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跨径的连续梁桥静动载试验研究
2014-12-25汤崇菊
汤崇菊,邓 磊
(1.云南第二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205;2.江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38)
1 工程概述
某大桥主桥桥跨布置采用(43+3×76+106+136+76)m三向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1]。主桥上部结构采用变截面连续箱梁,箱梁顶板宽18.340 m,底板宽7.000~10.056 m;136 m与106 m主跨根部中心梁高8.5 m,76.0 m副跨根部中心梁高5.2 m,跨中中心梁高3.0 m;梁底曲线按1.8次抛物线变化;主桥上部结构箱梁采用C55混凝土。该桥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桥面横向分布:2.85 m(人行道)+3.5 m(非机动车道)+24 m(机动车道)+3.5 m(非机动车道)+2.85 m(人行道)。
2 试验方案
2.1 结构计算要点
结构理论分析建模要点如下:①计算中采用空间实体单元模拟主梁及横隔板受力,考虑试验荷载下主梁剪力滞、扭转及局部翘曲,使计算结果更接近桥梁实际受力情况;②考虑桥面混凝土铺装参与结构活载受力;③动力计算中考虑二期恒载的影响[2-4]。
2.2 测试内容与方法
根据理论分析结果,试验跨选择25#~29#墩(76 m,106 m,136 m,76 m)进行试验。在主梁各弯矩测试截面(B~I截面)箱内底板上缘布置6个纵桥向应变测点;B,D,E,H,I截面偏载侧腹板沿梁高等分布置4个纵桥向混凝土应变测点;C,F截面偏载侧腹板沿梁高等分布置4个主应力测点;A截面偏载侧腹板布置2个剪应力测点。B,D,E,H,I截面桥面布置3个挠度测点,除各跨控制断面布置挠度测点外,在边跨76 m及主跨136 m偏载侧人行道内侧桥面上测试挠度曲线[5]。
选择各试验跨L/2截面、边跨(76 m)L/4截面、主跨(136 m)L/4截面及L/3截面布置动载试验测点,见图1。
图1 大桥静动载试验测试断面及测点布置示意(单位:m)
2.3 试验加载
通过计算分析,进行如下静载加载试验:①边跨(76 m跨)B-B断面最大正弯矩;②主跨(136 m跨)E-E断面最大正弯矩;③中跨(106 m跨)H-H断面最大正弯矩;④中跨(76 m跨)I-I断面最大正弯矩;⑤主跨(136 m跨)3L/4截面(D-D断面)正弯矩;⑥边支点A-A断面最大剪力;⑦近边跨墩顶(76 m跨与136 m跨间)C-C断面最大负弯矩;⑧中墩顶(136 m跨与106 m跨间)F-F断面最大负弯矩。静载试验加载典型车位图如图2所示[6]。
图2 工况3加载车位(典型车位图,单位:m)
动载试验采用2辆重车进行强迫振动试验。
3 试验结果分析
3.1 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各工况下主梁应力校验系数在0.63~0.71范围内,主梁挠度校验系数在0.60~0.62范围内,均满足规范的要求[2,5,7]。偏载试验下,根据实测挠度计算试验桥偏载系数在1.02~1.06,表明实际结构主跨的抗扭刚度大[5,8]。表1列出了控制断面的加载效率、挠度、应力及校验系数。
图3,图4显示桥梁挠度纵向变化曲线线形较好,表明桥梁在试验加载下纵桥向变化规律正常。
3.2 动载试验结果分析
图5为数值模拟下冲击系数随车速的变化关系[9]。不同车速下的实测冲击系数见表2,数值模拟不同桥面等级的冲击系数见表3。从表2和表3可知,该桥在车速10~50 km/h时实测冲击系数为1.018~1.088,该桥桥面等级为A级以上,属较好状态。
表1 控制断面的加载效率、挠度、应力及校验系数
图3 工况3偏载下实测桥梁挠度纵向变化曲线
图4 工况4偏载下实测桥梁挠度纵向变化曲线
图5 数值模拟下冲击系数随车速的变化曲线
表2 实测冲击系数
表3 数值模拟不同桥面等级的冲击系数
表4为各阶实测振动频率与理论值的对比。由表4可知,实测振动频率与其理论值的比值在1.15~1.31之间,说明主桥竖向整体抗弯刚度达到设计要求,并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实测各阶振动频率的阻尼比为0.006 5~0.023 0,表明桥梁试验跨段无明显重大病害出现[5-6]。
表4 各阶实测振动频率与理论值对比
4 试验结论
1)静载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荷载下,各试验跨变形平顺、光滑,说明不等跨变截面连续梁在荷载作用下受力、变形协调一致。桥跨结构偏载系数在1.02~1.06之间,表明实际结构主梁的箱形截面抗扭能力强。设计时偏载系数的经验取值1.15偏大,目前箱形桥梁设计偏保守,建议以后类似桥梁设计时偏载系数采用试验值。
2)动载试验结果表明:实际桥梁的整体刚度好于理论预期,结构各阶振动属小阻尼振动。实测结构的整体抗扭能力好于抗弯能力。该桥在车速10~50 km/h时实测冲击系数为1.018~1.088,该桥桥面等级为A级以上,属较好状态。
[1]江西省交通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赣州市贡江大桥静动载试验检测报告[R].南昌:江西省交通工程质量检测中心,2012.
[2]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Z].北京: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1982.
[3]章关永.桥梁结构试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4]谌润水,胡钊芳.公路桥梁荷载试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5]伍建强,张志勇,林汀,等.Y型塔双索面斜拉悬臂组合结构桥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铁道建筑,2012(9):19-22.
[6]万卫红,伍建强,林汀,等.斜塔斜拉—梁拱组合结构桥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铁道建筑,2012(8):22-25.
[7]宋一凡,贺栓海.公路桥梁荷载试验与结构评定[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8]陆军.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桥偏载系数研究[J].现代交通技术,2011(3):23-25.
[9]王德山.多跨连续梁桥荷载试验及承载力评价研究[J].中外公路,2012(3):1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