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无锡地区区级公共图书馆现状调研的思考

2014-12-25姚小萍

图书馆学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区级无锡市无锡

姚小萍

(无锡市图书馆,江苏 无锡 214021)

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显著标志,是一座城市文明建设的能力符号。无锡是一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同时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城市。十一五期间,本着文化建设要惠及百姓这一宗旨,无锡市加大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制定了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规划,提出了文化场馆“全年无休”的要求,着力突出文化的服务功能,逐步形成以标志性城市文化设施为龙头、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覆盖全市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5分钟文化生活圈”基本建成,全市村(社区)文化活动室达标率已由2006年的38.89%上升到2010年100%达标[1]。至2011年底,无锡市(含江阴、宜兴)共有各级公共图书馆94个,其中市级馆1个,区县馆9个,街道、乡镇馆84个,基本形成了公共图书馆的三级网络。然而,由于无锡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长期不均衡,以及诸多因素的制约,区级公共图书馆的生存环境始终受到严峻的挑战,相比上海、苏州等邻近城市还有很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制约了无锡城市整体发展的速度与水平。

区级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坚力量,在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中应该发挥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鉴于此,2012年,笔者专门对无锡地区区级公共图馆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通过问卷、电话采访和实地考察等形式对无锡城区7个区级图书馆进行调查,在掌握第一手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区级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瓶颈和存在问题,对区级公共图书馆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1 发展现状

目前,无锡市共有2市(县)7区,共32个镇51个街道。全市总面积4787.6平方公里,总人口为637.26万人,所涉7区所在辖区区域总面积为1643.89平方公里,常住总人口为295.15万人,共建有7个区级公共图书馆、48个街道、乡镇图书馆。无锡地区区级公共图书馆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2011年度无锡地区区级公共图书馆主要业务数据

2 存在的问题

区域发展不平衡、事业经费投入不足、业务基础薄弱、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资源总量偏少、服务项目单一等突出问题已成为区图书馆发展滞后的原因。

2.1 各区馆事业发展不均衡

从调查问卷所获得信息可以看出,各区馆间发展差距很大,无论馆舍、基础设施、技术设备等硬件条件还是人员素质、服务水平等软件指标,都不在同一个层次上。发展状况较好的图书馆如惠山区图书馆,自2005年新馆开放以来,运转良好,基础业务扎实,成绩也比较突出,于2009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2010年,惠山区农家书屋首创四通书屋模式,创建15分钟阅读圈,农家书屋实现区域性全覆盖;无锡新区图书馆在硬件设施、技术设备和服务手段方面都较先进,服务理念也较超前,以数字图书馆建设为特色,在全国率先尝试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通过公开招标,将无锡新区图书馆的建设、管理、运行和服务外包给艾迪讯电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彻底改变了过去完全由政府直接兴办公共图书馆的做法,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了政府在图书馆领域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模式。崇安区图书馆、北塘区图书馆、滨湖区图书馆都是2011年开放的新建图书馆,投入较大,馆舍和设施配套也比较完备,相比之下,锡山区图书馆、南长区图书馆各方面相对薄弱。各区馆发展的不平衡不利于无锡地区整个图书馆事业的均衡发展,更无法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信息需求。

2.2 馆舍面积大多未达标,图书馆选址不合理

无锡地区区级公共图书馆中除了锡山区、南长区图书馆外,都已新建或调拨了馆舍,面积基本符合国家等级馆评估标准,但离文化部《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2]尚有一定距离。对照《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关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图书馆面积、藏书及阅览座席的要求,无锡市7个区级图书馆中,除滨湖、崇安区馆外其余5馆建筑面积均未达到建设标准(20万以下人口馆舍面积2300~4500平方米,20~50 万人口馆舍面积 4500~7500 平方米,50~100 万人口馆舍面积7500~13500平方米)。目前,7个区馆总面积为23010平方米,但实际面向读者开放的面积仅为18970平方米,占总面积的82.44%,出租或被占用的面积为4040平方米,占总面积的17.56%。阅览环境较为拥挤,阅览座席数量偏少,7个区馆阅览座位总量为1764席,平均每馆252席,仅惠山、崇安、北塘3个区馆达到配置标准。

调研中我们还发现,在区馆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尽合理的现象,一些新馆选址考虑不周全,图书馆地理位置较偏或不合理,如滨湖区图书馆建在区政府大院内;南长区、新区和北塘区图书馆深藏在区政府或区行政服务中心大楼内,读者出入非常不便;有的图书馆标识不明显,甚至有的图书馆连标识都没有。同时,由于宣传不到位,很多市民根本不知道新建了哪些区图书馆,而有的馆在建成后,相当部分面积被挪作他用或与其他单位共用,真正属于图书馆且向读者开放的面积却很少,这已经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影响到区图书馆整体功能的正常发挥。

2.3 人员配备不足,职业素质和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区级图书馆工作人员普遍存在人员配备少、学历层次不高、年龄偏大、专业结构不合理、业务能力与专业知识水平偏低等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7区馆共有71名在岗工作人员,其中实际在岗(在编)仅为26人,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为22人;信息管理及相关专业毕业的只有6人,为在岗人数的8.45%;具有初级及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为17人,占在岗人数的23.94%。图书馆工作人员人数少,新生力量不足,专业人才稀缺等都与当前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形势不相适应,更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而无力应对深层次课题服务、信息参考咨询、用户教育培训等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2.4 事业经费投入不足,购书经费缺乏保障

经费问题始终困扰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2011年,无锡市7个区图书馆财政拨款的总经费为1121.04万元(含专项经费241.99万元),其中购书经费为198.36万元,占总经费的17.69%;数字资源购置费为329.5万元,占总经费的29.39%;无锡作为一个大中型城市,人口稠密,文化需求旺盛,而区级公共图书馆年度购书经费总数不足200万元,与国内其他相同级别的城市相比,经费投入明显偏低。事业经费严重不足使各个区馆人员配备不足,无力购置相应的设施和设备,文献资源建设得不到基本保障,无法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阅读和获取文献信息的需求,这不仅制约了各区馆的发展,也影响了各区馆综合实力的提高。

2.5 馆藏文献资源匮乏,载体类型相对局限

截至2011年底,无锡市7个区级图书馆的总藏书量为610200册,平均藏书87171册/馆,2011年共新增藏书62480种、70215册,各区馆所订购的报刊也存在品种单一、数量严重不足等现象,典藏报纸总数为602种,典藏杂志数为1150种、2011年新订期刊1372种/份,平均为196种/馆;报纸323种/份,平均为46.1种/馆。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试行)》规定: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大于160册,人均1.6册;国际图联的标准为人均两册。按照各区馆的基本情况,根本达不到这一标准,7个区馆中情况最好的北塘区图书馆服务区域人均馆藏拥有量为0.45册,在全省95个县区级图书馆中排名57,而南长区和新区图书馆则以0.11册/人和0.06册/人分别排名94和95[3]。数字资源采购除了新区图书馆投入较大外,其他馆都还处于空白(见表2)。

表2 2011年度无锡地区区馆文献资源建设情况

另外,区级图书馆在采购图书时,往往把有限的经费用于购买大量的通俗性和廉价的读物上,图书复本量过大,甚至有个别新开放的图书馆,通过募集一些旧书达到丰富馆藏的目的,忽视广大读者的需求,对一些具有人文特点和地方特色的文献也不收藏,出现所购图书无人问津而读者却抱怨无书可借的现象。久而久之,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力将逐渐减弱,读者对图书馆也将不再信任。

2.6 读者服务工作模式单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无锡市区级公共图书馆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由于大部分新馆建设起步较晚,硬件投入和软件投入明显不匹配,很多图书馆在新馆建设过程中工作长期处于停顿,缺乏必要的过渡,新馆建成开放后,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传统图书馆的工作模式和思路跟不上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步伐。

从本次调研所得各馆持证读者数、年到馆读者数等数据可以具体反映出各区级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2011年,无锡市7个区级图书馆有效证总量为2.7730万张;2011年办证数量为10882张;读者占服务区域人口比例平均为1.02%;年到馆读者为65.9912万人次,按无锡市6个区(南长区图书馆未列其中)主要服务区域人口145.6万为基数,读者到馆率仅为0.045%,服务区域人均年借阅量为0.19册,从以上数据可以得知,各区馆都存在读者人数较少、资源利用率不高这类情况。长此以往,图书馆的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社会职能也将会被逐渐削弱。

读者活动也是图书馆业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无锡市7个区级图书馆总计开展读者活动105次,平均开展读者活动15次/馆。新区图书馆和锡山区图书馆开展读者活动较多,分别为48次/全年和18次/全年。经常举办各类读者活动,是图书馆生命力的体现。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无锡市大部分区馆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办馆模式上,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手段落后,服务成效甚微。区图书馆读者活动的缺失,使其辖区内的市民图书馆意识薄弱,影响了区馆服务效益的提升。

2.7 技术设备虽有较大提升,但现代化管理还属初始阶段

目前,无锡市7个区图书馆供读者使用的计算机共有78台,平均为13台/馆,其中南长区图书馆由于特殊原因,计算机数量为零,其他各馆基本上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大多采用南京图书馆开发的力博、南京大学开发的汇文等管理系统,同时也建成了共享工程区级支中心。但各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信息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现在大多数图书馆已采用自动化系统和现代化设备来处理内部的业务,如采购、编目、流通等业务工作,而数字化和网络导航的工作却少有人承担,馆际网络互动障碍重重。这些都已不能适应图书馆发展的新形势,亟待解决。

2.8 对总分馆服务模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采取总分馆的服务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市图书馆对区级图书馆的辐射作用,从而丰富区馆的馆藏,也可以扩大文献资源共享的受众范围。目前无锡市7个区馆中只有滨湖区图书馆成为无锡市图书馆的分馆。但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只是松散型的合作方式,其经费、人员等都是独立的,仅仅在技术、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取得市馆的有限支持。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各区级图书馆作为总分馆建设主体之一,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而且对于资源共享这一方面,多从自身利益出发,都希望只共享其他馆的资源,而不愿意与他馆共享本馆资源。各区馆的主管部门或领导对此项工作重视程度与支持力度也还不够,对图书馆在弘扬传统文化启迪明智及发展经济中的独特作用认识还不足,总分馆建设难以启动。

3 对策与建议

3.1 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与领导的重视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一部分,区级公共图书馆以文化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这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政府和政策的支持,需要领导的关怀和重视。在大力发展图书馆事业的同时,各级政府应在人员、设备、馆舍、购书经费等方面加大力度,把图书馆建设纳入城市建设配套设施之列。各级政府要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加大对区级图书馆的经费投入。这样,区级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阵地,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社会职能,保证广大市民能就近、便捷地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

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标志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及社会文明程度,图书馆是广大人民群众学知识、学文化、接受继续教育的场所。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强图书馆建设,努力提高其经费保障水平,特别是要将开展业务活动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障。

3.2 建立图书馆工作人员培训的长效机制

各区馆应重视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增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并注重培养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教育,提倡奉献精神。为促进各区馆的进一步发展,可以组织区馆工作人员参加市馆举办的业务培训,市馆也可通过定期派业务水平高的馆员到基层举办短期业务培训,以使区馆工作人员了解和掌握有关图书馆工作的技能和技巧。还可以在馆员中开展在职学历教育,提高馆员的学历层次和文化层次,组织馆员参观访问,参加学术活动,撰写学术论文,使馆员素质向更高层次发展。

3.3 区馆应坚持特色办馆方针

各区馆的藏书结构和购书策略应该有所侧重,做到以人为本,因地而异。根据读者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来购买相应的图书。同时,设立读者信箱,积极主动了解读者的需求,鼓励读者对本区的图书馆建言献策,图书馆可以结合本区域的发展规划和要求建设特色图书馆,如无锡市新区图书馆根据本区外企较多、高学历人才集聚、对数字资源的需求较大等特点,致力于电子资源建设,让广大读者足不出户即可获得所需的信息资源,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便利,滨湖区图书馆以山水旅游和文化创意为主线,而南长区图书馆则可以围绕古运河文化打造特色图书馆。

3.4 区馆应不断强化延伸服务能力

读者活动是传统图书馆服务的延伸,开展多姿多彩的读者活动不仅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拉近图书馆与读者间距离的重要渠道。各区馆在做好基础业务工作的前提下,要不断创新服务方式,积极主动地开拓服务新领域、新渠道,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封闭式服务为开放式服务,变一般性服务为专题性服务。

3.5 探寻适合无锡地区的总分馆模式

尽管无锡地区公共图书馆的现状还不尽如人意,但随着近年来市、区两级政府对公共图书馆建设的重视,区级图书馆的基础建设已基本到位。因此,区级图书馆必须抓住良好的历史机遇,围绕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文化发展战略和建设目标,加快全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努力实现无锡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

结合无锡市情与本市公共图书馆现状,目前迫切需要由市区两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协调,建立适合无锡地区的总分馆模式,总馆将各区馆纳入自己的业务范围,实现人员、购书经费、文献资源的统一管理,真正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市民一卡在手,图书通借通还。总馆根据各区馆不同的发展情况提供针对性的帮助,使各区馆走向正轨,初步形成以无锡市图书馆为总馆,区级图书馆、社区图书馆为分馆,以图书流动服务点、图书流动车为补充,吸收学校、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其他系统图书馆加入的地区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使无锡市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规模与总数达到或超过国际图联颁布的公共图书馆标准及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指标,真正实现全市范围公共图书馆服务全覆盖,使公共图书馆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1] 创建“文化无锡”提升城市综合软实力[EB/OL].[2013-08-23].http://www.jstv.com/a/jsnews/wx/201011/t20101108_256 356.shtml.

[2]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EB/OL].[2013-08-23].http://wenku.baidu.com/view/201a4b40be1e650e52ea9 91d.html.

[3]2011年度江苏省公共图书馆馆情调查报告.

猜你喜欢

区级无锡市无锡
无锡市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清零行动”
无锡市“三项举措”探索执法可视化新路径
无锡一棉
保定市首家县区级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莲池区揭牌
如何更好地走好区级媒体融合发展之路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推进报台网深度融合 做强区级融媒体中心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由2016年无锡中考17题说起
基于移动互联的县区级数字交通综合管理平台