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需求调查与分析*

2014-12-25

图书馆 2014年3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课题图书馆

(河北大学图书馆信息部 河北保定 071002)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高校是我国科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国家科技事业发展方面承担着重大责任。在“科教兴国”战略思想指导下,“科教”要“兴国”,就离不开科技成果的转化,然而一份教育部的研究课题报告显示,我国高校虽然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在6000项至8000项之间,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十分之一。〔1〕如何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无疑是当前高校科研工作的重点。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科研活动的重要信息支撑,应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提供知识化、时效化、智能化、专业化的信息服务,发挥大力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的作用。目前关于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的研究有相关文献报道,〔2-8〕我们对部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也进行了调查,从总体水平看,高校图书馆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宏观的、全面的规划和布局,还存在许多的不足。

为构建面向科研用户更方便、快捷、无障碍的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模式,为各高校图书馆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提供参考,在2012年7月- 12月,我们对河北省部分高校科研用户的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需求进行了调查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选取河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燕山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理工大学8所高校的博士或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科研管理人员及信息服务人员为调查对象,覆盖理学(35.4%)、工学(32.5%)、医学(15.5%)、农学(16.6%) 4个学科。共发放问卷320份,有效回收290份,回收率90.6%。其中博士或副教授以上专业研究人员272份,高校科研管理人员16份,图书馆专业信息服务人员32份。

2.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调查的内容包括:科研用户对图书馆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项目的需求、影响图书馆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质量的因素、信息资源的特性对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的影响、科研用户希望图书馆提供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的服务方式、信息服务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的影响。

3 调查结果

3.1 科研用户对图书馆提供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项目的需求

我们将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项目根据课题的研究阶段分 为课题立项、研制、结项及成果推广4个项目。立项的合理性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关键因素,立项时信息服务人员向科研立项用户提供国内外市场需求及动态 的科研信息服务;在课题研制过程中,信息服务人员提供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动态的信息服务;在课题结项时,提供科技查新服务,为课题鉴定、成果转化作好准备;在科技成果推广中信息服务人员通过对科研成果宣传挖掘,以扩展其有效利用面,由此满足成果用户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用户最希望图书馆提供的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项目是科技成果推广的信息服务,其支持率达到68.2%;其次是在课题立项的信息服务,其需求量为62.3%;在结项时的信息服务需求为59.5%;选择需求课题研制过程中的信息服务的人数并不是很多,仅为17.6%。无论是课题立项,还是结项及成果推广的信息服务对科研用户来说都非常重要,与科研用户访谈还发现,几乎所有被访问对象都认为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能有效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

3.2 图书馆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

表1 图书馆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

调查发现,科研用户选择信息服务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影响大的比率最高为78.5%,认为信息资源、信息服务效益影响大的比率分别为52.2%和48.2%。而认为信息服务方式对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影响大的比率为23.8%。这说明在充分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信息设备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信息服务方式,加强信息服务人员的队伍建设是深化图书馆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的关键因素。

3.3 信息资源的特性对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的影响

表2 信息资源特性对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的影响

从表2中可以看出“信息资源的权威性”被认为对信息服务的影响最大,选择影响大的比例超过受访对象的50%,认为“信息资源的针对性”(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对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影响大的比率高达43.6%,而信息资源连 续性、独特性对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的 影响相对较小,选择影响大的比率分别为35.6%和30.5%,其中 “信息资源的类型”对信息服务的影响最小,但认为影响大的比率也达到了22.1%,这进一步说明了信息资源对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的重要性。

3.4 科研用户希望图书馆提供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的服务方式

表3 科研用户希望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方式

调查发现,有80.2%的科研用户选择了传统的服务方式即面对面的交流。可能是因为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一般都是比较复杂的课题,面对面的交流比较容易沟通,对一些问题的交流也比较清楚。其次,采用比较多的是电话形式。一些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如在线解答、电子邮件虽然也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是所占比重不大。因为这些形式虽然快速、方便,但对于一些复杂课题很难解释清楚。而选择传统的留言板和普通信件的服务方式非常少,分别为2.3%和1.6%。

3.5 信息服务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的影响

表4 信息服务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55.6%的受访对象认为“信息服务人员的学历”对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质量的影响大,其次45.6%的受访对象选择“信息服务人员的科研经历”对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影响大,而认为信息服务人员的工作熟练程度、数量对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影响大的比率也较高,分别为31.6%和30.6%。说明图书馆要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必须拥有一批高层次的情报人员,图书馆的建设没有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很难有质的提高,这也将成为影响高校图书馆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水平发展与提高的重要因素。

4 调查结论与对策

4.1 确立科技成果转化 信息服务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内容

调查结果表明科研用户非常期望获得图书馆的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因此图书馆作为知识服务和传播职能部门,面对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现状,从领导到一般图书馆工作人员应更新认识观念,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意识,增强文献信息价值、使用价值、商品价值的观点。科技成果的转化应当纳入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内容,高校图书馆应成为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一个环节,以信息资源为核心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填补科研成果与社会需求与应用的“信息鸿沟”。这也是高校图书馆责无旁贷的任务。

制定奖励机制调动信息服务人员的积极性,积极采取现代技术,实行科学管理,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信息服务模式,不断提高业务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把科技成果全面推向市场,加快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步伐,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起到桥梁作用、枢纽作用、中介作用。

4.2 加强信息服务人员的队伍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

调查结果表明,科研用户认为信息服务人员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网络信息环境下,信息资源呈现出多元化、交叉化、新型化,图书馆要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需求服务,要求图书馆情报信息员不仅要具备对各学科信息资源的挑选、组织、加工和开发及对网络原始信息进行优化组合和创新的能力,最好具有较高层次的理工科知识背景,有参与科技研发的经验,熟悉若干行业的市场和技术现状,以及相应工艺、设备和生产过程。目前,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的学历水平普遍偏低,专业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因此,强化图书馆情报信息人员队伍建设势在必行。可引进一些具有较高层次的理工科知识背景、科研经验的人才,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外语、计算机及科研等能力,弥补专业人才的不足,然后按照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通过自学、培训、专题讲座等诸多途径提高其情报信息素质,逐渐形成多方面复合型人才;或图书馆现有的情报信息人员可参与到科研实践中去,对科研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使其成为适合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复合型人才,更好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信息服务。

4.3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网络平台

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建立科技情报网,全面掌握有关科技成果技术水平和成熟程度及转化应用前景等方面的情况,为合作双方提供高效、灵便、准确的信息。建立一个全方位、多样化、一体化、全过程的科技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将企业所需的信息以及高校的科技成果输入计算机,供双方查询,使两者互相了解。它非常适宜为大学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信息服务,企业可以把要研究的课题向数据库登记,诸如企业技术改进问题,企业成本计算问题等,还可以把希望研究时间长短也一起注明,高校科研人员可以了解登记的项目,从中挑选有实用价值的题目进行研究。另外,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也可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按照相应的标准提供给数据库,还可以把希望与企业合作解决的课题进行登记,企业通过计算机上的数据库可以直接与高校开展合作。〔9〕要积极创造条件,将经过筛选的专业学科信息提供给用户,以满足他们对某一领域专业信息的需求,为社会和企业提供准确、系统的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

4.4 提供面向科技成果转化全程的信息跟踪服务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对科研用户来说,从课题立项、研制、结项到成果推广的信息服务都有需求,因此,图书馆应提供面向科技成果转化全程的信息跟踪服务。

立项的合理性是提高成果转化率的关键因素,实践证明,它直接影响到科研成果能否成功转化,所以科研人员和信息服务人员都要认真分析和研究,筛选出具有市场需求、创新性的科研选题,有效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一方面信息服务人员向科研立项用户提供国内外市场需求信息服务。只有根据市场需求研发的项目,才能保证科技成果转化。因此,在项目立项之前信息服务人员了解国内外市场信息,调查产品市场需求现状和供应情况,预测市场需求趋势和市场前景,了解市场对某种产品或服务项目的长期需求态势,〔10〕提供市场方面的各种信息,如科技商品需求程度,市场是否已饱和,未来几年商情的预测等等。另一方面提供国内外科研动态的信息服务。项目研发之前,为保证课题的创新性,防止低水平重复,查新是必不可少的。信息服务人员利用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对课题进行文献检索,提供相关的科技信息服务,可以使科研人员了解国内外有无同类的研究课题,研究的动向和水平,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在课题研制过程中,课题研究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为了保证课题的创新性需要持续补充新知识,了解国内外相应的最新动态。信息服务人员通过课题跟踪服务,围绕科研进展情况提供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动态,使科研用户及时获得攻克难关的文献资料。在课题结项时,为课题提供科技查新服务,为课题鉴定、成果转化作好准备。

在高校科技成果推广中对本系统的科研成果宣传挖掘,以扩展其有效利用面,由此满足成果用户的需求。其中包括分析应用项目成果的新产品有哪些最终使用者,应用项目成果的新产品如何进入市场,有多大的市场需求空间以及市场成熟度等。通过对信息和知识的深层次加工,把有用的、有价值的知识传送给项目成果的使用者。如:中国科学院中国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推出的垂直网站涵盖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和个性化服务系统结合起来提供服务。〔1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信息服务是整个研究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按照科技成果用户的需求进一步主动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并动态进行跟踪,有效地解决用户普遍存在的信息利用上的盲点和误区,根据各服务项目发展进程和不同阶段,提供相应的信息检索、分析等一条龙信息技术服务,能有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1.刘冬梅,刘彦庆.利用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推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167): 88-91

2. 李国朋.国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与启示.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20-23

3. 张玉梅,吕晓燕,范俊鹅.论信息市场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情报学报,1997(12):218-220

4.覃川.大力发展信息服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5(3):67-71

5.高春新,赵文祥,张颖.开展实物信息服务促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农业图书情报学刊,1997:118-119

6.曾晓娟.浅谈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在成果转化中的作用与途径.湖南农业科学,2002(6):36-37

7.尹希果,王鹏,李思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情报杂志,2008(2):10-14

8.刘冬梅,刘彦庆.高校图书馆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服务策略.图书与情报,2010(4):39-41

9.迟宝旭.国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借鉴.科技与管理,2005(1):118-122

10.黄裕荣.项目申报立项与科研成果管理的科技信息服务.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22): 91-92

11.覃凤兰. 基于网络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 我的图书馆(My Library) . 图书馆, 2005( 3):98 - 100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课题图书馆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图书馆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去图书馆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