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间成本的公共图书馆经济效益分析——以深圳市“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为例
2014-12-25
(深圳图书馆 广东深圳 518036)
近年,在构建覆盖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推动下,我国各级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力度逐年增加,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极好契机,同时也给图书馆学研究引入了新的课题,即如何进一步科学、客观地衡量公共图书馆投入带来的经济效益,以期获得政府更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社会公众的广泛信任,从而进一步保障公共图书馆事业的长远发展,推动全民阅读、书香社会的建设。本文以深圳市建设“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以下简称“自助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为例,结合自助图书馆本身的特性,从节省读者时间成本出发,应用时间成本法和消费者剩余法,对公共图书馆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一定程度的定量分析。
1 时间的意义
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提出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一直被国际图书馆界誉为“我们职业最简明的表述”。其中第四定律即是:节省读者的时间(Save the time of the reader)。过去我们主要是针对闭架借阅提出开架借阅的方式,并通过目录编制、科学排架、参考咨询服务、馆址选择等多种途径来节省时间,方便读者查找和获取图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政府逐步加大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各地新馆建设鳞次栉比,民众阅读状况也逐渐得到了改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2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4.9%,人均阅读纸质图书为4.39本,较之2011年略有增长。〔1〕而严谨的国际阅读率比较研究显示,当下韩国国民人均阅读量约为每年11本,法国约为8.4本,日本在8.4-8.5本之间,中国与之相比显然存在较大差异。
公共图书馆建设状况大幅度改善的同时,国民阅读现状依然不太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圳图书馆曾经做过一项读者调查,来自各个领域的两千多位市民参与了调查。结果显示:68.51%的人经常到图书馆;31.49%的人很少或从来没有来过图书馆。影响市民利用图书馆的因素依次为:图书馆离住处太远,不方便(71.51%);工作太忙,没时间(36.67%);到图书馆借还书太麻烦(34.19%);找不到需要的图书(25.19%)。其中交通往返、借还书等等无不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而许多人都“没时间”。由此可见,时间在读者利用图书馆方面起到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2 时间成本法
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任何时间的消耗都是有成本的,所谓“时间就是金钱”,节省读者的时间,降低读者获取图书馆服务的时间成本,也就是提升了图书馆服务获得的间接效益,从国家和社会经济的角度考虑,更是节约民众的金钱、增加社会的财富。
2007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出版了《测量图书馆价值——如何进行公共图书馆成本效益分析》(Measuring Your Library’s Value——How to Do a Cost- Benefit Analysis for Your Public Library)一书,〔2〕对如何可操作性的进行公共图书馆成本效益分析进行了较详尽的论述。其效益评估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消费者剩余法、条件价值评估法和时间成本法。所谓时间成本法即是调查用户为利用图书馆而花费的时间,以用户的收入水平为参照系,计算出这些时间成本的价值,然后利用反向思维,就可以推出图书馆服务的价值至少不会低于用户为之付出的时间成本。该法的原理是人们在利用公共图书馆时,会有一个心理底线,即利用图书馆而得到的好处至少要等于或略高于为了获得这些服务而付出的时间成本。利用该方法,必须采集用户为利用图书馆服务所花费的时间量,并赋予时间一定的市场价值。在传统图书馆服务中,采集读者的时间量很明显不太现实和方便,因此国内外研究中都很少使用该方法进行图书馆效益分析。
3 自助图书馆的产生
由深圳自主研发的自助图书馆,以RFID技术为基础、集成各种高新技术,将一座可存放数百本图书的小型图书馆设置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为市民提供办证、图书借还、预借取书、服务公告、电子资源查阅等各项免费服务,突破了传统图书馆服务地域和服务时间的局限,为市民提供人性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图书馆服务。它的出现在较大程度上真正实现了“送书上门”,让“节省读者的时间”这一定律真正发挥了实际意义,不仅免去读者往返奔波的劳顿,更可充分利用读者业余时间不受工作生活限制,也让测量读者时间的成本变为可能,由此可以从时间的经济价值出发,对图书馆服务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一定程度的定量分析。
4 读者时间成本〔3〕
4.1 读者时间成本的组成
读者时间成本是指读者在得到图书馆服务过程中所付出的时间代价,主要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读者为借阅图书而不得不在规定的时间赶到图书馆找到需要的图书所花费的时间;读者办理相关手续直到全部完成借阅所需要的时间,即借阅时间;读者成功办理图书归还手续所需要的时间,即还书时间;读者利用电子网络等技术登录图书馆相关数据库顺利完成浏览、阅读或下载所需要的时间,即网络阅览时间;读者来馆自主学习或阅览的时间。这五个方面共同构成了读者的时间成本。
4.2 测量读者时间成本
经济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机会成本,是指当把一定的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又称为“替代性成本”,也就是俗话的“有得必有失”。在制定国家经济计划中,在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在新产品开发中,乃至工作选择中,都存在机会成本问题。在进行选择时,力求机会成本小一些,是经济活动行为方式的最重要的准则之一。
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是免费服务,读者不存在购买产品,无须考虑图书商品价格,而阅读、网络浏览时间等较为主观随意、暂无需衡量。鉴于目前较发达的城市公共图书馆大都实现了读者自助服务,借还手续等耗费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我们主要考虑读者往返图书馆的交通时间及在馆寻找所需图书的时间。因此,读者在获取图书馆服务时所花费的时间成本主要是为该段时间可能需支付的交通费用和相应时间段内放弃的其他可能收益,即耗费时间的机会成本:
读者时间成本=平均耗费时间的交通成本+平均耗费时间的机会成本。
4.2.1 自助图书馆
读者利用就近自助图书馆服务机获取服务。根据自助图书馆的建设原则,覆盖范围一般在步行15分钟左右,无需交通费用,且可利用上下班途中的闲暇时间等,不影响正常工作和休息娱乐,自助服务更无需大量耗时查找和借还图书,因此花费的读者时间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图1 读者使用自助图书馆的时间分布情况
深圳图书馆委托第三方独立机构开展的调研说明(见图1)显示:非工作日的10:00-11:59和16:00-19:59及工作日的12:00-13:59和18:00-21:59是读者使用自助图书馆的高峰期。在接受访问的读者中,60%以上的读者表示一般在非工作日借书,主要集中在10:00-11:59之间和16:00-19:59之间;在工作日借书,读者则主要集中在18:00-19:59之间、20:00-21:59之间和12:00-13:59之间。由此可见,不论平日或周末,读者大多利用闲暇使用自助图书馆,较少占用正常的工作或休息时间。
4.2.2 实体图书馆
以深圳图书馆为中心,我们选取距离该馆较远且服务人群较多的“深圳宝安区沙井中心公园”自助图书馆服务点举例说明。根据地图标示,该服务点距离深圳图书馆直线距离在29公里左右,我们从一般读者出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考虑,利用相关网站进行测算,最快到达约需2小时11分钟,需由M341公交换乘地铁龙华线4号线1次,途经24站,行程达36公里,考虑到交通拥堵及步行时间,耗费2.5小时较为合理;交通费用则为:该公交线路上车2元,分段收费,全程10元,共35站,需乘坐16站,花费5元左右,换乘地铁后需乘坐8站,花费5元,合计10元。而读者进入图书馆后,寻找需要的特定书籍,综合考虑到步行、参考咨询、图书检索等人为因素,耗费0.5小时较为合理。根据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数据显示,2012年全日制就业劳动者最低工资上调至1500元/月,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13.3元/小时。仅以该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居住在深圳宝安区沙井中心公园附近的读者利用1次深圳图书馆服务的机会成本,就是花费同样时间可能获得的工资收入,即:13.3*(2.5+0.5)=39.9 元,因此耗费的整体时间成本即为:10+39.9=49.9元。该服务点在2012年第二季度文献处理约为1200人次(借、还文献人次之和),合计节约读者时间成本近6万元。单此一个服务点,自助图书馆项目的实施即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按照深圳市160台自助图书馆服务机的运行规模(2011年8月份,深圳市自助图书馆服务机达到160台,2013年深圳市自助图书馆扩充至200台),据相关测算,各服务机驻点离深圳图书馆的平均距离约为15公里。基于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结合在图书馆咨询查找时间,读者耗费1.5小时较为合理,深圳一般最低公交消费2元,考虑多方面因素仅以单程估算,读者利用1次自助图书馆服务,节省的读者平均时间成本约为:2+13.3*1.5=21.95元。按2011年深圳市常住人口1046.74万人测算,自助图书馆能够为深圳常住市民节约22975.94万元的时间成本。2011年自助图书馆文献处理总人次(包括借、还文献)约100.7万人,则为读者可能节省了两千多万元的时间成本。
5 公共图书馆的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的综合指标,所谓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用公式表示即: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公共图书馆的经济效益也就是公共图书馆事业或活动中产出效益与投入成本之间的比例。
5.1 消费者剩余法〔4〕
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核心内容是文献流通,我们评价自助图书馆的经济效益,除前文所述节省读者时间成本所带来的间接效益外,也要考虑传统文献流通产生的服务效益,此处主要应用消费者剩余法来计算文献流通服务效益。
在经济学中,消费者剩余是指为获得一种商品或服务,消费者实际为之付出的价钱与消费者心目中对该商品或服务赋予的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值。对于公共图书馆服务来说,每个用户都会得到消费者剩余,因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原则上都是免费的,但这些服务如果由盈利机构来提供的话,就要求消费者为之支付一定的费用。这两者之间的差额,就是用户在使用公共图书馆服务中得到的消费者剩余。国外研究的原则是,当市场上存在某种图书馆服务的替代品时,就用市场替代品的价格来计算图书馆的相应服务,因此利用消费者剩余方法评估公共图书馆的效益,关键在于如何确定市场替代品及其价值,市场替代品的价格就是图书馆相应服务的价值。因此,文献流通服务效益=市场替代品的价格*文献流通数量。
如何确定市场替代品的价格?一般我们习惯性以图书的购买价格作为衡定标准,但这是不科学的,一定程度上夸大了文献流通的效益,因为文献信息具有可共享性,能够循环利用,根据国内外同行的评估经验,我们选择以公共图书馆图书平均采购价格的50%作为市场替代品的价格较为合理。同时在计算文献流通数量上,为了避免夸大流通服务带来的效益,也仅考虑文献外借服务册次。即:文献流通服务效益=图书平均采购价格的50%*文献外借服务册次。
5.2 自助图书馆的经济效益分析〔5〕
综上所述,自助图书馆服务产出的效益即文献流通服务效益与节省读者时间成本产生的间接效益之和。其中,节省读者时间成本效益=读者平均时间成本*服务人次(根据自助图书馆的设计特性,可供读者借阅的文献容量始终有限,文献还书人次相对较高,服务人次可取文献借还人次之和或平均数)。
同时根据深圳市自助图书馆实际运营情况可以得出:自助图书馆年度投入成本=自助图书馆日常运营经费+固定资产折旧成本+文献购置经费。以深圳市自助图书馆2011年运行数据与经费支出为例进行计算:
首先需确定文献流通服务市场替代品的价格,为尽量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以2010、2011年两年深圳图书馆图书平均采购价格的50%作为计算依据,约为17.48元。
2011年深圳自助图书馆外借文献总量为1122811册次,文献服务总人次达1007289人(指借还书之和),计算得出:
文献流通服务效益:17.48*1122811=19,626,736.28 元
节省读者时间成本效益 :21.95*1007289=22,109,993.55 元
则自助图书馆服务的产出效益为:
19,626,736.28+22,109,993.55=41,736,729.83 元
2011年,深圳实际获得自助图书馆日常运营经费为1669万元;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一般按每台每年5万元计算,全年平均运行自助机数量为148.33台(2011年8月份深圳市自助图书馆服务机才由年初的140台增至160台,据此计算,不包括1台样机),固定资产总折旧成本为741.65万元;文献购置经费约为1,087,628.82元(2011年深圳图书馆平均中文图书购置经费约为35.22元,自助图书馆新书购置30881册,则购置总经费为35.22*30881=1087628.82 元)。
因此,深圳自助图书馆2011年实际投入成本为:
16,690,000+7,416,500+1,087,628.82=25,194,128.82 元
故2011年深圳自助图书馆服务的产出投入比约为1.66:1。
据此得出结论:虽然现阶段自助图书馆服务投入了较高的建设及运行成本,但相应也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从长远角度考虑,加大投入,进一步改进技术和提升服务,结合规模效应,将收获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与此同时,自助图书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一切的实体运行开支、人员开支及隐性的来访开支都可以视为对当地经济的直接贡献。例如,自助图书馆服务机的研发作为世界首创,促进当地科技企业的发展,提升本土的科技创新能力;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促进当地就业,拉动消费;自助图书馆在国内外获得的诸多赞誉更使得它成为了深圳本地的文化标杆,来访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间接促进了本地的旅游业发展,进一步拉动消费;作为政府投资项目,自助图书馆一方面使用公众纳税人的金钱,同时还创造了大量税收,产生税务贡献;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不作赘述。
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纯公益性机构,公共图书馆开展效益分析和评估,不能单单停留在经济数字上,而是要建立一个全面、客观的综合效益评估体系,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来考虑它作为社会公益事业所带来的长远利益和价值,自助图书馆同样如此。基于它与传统实体图书馆之间的特性差异,效益评估的方法不能完全套用或照搬,但自助图书馆为我们提升图书馆服务科技水平、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进行图书馆效益分析等方面都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和方式,变原先的不可能为可能,通过科学的数量分析方法来计算自助图书馆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单单为其本身长期的实施发展赢得政府和社会的全力支持,更是要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用,从而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1.2012年中国人均读纸质书4本出书量反成世界第一.〔2013-05-07〕.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3/0503/c22219 -21349208.html
2.刘璇.公共图书馆价值的彰显——读《测量图书馆价值——如何进行公共图书馆成本——效益分析》.图书馆杂志,2009(8):20-23
3.丛全滋.读者时间成本探析.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4):94-96
4.叶斌.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公共图书馆经济价值评估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0
5.甘琳.创新与超越——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网建设与实践.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