程不过是把建构好的政治符号加大力度宣传扩散,扩大传播范围,加深人们对其理解和追捧。政治符号的建构与传播主要是依赖一系列活动来完成的。陈蕴茜以孙中山的形象塑造过程这一政治符号事件为例,论述了国民党如何利用葬礼、纪念日、奉安大典的纪念仪式、兴建中山庙堂等活动塑造、神化孙中山这一政治符号,并充分挖掘利用此符号背后的资源,达到增强国民党统治的合法性目的[3]。胡国胜在对政治符号的构建与传播活动的研究中,将建构传播符号的活动从时间建构、空间建构、生活建构三个维度来划分。他以“列宁”形象的构建和传播为例,阐述了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通过塑造革命领袖符号的做法,使得中共革命成果马克思主义化。借助“列宁符号”时间化的物质载体:如纪念通告等活动、空间化的物质载体:如列宁公园等、生活化的物质载体:如列宁装、列宁歌曲等,中共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4]。有学者以拉斯韦尔的5W法则,即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播者和传播效果为框架,对政治符号的传播过程进行分析[5]。还有学者对当下的政治符号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剖析,认为在一个互联网普及时代,人的自主意识大大增强的前提下,传统的、灌输式的传播方式只有与时俱进,准确把握宣传对象的心理特点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6]。政治符号意义的发挥依赖于政治传播,通过对群众政治价值观的改造,实现对社会秩序的再生产,将政治权力置换为符号权力,使统治者运用最少的政治资源而获得最为可靠持久的控制。

3.政治符号具象的共时分析,考察其独特内涵

政治符号往往拥有特定的内涵,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政治符号具象更是如此。魏万磊从历史学角度,描述了天安门广场建筑群作为有历史积淀和政治色彩的公共建筑变迁的过程,试图用政治性建筑作为一个政治话语表达的载体,以此来阐明历史记忆的塑造与政治言说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问题[7]。钱振文通过对南京长江大桥上的浮雕的探究,逐一阐释其所承载的政治信息,及其所反映的特定时代内涵,这些政治符号的集成,使得南京长江大桥成为一种政治景观[8]。罗晓翔以南京地理标志“钟山”为研究对象,揭示自然景观如何不断为文学传统、仪式制度、风水堪舆、地理象征、政治语汇所利用,并且在这个过程被赋予政治影响力。此外,他还提出通过人为塑造,将钟山和孝陵的政治象征升华到新的高度,具有制度化的权威性,但是这种象征意义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构建的,也是不断被修正、补充、强调或主动遗忘的[9]。以这三位学者的研究为代表,通过分析具体且具有代表性的政治符号,可以剖析其中的政治深意。虽然,要找出一个地域或者特定时期文化的政治隐喻,单纯的静态解读是不够的,但是动态的研究也要依赖静态的支点,这也正是许多学者对政治符号具象进行解读的逻辑。

4.特定政治符号的历时分析,折射政治变迁

现有文献中,对于政治符号的历时分析多集中于特定刊物的某一类文章的政治话语。通过对政治话语变迁的过程分析,可以从某个侧面呈现特定政治形态的变迁过程。目前的研究中,学者主要针对的是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报刊或党内报告,如作为党报的《人民日报》的社论和集中体现党的思想方针、路线的党代会政治报告。比较有代表性的如:陈邵桂选择《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依赖于其政治权威性和连续性,通过对元旦社论的分析,认为社会政治心理文化经历了对领袖纯真而朴实的拥戴、盲目崇拜、理性坚持党的指导思想三个阶段[10];同样是《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日本学者村田忠禧以字词频率统计的计量方法,基于客观的数据分析,独辟蹊径地展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研究[11]。同样的方法,他又以政治报告为素材对中共党史也做了相关的研究[12];黄帅也以计量分析的方法,以《人民日报》词频研究为切入点,分析了改革开放时期的政治基调、目标和战略选择以及具体改革领域的一般规律,廓清了中共中央对政治改革的战略意图和战略部署[13];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对《人民日报》两会社论、元旦社论中政治隐喻的构成及使用形态进行分析,以此窥测中国共产党20多年执政理念的发展。政治语言是政治活动参与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所采用的一定形式的语言。通常,政治语言和政治意识形态紧密相连,政治意识形态是建构政治语言的主要依据,政治语言是宣传、实现意识形态“意识化”的主要工具。所以,通过对政治语言的分析,可以对政治变迁的逻辑有更深入的理解。

5.相关研究的述评

有学者对西方的政治象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总结政治象征理论自20世纪30-40年代形成以来,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要有沃尔拉斯和李普曼对“政治象征理论”开创性研究、梅里亚姆与政治传播中的象征运用研究、拉斯韦尔的政治语言研究、艾德尔曼的政治象征理论研究[14]。还有学者对日本当代符号学家及其学术观点进行总结,对其代表人物丸山圭三郎、池上嘉彦及山口昌南的理论作了简要的阐述[15]。这些评介为国内学者开展对政治符号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参照。

二、研究的不足和局限

通过以上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从基本理论的构建到对具体政治符号的解析,虽然对政治符号的研究时间不是很长,但学者们的研究视角和切入点还是比较全面的。当然,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之处。

(一)专门研究起步较晚,文献积累有限

虽然1991年就有研究提及“政治符号”这一概念,随后也有相关论文零星发表,但是这几篇论文都是在以历史学视角论述儒家文化时,对涉及到的政治符号如“国”、“家”的简单说明,并没有深入解读这类政治符号在国家政治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专门研究是在1998年之后才出现,一些拥有政治学背景的学者开始对政治符号基本的理论阐述,此后对于政治符号这一主题的专门研究越来越多,尤其是2006年以后,稳步增长,研究深度也有所提升。目前为止,相关文献积累100余篇,即便如此,系统化、体系化对政治符号的深入研究还是不够。

(二)研究深度不够,缺少对政治符号内涵的深入挖掘

根据检索到的文献,我们发现很多学者利用其专业知识,从文学、史学、美学、传播学等角度切入研究,在论述过程中仅仅粗略的对政治符号进行简单涉及,只是将其所研究的对象定义为一种政治符号,而这种政治符号究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在政治生活中给人们带来什么影响却没有作出解读。政治符号这一概念涉及很多学科领域,其具体表现形式更是繁杂多样。如果只是运用非政治学领域的知识对其所研究的对象进行理解,缺少对其政治内涵的挖掘,那么就会沦为对五花八门的符号的研究,“政治符号”研究徒有虚名。

从研究者学术背景来看,对该领域进行研究的多是历史学、文学、传播学背景的学者,这固然可以开拓对政治符号研究的路径,但同时也因政治学相关理论储备不够,不能对政治符号这一概念的本质进行深入解读,所写的文章也大多理论深度不够或者是停留在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中,没有将“微观”的政治符号与 “宏观”的政治系统联系起来分析论证。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CNKI检索关于政治符号或政治象征的文献共有240篇,而核心期刊和CSSCI文献只有108篇,占45%,尤其是个别艺术类刊物载文量较大,文章深度却较浅,反映出相关研究的总体水平还不高。

(三)研究主题较为单一,研究领域有待拓展

政治符号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生相随,几千年的演变,已经形成了庞大复杂而且不断代谢更新的符号世界。面对如此多样的政治符号,目前学者对其研究的主题停留在政治话语、典型政治符号的阐述上,显然过于单一。其他的研究领域,如对于体现古代君主权威的王室宫殿、凸显现代政治文明的议会等政治建筑,对于表达群众爱憎、具有政治批评倾向的政治民谣,还有在现代政治生活中日益扮演重要角色的政治广告等等,这些都值得学者关注。

(四)政治话语研究路径过窄,研究技术整合度有待提高

在所有的政治符号中,政治话语是最能够集中表现政治意识形态的,应该重点分析解读。与此相吻合的是,我们发现在检索到的文献中,对政治话语的解读确实也成为许多学者的选择。在对政治话语的研究中,学者们往往选择针对单个的汉字解读,运用词频分析的计量统计方法,以此实现客观正确的分析。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仅仅依靠单纯的数据是无法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做出全面解读的,应该将量化分析与质性分析相结合。不论是话语事实还是话语行为,本身就是多面体,要想真正理解话语表达的内涵需要运用不同的分析模型对话语进行分析。目前只限于主题分析或者结构分析无疑是不全面的。

三、政治符号研究的趋势与展望

在现代政治生活中,直接运用国家暴力维持秩序的统治方式已经被置换为符号统治,通过符号权力来维持政治权力,是历来维护统治“长治久安”的基本方式[15]。如布迪厄所言:“在某种条件下,在付出了某些代价后,符号暴力可以发挥与政治暴力、警察暴力同样的作用,而且还更加有效”[16]。掌握运用政治符号的技术,就可以以小的成本与代价获得群众对现存秩序稳固的支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政治现象日益复杂,与此相适应,越来越多的政治符号将被生产、传播,其影响的层面与功能也将日渐扩增。因此,展望未来,对于政治符号的研究将呈现以下趋势:

1.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研究范围更加广阔,研究质量逐步提升

长期以来,政治符号在维护统治秩序、整合社会、加强统治阶级的权威方面功不可没。新的历史时期,传播媒介大大改善,快速便捷的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由此而产生的不同意识形态之间交流碰撞加剧。与此同时,教育普及,民主精神发展,人的独立自主意识随之大大增强。在这种主客观条件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如何顺应时代的潮流,加强政治符号的传播效果,充分发挥其在形成政治认同、整合意识形态方面的独特作用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这将吸引更多学者的关注,也对他们的研究有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研究成果的质量有望逐步提高。

2.研究领域整合,更加专业化的解读

政治符号的政治作用是其最重要的特性,随着政治发展的需要,对于政治符号的研究将形成以政治学学科为主,辅之以其他学科知识背景的研究分析框架。目前的研究中,不同学科割据,造成“盲人摸象”的局面,这对政治符号的综合研究十分不利。因此,加强研究领域的整合,对该领域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对于政治话语的分析将更全面,研究路径多样化

在功能主义语言学派看来,对于话语的研究不能仅限于对其结构的分析,应该注意到话语的社会性,话语的使用功能为其结构提供最终的解释。显然,对政治话语的分析只是我们理解政治问题的工具,透过话语的窗口分析意识形态控制、权力斗争、政治关系才是真正的目的。费尔克拉夫将话语分析分成三个向度:文本向度、话语实践向度和社会实践向度[17]。在对有代表性的政治话语进行分析时,文本分析是对语言结构分析的基础;更进一步的是话语实践分析,在这个向度上关注话语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最后一个层面是社会实践向度的分析,就是将微观的话语与宏观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结构、政治权力方面的问题联系起来。现有对政治话语的研究文献中,对第一个层面的研究,如对特定政治隐喻的分析和第二个层面的研究,如通过政治语言分析政党转型等方面都有涉及,但是第三个层面,即对政治话语的意识形态意义的深入剖析并不多见,这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深入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四、结论

政治符号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一部人类政治史也就是政治符号史。从昔日国家简陋单调的部落仪式和图腾标志,到现代精巧复杂的政治符号,形式虽然古今不同,但是其发挥的政治功用却一直未变。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都十分重视对政治符号的灵活运用,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都通过对特定政治符号的传播,获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建立和巩固了国家政权。所以,出于现实政治的需求和中国政治发展的深入推进,政治符号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将被更多关注和发掘,对于政治符号的研究也将更为深入。

[1]陈洪生.政治象征:概念、过程与功能[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5).

[2]梁旭,许亮.政治符号的功能分析[J].消费导刊,2011(8).

[3]陈蕴茜.合法性与“孙中山”政治象征符号的建构[J].江海学刊,2006(2).

[4]胡国胜.革命与象征:民主革命时期“列宁符号”的建构与传播[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2(3).

[5]梁旭.政治符号之分析[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学院,2010.

[6]罗来象.政治类标语的历史考察与启示[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08.

[7]魏万磊.合法性体系的构建与功能分析:以天安门建筑群的空间解读为中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4).

[8]钱振文.雕塑,大桥上的政治符号[J].中国公路,2013(14).

[9]罗晓翔.“金陵根本重地”:明末政治语境中的风水观[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3).

[10]陈邵桂.从《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看社会政治心理文化的变迁[J].当代传播,2005(3).

[11]村田忠禧.从《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J].中共党史研究,2002(3).

[12]村田忠禧,张会才.通过对字词使用的计量分析研究中共党史:以政治报告为素材[J].中共党史研究,1999(4).

[13]黄帅.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对政治改革的路径选择:以《人民日报》词频研究为切入点[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1(3).

[14]张晓峰.政治传播与政治象征理论评介[J].现代传播,2004(6).

[15]卢德平.日本当代主要符号学家及其学术观点[J].当代语言学,2005(1).

[16]章兴鸣.符号生产与社会秩序再生产:布迪厄符号权力理论的政治传播意蕴[J].湖北社会科学,2008(9).

[17]陈月明.使命与主体:《人民日报》社论(1949—2008)的话语呈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38.

猜你喜欢

话语符号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学符号,比多少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符号的由来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变符号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